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毁协议背刺盟友,特朗普政策不可预测,墨西哥加拿大跨国企业何去何从?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简报会上表示,确认将从2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关税。
对此,《华尔街日报》称:“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个老笑话: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做美国的朋友则可能是致命的。”报道称,特朗普坚持认为美国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但如果北美贸易战持续下去,它将成为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之一。
《纽约时报》则称,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制造商已向北美供应链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而这些跨国公司可能会因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而面临巨大风险。
▲德国大众位于墨西哥的普埃布拉工厂
在加、墨外企措手不及
近年来,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数千家企业,如德国的阿迪达斯和大众、韩国的三星和现代、日本的丰田和本田、瑞士的雀巢、丹麦的乐高等企业,都进驻了墨西哥的工业园区。丰田在加拿大也设有工厂。本田去年还宣布计划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资约110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厂。
现在,特朗普决定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能源征收较为温和的10%关税。这打了很多企业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你是高管层的投资官,你如何决定把钱投到哪里?”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说,特朗普在2020年第一任期内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了一项新的贸易协定,现在他实际上是在撕毁这份合同。洛夫利表示,这会让任何企业感到迷失方向,因为贸易协定的目的是为长期投资创造“安全空间”。
▲一名员工在墨西哥工厂组装汽车部件
日本有1300多家企业在墨西哥运营,其中超过一半是制造业企业。部分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们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来到了墨西哥。“这很讽刺。”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尔伯特·帕克表示,因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关税是为了重组供应链,而现在他却在惩罚那些调整了的国家。
本田的一名高管表示,当特朗普警告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征关税时,公司内部感到难以置信。在去年1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本田代表执行役副社长青山真二表示,长期关税将令人望而生畏。“企业真的能停止在墨西哥生产吗?”他问道,“这真的很难做到。”
大多数企业选择观望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长期目标之一是迫使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来美国生产你的产品。”特朗普在1月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视频演讲中表示,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很简单,你将不得不支付关税。”
▲1月23日,特朗普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视频讲话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阿加特·德马雷表示,现实情况是,这一举措并非易事,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将大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是不现实的。最大的障碍是成本问题。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成本远高于其他制造业国家。此外,劳动力短缺也会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例如,丰田和马自达在美国的工厂(位于亚拉巴马州)就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选择立即将生产基地转移,而是在观望。德马雷表示,企业更可能会选择尽力保持低调,静待特朗普的任期结束。他们明白,迁移生产设施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和大量时间,因此,当美国的政策如此不可预测时,企业领导者可能对在美国投资持谨慎态度。
德马雷指出,更重要的是,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全球贸易正在围绕一种新的趋势重新组织,这种结构性趋势不会因特朗普政府的结束而改变,而是会长期持续下去,“持续到特朗普之后”。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郭宇 责编 冯玲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