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商务局:多措并举促消费,深化实施“五外联动”
2月6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东莞市商务局局长张健良表示,新的一年,全市商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力促消费和深入推进“五外联动”。
2月6日,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图为大会现场。图源:南方+
张健良透露,去年东莞全年“外贸”进出口13880.4亿元,增长8.3%,总量、增量均居全省第二;“外资”逐步企稳;“外包”加力挖潜,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实现较快增长;“外经”持续深化,累计对外投资规模排名全省前列;“外智”招引有力,目前在莞持证就业外国人才近4400人。同时,全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部署,全年招引首店超100家,社消零总额4446.3亿元,增长0.5%,总量稳居全省第三。
全力促消费
多措并举提升消费新动能
会上张健良表示,新的一年东莞将多措并举促消费,加快提升消费新动能。
一是要以旧换新“扩面提效”,释放大众消费潜力。东莞将强化政策落地,做好家电、手机、智能设备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做好配套支持。联合重点企业开展“新春焕新季”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广,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同时鼓励“叠加让利”,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电子信息产业扶持政策,对使用国产芯片、屏幕和开拓国际市场的3C产品生产企业给予支持;引导本地龙头企业对高端机型予以补贴,全力拉动手机消费。并且加强工作统筹,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国补资金,确保满足全年需求,强化风险防控,严防套利、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精准投放”消费券,激活全域消费活力。市级层面,春节期间分四轮发放1000万元零售业消费券,覆盖商超、餐饮、文旅等消费场景。镇街联动方面,支持南城“潮流南城”、东城“莞邑家宴”、松山湖Uland欢乐嘉年华购车促消费等活动,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消费IP。商圈赋能方面,推动民盈国贸城、松山湖万象汇等商圈推出消费满减等活动,联合银联、支付宝等平台开展支付优惠。
三是培育消费新场景,打造“品质东莞”品牌。发展首店经济,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设立区域首店、旗舰店、形象店30家以上,提升城市消费吸引力。推动“莞货优品”出圈,以“老字号”“工厂店”为抓手,持续推动消费品牌建设,加快出台老字号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一批东莞老字号企业。开展分层分类促消费,顺应青年消费新特点,打造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发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的老年用品,推进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针对蓝领工人群体,开发更多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打造夜市、美食街、创意集市等特色消费场景。持续优化商圈,加强省级示范商圈建设,鼓励商圈持续软硬件升级改造,优化市内交通配套,提升商圈周边的交通便利性。为现代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配套商业服务,积极引入便利店、餐厅、咖啡馆、健身房、美容美发等业态和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园区商业需求。
深化实施“五外联动”
增强开放型经济内生动力
为深入推进“五外联动”,张健良表示,首先是外贸“稳链强链”,积极应对关税挑战。将加强政策支撑,出台和落实“稳外贸30条”政策措施,形成稳外贸工作合力。巩固优势产业,围绕手机、纺织(服装)、食品、家具、玩具五大品类,分地区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结合“一国一册”资源整合抱团拓展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聚焦“贸易促进+投资促进”主题,将领导出访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东盟、拉美、非洲等“粤贸全球”展会,用好137、138届广交会扩展新市场。优化跨境贸易通道,加快推进空港中心物流园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中欧班列始发枢纽站落地和增加发运计划。
其次是外资“靶向招引”,对冲外部压力。东莞将聚焦高技术领域,重点招引汽车零部件、医疗健康等领域项目,聚焦新加坡、韩国、日本、欧盟、香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精准发力。强化“以商引商”,依托现有外资企业资源,吸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来莞投资;优化外资服务,推动创新智数、珑井、方德泡绵等增资项目增资纳统。用好政策工具箱,落实省市最新外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利润转增资,全年力争利用外资达54亿元。
然后是外经“抱团出海”,化解关税风险。用好境外产业园,组织企业和商协会与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境外中资园区对接合作,支持企业“集群出海”;以省厅梳理的50家潜在培育企业名单为重点,加强与联宇物流等企业对接联系,加大成长型合作区培育力度;加强与中信集团等对接沟通,与海外资源丰富的央企合作出海。强化合规指导,每季度开展非洲、南亚、拉美等高风险地区“云巡查”及专题辅导会。筑牢风险防控网,利用日资企业广东行、市领导经贸出访等契机,完善海外资源信息库;探索设立“走出去”综合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国别法律、汇率避险等全链条服务。
最后是外智“全球链接”,筑牢创新根基。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科创中心和卓越工程师研究院,推动工业软件示范性学院正式落地。加快建设东莞市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壮大海外创新合作中心,为海外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畅通国际人员往来,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
采写/整理: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李慧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