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造万亿产业集群!坐稳中国汽车第一城,广州要这么做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紧随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2月6日,广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擘画广州市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千年前因商而兴,千年后因工而盛。目前,广州市已形成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囊括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拥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服务业。这之中,广州市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常年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截至2023年,广州市已经五年蝉联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广州如今也面临着新能源化、智能化浪潮带来的巨大挑战。广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
在今日召开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的发言多次提及汽车业发展。郭永航指出,广州计划用五年时间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攻坚,奋力打造1个万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将成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包括智能汽车、低空经济等在内的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强化资源垂直整合和政策供给。同时,明确表态支持华为等民企,丰田、本田等外企发展,联手打造汽车新品牌,协力推动合资车“接电、触网、增智”转型。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滚滚而来,将深刻改变经济生产函数,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郭永航表示,广州一定要紧抓风口,为千年商都、传统产业插上数智腾飞的“翅膀”、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广汽将开启“二次创业”
小鹏逆袭重回新势力销冠
广州“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名号将要易主?这是近一年来,行业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但这片创新沃土所孕育出的企业,绝非等闲之辈,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它们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正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竞争力。
去年11月,广汽集团将总部从广州CBD迁往番禺,并提出为期三年的“番禺行动”,通过四大改革举措、五大保障,以期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
“2025年,广汽集团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围绕‘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任务,实施‘转型、变革、重构’三大关键举措,实现新的一年稳增长目标。”广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冯兴亚表示,接下来广汽集团将在巩固电动化上半场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全力做好智能化下半场这篇文章。加快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确保三年内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据悉,截至2024年11月,广汽集团累计自主研发投入已超500亿元,之后还将以自研第三代星灵电子电器架构EEA3.0为基石,快速推出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和行业领先的端云一体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系统。
国营企业根基深厚,实力雄厚;而民营企业亦展现出蓬勃生机。本地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历经近两年的内部调整,在不断补齐短板后,于2024年下半年强势逆袭。聚焦于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10万至25万级中低端市场,小鹏汽车推出了“年轻人的第一款车”MONA M03,以及首款“AI汽车”小鹏P7+,将“科技平权”从理念转化为现实,让前沿科技触手可及。
刚刚过去的1月正值市场淡季,但小鹏汽车却逆势而上,全月交付新车30350台,同比增长268%,时隔30个月重回中国造车新势力榜首宝座。
以AI为品牌锚点,以自动驾驶为突破口,CEO何小鹏认为,下一个五年,自动驾驶会类似上一个五年的新能源汽车一样,改变中国的汽车行业。而为了稳固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小鹏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据悉,在过去的十年,小鹏在研发制造领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00亿元,而在2025年,小鹏汽车的目标研发投入达到约95亿元,其中在AI单项投入就会达到45亿元。
2025年广州如何发展汽车业?
各区书记这样说
从省到市,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指明方向。在2月6日的大会上,各区区委书记亦已明确汽车行业的具体发展路径。
天河区委书记谭明鹤表示,天河区将聚焦“数智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新引擎。狠抓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就地转化,全力推进小鹏科技园等94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壮大软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擦亮“天河科创”品牌。
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表示,黄埔区将以“国际型”拓展空间,扩大新能源汽车、创新药、平板显示出海,全年新增进出口工贸企业将达100家,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0个。
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表示,番禺区在战新产业中主攻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携手广汽集团加速“番禺行动”三年计划,挺进跨行业边界,拓展陆空、陆海智慧出行融合智造。
广州市花都区委书记邢翔表示,花都区坚持向“新”发力,全力支持东风日产两款新能源轿车及首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的合资车快卖好卖,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推动马瑞利全球研发中心加快建设、采埃孚汽车电子工厂投产,高标准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示范园区。同时,提振消费“激”活力,推动汽车换“能”等,力争社消零总额突破900亿元。
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区将狠抓七大产业稳根基,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转型,争取引进新能源整车项目,采用灵活途径扩大汽车出口。积极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项目产能爬坡,围绕汽车、装备、半导体产业需求打造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集群。
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将重点把握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壮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智能未来产业,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做大经济增长“强引擎”。
广州市各部门也将针对全市汽车行业发展进行针对性支持。
“工信局作为产业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作发言时表示,广州将紧紧围绕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推动产业向新、聚链成群、积厚成势,做强、做优、做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形成万亿带动、千亿支撑、百亿跃升、未来产业接续的新格局。具体而言,工信局会组织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各区产业错位协同发展,市区联动在汽车等领域加强政策供给。
市发改委将完善相关机制。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表示,市发展改革委作为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机制建设上,建立健全“三大机制”,通过“一盘棋”构建产业发展领导机制,设立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强化市、区联动,形成合力。
同时,市发改委还将落细、落实“四大任务”,重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将构建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梯度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有序推动具身智能等6个未来产业规模倍数级增长。
商务局则侧重“出海贸易”。广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敏表示,商务局将革新“出海”范式,推动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供应链“出海”跃升,打造优势出口产业集群,引领带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出圈”“出海”。
“我们坚信,只要扎扎实实抓好今年,再抓好5年、深耕10年,必定能够形成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必定能够催生一个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大广州、新广州。”郭永航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