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尘迎新春!成都街头清爽洁净,居民:公园变美了,更想往里走走
为了更好地迎接春节,成都以“扫尘辞旧岁·整洁迎新春”为主题,组织全市环卫系统开展了一轮全市范围的“环卫大扫除”。该行动梳理198个重要保障点位,形成《春节期间重要点位环境卫生保障“微网实格”清单》,对重点区域实施网格化动态管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从1月17日行动开始以来,截至1月30日,“环卫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5870处,收运处置生活垃圾4.5万余吨。同时,环卫清扫车、垃圾运输车等1.2万余辆作业车辆上还张贴了“福”字,化身“年味流动风景线”。 这场全民共建的“环境焕新行动”开展得如何?1月31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了部分点位。
点位1:新华公园
乱停乱放有效整改 公园周边环境变清爽
▲共享单车整齐停放
位于成华区的新华公园及周边,是成都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平时很多市民都在公园休闲散步,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新华公园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毗邻多个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比较多,环境卫生管理存在难点、痛点。”成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介绍。
春节前,成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属地街道,针对景区、老旧院落、菜市场周边等持续开展环卫大整治,清理积存垃圾,排查清理卫生死角,开展背街小巷环卫精细化保洁。环卫大整治开始以来,在新华公园片区共清理积存垃圾50余吨。
市民邓洪英住在新华公园对面的双林社区,一家三口已经在这里居住了7年。“我们经常去新华公园散步,因为距离很近,步行就只需要五六分钟。”邓洪英介绍,“以前公园附近的共享单车经常乱停乱放,有时候车乱得把行人的路都要挡完,现在乱停乱放得到了有效整改,环卫清扫保洁也更加及时,感觉公园及周边环境也变清爽了。改造后,让人更想往里面走走。”
点位2:白马后巷
红灯笼传递节日氛围 街巷干净舒适
▲干净清爽的白马后巷
1月31日下午3时许,金牛区白马后巷里一辆高压冲洗车正清洗垃圾桶,另一名环卫工人随后跟上,把水扫开,垃圾桶和路面很快干净清爽。巷子的另一头,王春玉驾驶着快保车在“巡街”,“如果路上有烟头、白色垃圾,我就随时捡掉。”
不远处,她的同事驾驶着机械清扫车正在作业。
干净整洁的环境与这处市中心的幽静街巷相得益彰。记者注意到,巷子两旁的熊猫故事墙绘里,憨态可掬的熊猫们在墙上“涮火锅”“喝盖碗茶”,路边五丁苑门口的红灯笼传递着节日氛围。资料显示,白马寺街区以老成都茶文化为底蕴,植入茶书院、禅茶馆、禅意酒店等特色产业,完成了街巷景观打造。
记者注意到,巷子尽头的河边公园里居民们正悠闲地下棋、喝茶,一位大姐表示:“打造得很漂亮,很舒服,我们天天要来这里跳舞。”
点位3:双园巷
干干净净过新年 作业车贴上了“福”字
▲双园巷
1月31日下午,双园巷里一辆高压冲洗车刚刚冲刷完路面,机械清扫车和一名环卫工人先后跟在后面打扫。两辆作业车上都贴上了红色的“福”字,“过年了嘛,我们也装扮一下。”成华区双桥街道新鸿片区组长邓前秀向记者介绍。
她表示,双园巷位于新华公园附近,平时人流量就大,为确保干干净净过新年,春节期间对类似双园巷的“重点街巷”,他们特意增加机械作业频次,“上班期间保持巡街不间断”。
邓前秀也邀请市民游客在三月樱花盛开时到双园巷游玩打卡,“我们会做好保洁工作,更干净、更美丽,提升大家的游玩体验”。
点位4:荷花池
“顽疾”不见 居民说“散步也很放心了”
▲荷花池街道西北桥街清爽整洁
荷花池作为金牛区传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曾经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众多商户和消费者的记忆。随着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这里逐渐暴露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
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开展环境清理行动、“五乱”治理行动、生态整治行动等三大治理行动,整治区域内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及建筑乱搭等城市“顽疾”,全面清扫街面路面,清除卫生死角,清洗公共设施,片区环境整治得到显著提升,为周边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节日氛围。
记者看到,沿街道路干净整洁,破损的绿化也已经补齐。“我们一直住在荷花池,之前小商小贩太多了,有时候走路都会被街边的货物或行李绊倒。”住在荷花池街道西北桥街的张婆婆对道路环境很有印象。
她说:“临近春节,变化还是很大,一方面一些破旧的木凳维修了,路边堆放的杂物也处理了。路面上干干净净的,我们老年人散步也放心。”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彭亮 摄影记者 王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于曼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