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多个第一!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广州如何加速“领飞”?
蛇年新春伊始,承载着新一年的期许,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月5日拉开全省实干争先的新序幕。广州也再现“人勤春早”的奋斗景象,紧跟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脚步,于次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汇聚党委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各方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
当“新春第一会”迈向第三年,广东、广州的新年目标更精准、更清晰——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春风再起时,“排头兵”广州更是以“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迅速响应,在砥砺奋进中担大任挑大梁。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州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高质量发展之广州观察”系列报道,从会展、外贸、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城中村改造等多个领域,深入解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所在、广州所能,敬请垂注!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大城市抢滩“黄金赛道”,竞逐数万亿级别市场规模新蓝海。
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拓展应用场景……在广州的全力布局下,广州低空经济加速“领飞”,在研发制造、检测认证、飞行运营等关键链条上诞生多个“第一”“首个”:全球首家集齐从生产到商业化运营“三证”的企业、全球首架分体式飞行汽车、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智造基地、全国首次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的飞行验证……
2月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围绕“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共话高质量发展大计。在广州最新提出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版图中,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被列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中五大战略先导产业之一,广州低空经济将再迎来发展大机遇。
广州诞生低空经济领域多个第一。
从“智车之城”到“天空之城”
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小鹏汇天研制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亮相,并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公开载人飞行。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钥匙即可一键操控,仅需要5分钟时间,就能实现把“飞机”装进汽车后备厢,以及把“飞机”从汽车后备厢自动释放出来,全程无需手动操控。
无独有偶。2023年6月,广汽集团首款飞行汽车GOVE横空出世,飞行舱从智能底盘分离腾空而起,完成验证性飞行。去年年底,广汽集团正式发布“GOVY高域”飞行汽车品牌,并发布该品牌首款飞行汽车AirJet。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两代飞行汽车的自主开发。
从地面跑到空中飞,汽车的“进化”之路,可见广州在飞行汽车研制方面的强劲实力。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制方面,广州同样表现出色。
亿航智能展厅内,无人机产品琳琅满目,它们均是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而研发制造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H-216S,这是全球唯一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三大“通行证”的载人eVTOL。2023年12月,该款航空器在广州完成了全球商业载人首飞演示,标志着广州在全球率先进入无人驾驶载人飞行时代。
飞行汽车、eVTOL等领域研制成果频出,背后是以汽车为代表的“广州智造”力量。业内人士介绍,包括“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在内,电子飞行器的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是高度重合。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整车生产、三大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在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飞行汽车、eVTOL等低空经济产品都可以共享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红利、分摊研发成本。
以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成为助力广州低空经济“腾飞”的“最强引擎”。数据显示,广州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00多家,其中核心企业69家,在集成测试、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卫星导航通信、工业级应用等领域具有优势,彰显广州竞逐“天空之城”的底气。广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9倍。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应用场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及城市群是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场所。城市中,物流、外卖、快递、出行、应急、消防、医疗等多元需求,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众多落地场景。紧抓eVTOL产业基础优势,广州积极推动各类型“低空+”模式,将低空经济与传统经济相融合,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荔湾区太古仓码头一派火热,运输海鲜等食材的无人机陆续抵达,经过分派、装机后的无人机,满载着食材在天空中交汇,迸发出低空经济新生机;在白云区安华汇风洞跳伞基地,风洞内正上演着扣人心弦的飞行特技表演,极大地拓展广州低空文体旅游经济业态;在增城的荔枝果园,1名飞手加1名加药工人3个小时就能为300亩果树喷药,大大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进行全球商业载人首飞演示。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随着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加快,除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物流、航空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场景,“空中的士”“低空旅游”这些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变得触手可及。去年3月,小鹏汇天的X2飞行汽车由天德广场超甲级写字楼群垂直起飞,通过自动驾驶模式,向标志性建筑广州塔方向飞行,横越广东省博物馆、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等广州的地标性景观后返回出发地点。这是广州CBD“天德广场—广州塔”eVTOL低空游览跨江飞行示范场景首飞,也让“打飞的”上班的未来图景照进了现实。
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环境监测到应急救援,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一家家企业将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落地,让广州逐渐有了打造商飞样板的底气。
据《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到2027年,广州目标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低空经济跨境飞行、商务定制、短途客运、文旅消费、物流运输、应急医疗、会展服务等关键运营服务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
先行先试推动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随着低空飞行需求急剧增长,如何飞得好、控得住,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看来,发展低空经济应将地面交通发展模式上升到低空,打造数字化“空中之路”以及相应科学、有效、安全的“交通规则”。“通过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将赋能政府空管、运营企业、飞行器高效运行。”李世鹏说,低空经济呼唤一个统一的数字基础设施。
明珠湾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南沙明珠湾管理局 供图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州先行先试,推动南沙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何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是指对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海陆空多种无人装备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一体运行和监管的新型综合应用体系。
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一个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正在南沙明珠湾逐渐成形。在物流配送、文旅消费、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领域,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协同运行,实现“陆—海—空—地下”协同联动的综合服务。
试点之外,广州低空经济的服务保障也在不断加强。广州正加紧打造城市卫星“五羊星座”,构建设施网、航路网、时空网、通导网、监管网“五网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保障“天空之城”的运行与安全。
此外,《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密集推出,护航低空经济高飞。规模100亿元的广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也已就位,为广州竞逐低空经济产业赛道“添翼”。
瞄准“天空之城”目标,广州不断发力。未来,广州将强化低空产业空间布局、应用场景、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区域协同,着力打造低空制造高地、低空应用场景高地、低空产业生态高地。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统筹:冯芸清
执行统筹:李竹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