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屡建功勋、跨越93年寻找,烈士黄公略今披上新中国国旗
经党中央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江西省委省政府于9月25日上午,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安葬仪式上,黄公略烈士棺椁覆盖国旗,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位著名的红军将领,在牺牲近百年后,终于披上了新中国国旗。
黄公略烈士之墓。
屡建功勋、享有崇高威信的红军将领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黄公略曾领导平江起义、创建湘鄂赣苏区,在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时期,他以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
黄公略(1898.1.24—1931.9.15),湖南湘乡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1916年参加湘军,期间秘密参加彭德怀组织的“救贫会”。1922年秋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底进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7月,与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13师第4团党代表、中共红五军委员会委员、中共红13师委员会委员。9月中旬,红五军扩编为3个纵队,黄公略任第二纵队纵队长。11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会师,黄公略率领第二纵队坚持在湘鄂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后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
黄公略像。新华社资料图
1929年9月,红五军重建,黄公略任副军长,11月底和彭德怀等率领第一、第三纵队向南游击,12月中旬到达永新一带的湘赣边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1930年1 月,赣西南地方武装扩编为红六军,黄公略任红六军军长。2月7日,出席红四军前委和红五、红六军军委联席会议,被选为红四、红五、红六军共同前委候补常委。
此后,黄公略带领红六军在赣西南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参加攻打吉安等战斗,推动了赣西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毛泽东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用“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对黄公略及其所部在赣西南革命斗争中取得的成就作了高度评价。
1930年6月,红六军和红四军、红十二军整编为红一军团。7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黄公略仍为军长。8月,红一、红三军团会师后,合编为红一方面军,黄公略任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率领红三军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在文家市歼敌戴斗垣旅两个团。10月4日,与红四军等一举攻克吉安城。7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城成立,黄公略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5月,黄公略任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委员。1930年8月,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的战斗中,指挥红三军奋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三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当时,黄公略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龙冈正面击退张辉瓒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为红一方面军合围敌军争取了时间,俘张辉瓒警卫营全体官兵。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率领红三军在中洞歼敌第二十八师大部,在白沙与红四军、红三军团全歼敌第四十七师、四十三师一部,为打破敌人“围剿”奠定了基础。毛泽东高兴赋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有“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句。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黄公略率部接连在莲塘、良村战斗中取得胜利,在老营盘战斗中全歼敌第四军团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军长的黄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六渡坳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3岁,党和红军将其秘密安葬。
黄公略牺牲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中央苏区设置公略县,在瑞金和东固修建“公略亭”,中革军委将红军第2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公略县成立之日,召开了追悼黄公略的大会,会场主席台两侧悬挂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公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并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公略亭。
33岁不幸牺牲后秘密安葬,新中国成立后跨世纪寻找墓址
据解放军报报道,1939年,毛泽东专门委托徐特立去长沙找到黄公略的妻子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10年后,彭德怀专程派人将母女俩接到北京。
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以及军队有关单位曾组织力量寻找黄公略烈士遗骸,但未能找到墓址。
1985年,黄岁新携丈夫及一对儿女返回他牺牲的江西吉安,再次试图寻找烈士遗骸。“不死心,这颗心没有死。”黄岁新的儿子张忠回忆起第一次随母亲来到吉安时说:“母亲告诉我们就在这一带,嘱咐我们有功夫要来找。”
从那以后,黄公略的外孙张忠便时常和妹妹张献华回到吉安,虽然始终没有找到烈士遗骸,但这里的乡亲们对黄公略的情感让他们很是感动。“初三(回来的)一定是黄军长家人。”一年春节,带着黄公略遗像回到吉安的张献华在村里被两个女同志认了出来,黄公略的事迹在这里家喻户晓。
黄公略旧居。
“‘公略台’那块匾我也特别感动。”张献华回忆。她来到东固时了解到,2002年7月,东固发生了山洪,整个老街全部被水淹没。吉安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讲解员夏淑英不顾自身安危,逆行而上,在大水中救下了被墙土压住的“公略台”牌匾,这块牌匾记录着黄公略的生平事迹。
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桂广接受包括南都、N视频在内多家媒体采访时称,黄公略烈士是红军早期的著名将领,党和国家一直没有忘记他。退役军人事务部对黄公略烈士的遗骸搜寻发掘工作非常重视,社会各界包括各级党委政府烈士亲属对这项工作都积极配合。从2021年9月份开始,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烈士搜寻专班,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到现场进行多次勘察、调研、摸底,然后组织专班对党史、军史相关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对下一步要挖掘的遗骸地点进行确认。随后会同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专业工作力量组成了挖掘工作组,稳步推进挖掘工作。2022年7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对前期确定的5个疑似的发掘点进行全面发掘,但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黄公略烈士遗骸发掘地。
老乡三代人守护无碑英烈墓,90余年苦寻历经波折终有成
张忠全程参与了发掘工作,其时距离黄公略牺牲已约90年,漫长的寻找和数次发掘无果让张忠和其他工作人员再次感到了难度。此时,一个隐约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江西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燕海介绍,在对事前确定的最后一处点位遗骸进行确认的过程中,他们接到了一条新线索,有村民说自己奶奶生前告诉他黄公略安葬在哪里。这个线索是当地村民黄富财提供的,他说他小时候就发现,自家长辈在照料一座无碑无名的墓。奶奶告诉他一定要保密,由于涉及红军将领的遗骸保护,一定要见到烈士的后人,确认寻找烈士的人是党和政府的人才能说出来。他父亲去世前也反复叮嘱他,牢记奶奶的嘱咐,只有黄公略的亲人来了,才能说出来。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刘燕海向黄富财介绍了党和政府寻找烈士遗骸的努力,并向他介绍了黄公略的外孙张忠,黄富财这才放下心带工作人员找到疑似墓地。但是,黄富财指出的并不是之前确定5处点位之一。现场负责人刘燕海决定报批公示,不给历史留下遗憾。
于是,在完成报批和公示后,2022年8月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发掘了疑似骸骨。
发掘后的鉴定工作也不简单。李桂广介绍,找到骸骨后,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安排专业机构、专业力量对骸骨进行DNA检测,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烈士骸骨降解比较严重,没有检测出相应有效的DNA信息。为了慎重起见,专班又委托上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学院的相关专家团组,重新对烈士骸骨进行检测,从中检测提取DNA有效信息。
“之后我们把骸骨的信息跟烈士父系亲属的DNA信息进行比对都一致。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又把烈士和骸骨的信息跟黄公略烈士外孙的DNA信息做了比对,进行复杂亲缘关系认证,最终确认这位烈士的骸骨和外孙的DNA信息也是一致的。”李桂广说,最后为了进一步确认相关的检测成果,退役军人事务部又组织相关专家一起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认定,最后一致确认团队发现的就是黄公略烈士的骸骨。
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
烈士棺椁覆上新中国国旗,外孙张忠:这盛世如您所愿
9月25日上午,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上午10时,现场响起婉转的《思念曲》,在两名战士持枪护卫下,两名礼兵护送黄公略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常正国为棺椁覆盖好国旗,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成男宣读烈士生平,黄公略烈士的外孙张忠作为烈士家属代表发言。张忠动情地介绍了黄公略烈士牺牲后一家人的生活,“解放后,党和国家对外婆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您的战友们对母亲,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父母般的关爱,彭德怀元帅更是将母亲当做半个女儿。”他还介绍,“父亲和母亲毕生从事出版工作,他们教育我们兄妹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学好科学技术,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目前,张忠和张献华兄妹俩都已退休,但依然在为传承红色基因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敬爱的外公,这盛世如您所愿。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日益繁荣富强。”
随后,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壮哉黄公,英灵不朽,赫赫之光,启励后生。我辈后人,当怀士气,遗志有继,踔厉前行。外御其侮,内修景行,同心同袍,矢志复兴。强国建设,思想引领,巍巍中华,国运昌隆。黄公略烈士永垂不朽!”全体人员向黄公略烈士脱帽默哀,18名礼兵各连续整齐鸣枪3响,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
随着《思念曲》再次低回奏响,两名礼兵抬烈士棺椁礼步行进至烈士墓穴,将棺椁缓缓入土安葬,全场人员行注目礼。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后,18名礼兵将9个花篮摆放至烈士墓碑前,在场人员依次献花致敬,并瞻仰纪念墙。仪式结束后,礼兵将棺椁上覆盖的国旗交给烈士家属,以示尊崇和荣光。
李桂广介绍,接下来退役军人事务部初步计划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规划建设纪念广场、烈士纪念雕塑、烈士纪念馆,并整合现有的研究史料资源,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现在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如今各种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这为下一步加强遗骸搜寻、鉴定比对提供了相应基础条件。“下一步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发动系统力量,同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做好烈士寻亲工作,争取让更多‘无名’烈士变‘有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莫倩如 潘珊菊 发自江西吉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