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奋战“开门红”,成都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定下这些“小目标”→
高管团队集体学习研究DeepSeek、加快全市虚拟电厂建设、继续推进板级高密FOMCM平台批量量产……随着节后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成都工业企业保生产提进度的态势更加强劲。
2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各大企业火热开工,制定了全新的战略规划,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全力奋战“开门红”。
智元汇:
助力成都地铁新线路高水平开通运营
“春节期间我们就投入了人力,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的正常运转,2月5日全面复工。”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汇”)副总裁刘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业务已经全面运转起来,做好智慧交通场景、智慧城市场景等服务。
▲智元汇公司
智元汇是“智慧蓉城”项目的主力建设单位之一,专注于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投身“AI+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和场景数字化运营,其业务及分支机构遍布国内及中亚二十余个城市。刘杰透露,春节期间DeepSeek大模型引发全民热议,公司高管团队也集体进行了学习讨论,研究如何利用AI大模型对公司业务进行深度赋能。
“基础大模型的爆发,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带来极大变革和推动,我们要积极投入到这一浪潮之中。”在刘杰看来,2025年将是AI大模型加快应用的关键时期,值得深入研究。
据介绍,在立体交通、城市治理、跨域融合等领域,智元汇构建了从智能装备到业务应用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承接、实施了国内及中亚众多全球首例重大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四川省发明专利拥有量100强单位,今年公司将在这些优势领域继续发力。
刘杰举例,2025年,智元汇将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指导下,全力以赴助力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高水平开通运营。“智元汇建设实施的自动售检票及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将在新线开通后,继续为乘客出行提供全链条智能生态服务。”刘杰说。
倍特数能:
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建设
走进成都倍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倍特数能”)展厅,只见大屏幕实时展示着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运行情况。作为一套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近年来,虚拟电厂正在逐步崭露头角,为城市电力系统提供灵活的调节能力。作为一家定位为“绿色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能源数字化运营服务商”的年轻企业,倍特数能正是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的承建商。
▲倍特数能公司
“在去年夏天电力保供关键时期,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展示出了良好效果,取得许多宝贵经验,今年我们将大力推进。”倍特数能副总经理邓霄博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复制推广。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目前成都全部23个区(市)县都计划接入成都市虚拟电厂平台。
此外,邓霄博还介绍,不光要发挥用电负荷调节作用,公司还计划加大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的投入,加强智慧微电网建设,在电力紧张时发挥自有电力资源作用,加强能源供应,缓解用电压力。
在邓霄博看来,加强虚拟电厂建设,是贯彻落实成都市“进解优促”“立园满园”等工作要求的有效举措。“虚拟电厂的建设会刺激分布式储能和光伏的投资,既能推动企业用电成本的下降,也能满足更多绿色用电需求,助力打造近零碳园区。”邓霄博表示,公司将抢抓电力市场化改革机遇,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奕成科技:
成为行业领先的板级先进封测公司
在成都高新西区,成都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奕成科技”)的板级高密封测工厂已经全面复工。去年10月,奕成科技完成板级高密FOMCM平台批量量产,成为中国大陆目前唯一具备板级高密FOMCM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
“早在设计之初,我们便按照智能工厂标准规划,对标先进的半导体前端晶圆制造工厂,以智慧工厂+超级工厂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奕成科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厂总投资55亿人民币,可实现智能生产、设备互联、实时监控、物流调度等众多功能的高效管理,是中国大陆芯片封测领域最高标准的洁净厂房。
▲奕成科技板级高密系统封测工厂
据介绍,奕成科技无尘室厂房的洁净等级分别为百级和千级,其中百级为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不含超过100个直径大于0.5um的颗粒物,千级为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不含超过1000个直径大于0.5um的颗粒物,满足芯片封装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工厂参观走廊,记者看到各种自动化设施正在有条不紊运行。据介绍,奕成科技AMHS(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自动物料搬送系统是实现工厂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基本保障。该系统包括天车搬送系统、AGV物料搬送系统、Stocker(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能确保工厂生产中的成本、良率、产品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达到相应要求。
“今年我们将持续产能爬坡,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质量的稳定量产。”奕成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板级先进封测企业为目标,持续推进智能化生产与技术进步,助力高端芯片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