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为河马手写讣告,一种朴实动人的生命意识
写到人心坎上的讣告,不仅容易打动人心,更会由此凝聚起生态共识,唤醒更多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对生物多样化的重视
近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饲养员为一只离世河马“非非”手写讣告,引发关注。据极目新闻报道,红山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这张手写讣告张贴于动物园河马馆,为一些离世动物手写讣告是园方的规定,“像之前有的动物如马来熊离世我们也写了讣告”。
↑“非非”离世后的手写讣告。图据极目新闻
从讣告看,河马“非非”生于1997年,从1998年红山动物园开园之初就在园中生活,曾与河马“津津”成功哺育10只河马宝宝。河马“非非”于2021年3月被确诊为哮喘病,尽管园方组织专家多次会诊,做了各种努力,病情仍不见起色。2025年1月18日,“非非”因哮喘继发肺部感染离世。于是,有了饲养员手写的《河马“非非”离世》这篇讣文。
“我每天换水,每一处伤口都小心地涂上药膏,生怕他感染。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带着我三年多的期待一起走了。”通读讣文,不难看出饲养员对动物的喜爱,对事业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皆是出于真情实感。其对河马“非非”倾注的多年陪护,尤其是在“非非”确诊为哮喘病后的精心呵护,如同对待子女,而对河马“非非”离世的不舍和对现存河马未来生境的向往,字里行间都透射着真诚。也正因有这份真诚,这篇原本看上去很朴实的讣文,才充满了爱与光,才更让人为之动容。
这篇讣文,也可视为饲养员与河马“非非”的另类告别仪式。“非非”在饲养员眼中,已形同和家人一样,比如讣文中把“非非”称为“他”“不到200公斤的小孩子”“1吨多重的大小伙子”。从这个意义上,饲养员此举与其说是与自己精心呵护的动物告别,不如说是与陪伴27年的“家人”告别。
这种把动物视为“家人”的认知和行为,在商业社会,是一种难得的“民胞物与”情怀,把人民视为同胞,把万物视为同类。饲养员把养护27年的河马“非非”视为“家人”,说到底,就是一种朴素而共通的生命意识,是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正如网友所赞“这篇讣告是对生命的最高敬意”。
我们常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其理念正是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保持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关系。而将这张手写讣告张贴于动物园河马馆,不论是园方倡导,还是饲养员行为,皆体现对动物的人性化关爱,于入园参观的公众而言,更能有效地把爱与尊重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只因写到人心坎上的讣告,不仅容易打动人心,更会由此凝聚起生态共识,唤醒更多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对生物多样化的重视。
此事引发人们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远不止于此。我们乐见有更多动物园,以讣文的方式为动物的生命做注脚,也让每一个动物都得到爱护。动物和人一样,需要持续呵护的逗号,也需要一个完美的句号。
红星新闻评论员 彭志强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