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成都丨上市公司90后高管“all in”成都:这座城,给了我归属感
2月6日,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体科技”)迎来节后复工。春节假期里,华体科技联合成都空港交通公司共同打造的“成都造”全液冷光储超充站,为新能源车主们带来了“加油”般的充电体验。
华体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道路照明领域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公司不断转型,从传统制造向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进军。在这一过程中,华体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张星智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体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张星智
“90后”的他从业经历丰富,曾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岗位任职。在他的带领下,华体科技研究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获得第二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帮助企业加快转型。
“成都让我找到了归属感。”2018年选择“all in”成都,张星智已经完全融入这座城。
谈企业转型:
不断应用前沿技术,向科技型企业演变
在近日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张星智首先说起了华体科技的发展历程。
公司办公楼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字眼十分醒目。张星智介绍,这是华体科技2019年获得的工信部认定,公司也由此成为国内城市照明行业中第一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华体科技最早是一家专注于户外照明的制造业企业,设计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表示,天府大道两侧的玉兰灯,以及许多著名景观大道两侧的路灯,都由华体科技进行设计和制造。
▲华体科技研究院
而随着户外照明业务的稳步发展,华体科技迈入了文化定制阶段,结合各地的文化元素,打造“一街一景”,其中“流光”智慧路灯获得了2018年中国设计红星奖。
实际上,路灯不仅可以照明,也是一个小型智能生态系统。张星智介绍,在经历文化定制阶段之后,华体科技向着“智慧路灯”领域进军,在灯杆上集成了5G微基站,并布局高清摄像头,进行道路数据采集,用于城市交通治理。
在此基础之上,华体科技又在“智慧路灯”顶部设计了无人机机槽,使得无人机可以从灯杆顶部起飞,进行城市治理巡检。同时还布置了毫米波雷达,进行边缘算力融合,对路面交通情况进行实时感知,进入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领域。
2024年1月,双流区与华体科技合作实施的双兴大道改建99套多功能智慧路灯项目完成并正式投用,这是全国首条“零碳数字化道路示范段”。这些新型路灯白天利用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夜间开灯优先使用能源存储单元内的电源,同时新能源车也能在路灯下充电。
“这些年华体科技不断应用前沿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企业,逐步演变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张星智说。
谈华体研究院:
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推出成都“首台套”产品
在华体科技最新的转型升级中,张星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故事也徐徐展开。
2024年4月,张星智加入华体科技,牵头组建了华体科技研究院。在这之前,他曾供职于SAP思爱普、联想、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过腾讯集团智能制造首席架构师。“其实回顾我之前的工作经历,一直都与信息化、智能化有关,进行工业与科技的融合。”他表示,华体科技从传统制造业起家,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与自己非常契合。
而华体科技研究院也成为了公司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据介绍,研究院下设三大事业部和一个中心:数字能源事业部、低空事业部、数字孪生事业部,以及政企运营中心,其宗旨是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华体科技的传统产业进行融合,探索更多在智慧道路、智慧城市、数字能源等领域的新应用场景。
研究院成立之后,各方面成果很快显现,荣誉也随之而来。去年底,工信部揭晓了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华体科技的“基于人工智能与RIM的车路一体化路侧全息感知应用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四川省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在华体科技展示大厅看到,通过车路云-路侧全息感知平台,可以实现道路信息数字孪生可视化展示。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上,华体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全息感知平台”荣获全国一等奖。
▲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全息感知平台
在数字能源领域,华体科技率先与华为开启液冷超充产业生态合作。去年12月2日,华体科技全液冷超充首台产品下线,该产品最大功率可达600KW,可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最快“1秒1公里”的充电速度,填补了超充设施“成都造”的空白。在这一产品的研发、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华体科技得到了华为数字能源的深度赋能。今年1月15日,“成都造”全液冷光储超充站在成都双流空港运动公园正式投运。
▲华体科技液冷超充
谈职业发展:
经过筛选来到成都,后悔来晚了
虽然是一名年轻的“90后”,但张星智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选择成都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他从小在西北长大,从重点大学毕业之后,曾在国内、国外多个城市工作和生活,后来综合考虑生活质量、归属感、事业发展等因素,他最终在2018年选定成都。
“当时我还做了一个详细的筛选,把国内主要的一线、二线城市等全部分析了个遍。”目标确定之后,张星智来到成都工作,并且把户口也迁了过来。对于这一系列动作,他用一个词来形容:“all in”。
▲华体科技充电站
为何看好成都?张星智谈到了几个重要方面。“我认为成都是一座兼具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城市,所以非常打动我。”他表示,来蓉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更是切身体会到了成都的包容,让人感觉内心安定。
同时,张星智认为成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成都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吸引企业和人才到来,不论是对创业型公司,还是像华体科技这样的上市公司,都构建了非常好的营商环境。”他介绍,对于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成都市和双流区政府都进行了资金补贴,这为公司投入更多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张星智还透露,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立过程中,华体科技也参与其中,该中心成立后也切实为成都市的民营企业提供了诸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城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谈到定居成都的感受,张星智表示自己有点“后悔”——后悔来晚了,应该更早一点来成都发展。“华体科技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勇于创新,希望我们能够碰撞出更多成果,完成整个科技层面的转型。”张星智说。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欧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