美国邮政“夕令朝改”,小包裹待遇取消对物流、卖家影响几何
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邮政局(USPS)在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不到24小时后,迅速撤销了这一决定。这一“夕令朝改”的举动,不仅引发了国际物流行业的广泛关注,也让业内关注特朗普政府最新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这一政策的取消意味着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小件包裹将面临更高的关务及税费成本。
尽管美国邮政已经恢复接收中国包裹,且美国约九成的跨境包裹通过顺丰、UPS等私营物流商运输,但美国邮政的“夕令朝改”也让物流行业、中国卖家对经营稳定性有所担忧。
2月6日周四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就美国邮政署发布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及香港包裹的决定后再次撤回、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等热点问题,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答记者提问。何咏前强调,中方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愿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但对于单边霸凌举措,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改口
当地时间2月4日晚,美国邮政局突然宣布,即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这一决定与特朗普政府同日生效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同步实施。然而,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局又发布公告,宣布自2月5日起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国际邮件和包裹。
这一“夕令朝改”的背后,与特朗普政府的最新贸易政策密切相关。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de minimis)。这一政策的取消意味着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小件包裹将面临更高的关务及税费成本。美国邮政的暂停接收决定被认为是对新政策的象征性回应,但由于多方压力,最终迅速撤销。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邮政的短暂停收举措更多是一种政治表态,而非实际物流需求。数据显示,美国约90%的跨境包裹通过私营物流商运输,比如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以及中国顺丰等。
物流行业迎效率困境
尽管美国邮政迅速恢复了包裹接收,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新变化,也让行业选手们感到担忧。此次美国邮政政策变更,虽然一众私营国际快递公司并没有跟进,但依托商贸畅旺而发展的物流行业,也迎来了经营环境不稳定的顾虑。
联邦快递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自1月29日起暂停对美国入境快件的退款保证,理由是“最近的监管变化”。此外,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也暂停了所有来自中国的货物清关,直至另行通知。
有海外物流行业专家指出,问题的核心并非快递公司,而是国际快递涉及的海关清关流程。按照目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小额包裹待遇取消,意味着小包裹需要单独清关,这将大大增加了邮政服务、代理商和海关人员的工作负担。“小额包裹加税,如何加、加多少、清关流程怎么变化,对于企业而言要重新核算运输成本和效率问题,同样对于海关而言,增加的人力物力成本,是否真能靠加税补充回来”,国内跨境物流商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
美国国际运输行业组织IMAG执行董事Kate Muth表示,政策的突然实施让各方措手不及,缺乏足够的调整时间,导致物流效率大幅下降。
小包裹待遇取消,对中国卖家影响几何?
而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则更关注风波背后小包裹待遇取消会对出海生意运营的影响。
过去十年,适用“小额豁免”条款进入美国的货物数量增长了超过600%,2024年预计将突破13.6亿件。此次,特朗普政府取消“最低限度”免税门槛,对中国跨境电商和中小企业意味着更高的关税成本,进而削弱其价格竞争力。
在惠州运营有汽车配件工厂、年前斩获多批订单,厂二代刘洋跟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中国商品依旧有制造红利带来的价格优势,“按照目前的关税政策,某些品类的价格还有利润空间;不过对于竞争激烈的消费品赛道,这个价格优势会被挤压,但中国商品完全被替代那是很难的。美国想要制造业回流也并非易事。”用刘洋的观点,其目前更关注出海的效率问题,另外也建议卖家谨慎选择合适的出海赛道和优势品类。
具体在SHEIN、Temu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虽然“出海四小龙”们表示其商业模式不依赖“最低限度”免税门槛,但为了应对隐形的关税成本和运营效率下降,不少平台和中国品牌企业,在出海策略上选择更进一步:要么在美国设立配送中心,要么在海外设置工厂,尽量降低关税影响。
接连两日的发布会上,外交部和商务部都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2月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商务部发言人则表示中方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愿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但对于单边霸凌举措,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中方的积极应对措施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注入了信心。未来,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平衡政策与市场,将成为各方共同面对的挑战。
有更多出海线索希望与《湾财出海观》分享,可评论区关注留言,或直接发送电邮至wancaichuhaiguan33@163.com。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
出品:湾财出海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