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上千家公司,但压根儿就没啥商业秘密
最近我的朋友陈漪邀请我去她和她的伙伴王晶办的一个活动,我一看这活动是请几个人讲话一类的,正犹豫着,陈漪说:“门票35刀,有吃有喝。” 敢叫价的一定不菲,我就应下了。
会议在我家旁边的斯坦福教授住宅社区的会所举办,饮料,中西食品摆在客厅的大吧台上,五点多,观众陆续到了,边吃边聊。
陈漪端着一杯饮料,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停下聊几句,看得出大多数都是她的熟人,所过之处,人们就形成了两三人的小圈子,她冲我挤挤眼:“来这儿的都是厉害的主儿,我得把他们串起来。” 我冲她竖起大拇指:“女主人,妥妥的。”
六点半会议开始,四个主讲人都是久经商场的女子,陈漪的志愿者有录像和纪实文章。
我对会后的观众的交流更感兴趣。
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说,“我是加拿大银行的,我特别喜欢陈漪办的活动,听众有充分的自由交流时间,在她的场子上,我发展了好几个客户。” 笑意在他灰色的眼睛里荡漾。
“我在Synopsys工作了好几年了,我现在有个AI芯片设计的新主意,你们银行有什么帮助创业的业务吗?”印度裔小伙子问。
“我有客户是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我可以介绍他们给你,你的电话?”
我身后是俩女生,她们的对话我实在是不得不听。
”我很喜欢第一位讲者,她说做喜欢的事,就不觉得累,别让家务活把自己缠住,尽量外包。”
“我的性格挺像第二位的,开始做一件新的事会有很多顾忌,我对她代表的华人文化很有共鸣。你做什么的?”
“我在谷歌做软件工程师,你呢?”
“我以前做商业顾问,去年父亲突然去世,我不得不接了班,要不然那么多的员工和客户怎么办呀?现在我白天做北美的事,还要照顾两个小孩,晚上接着上中国的班。”
“连轴转呀,你做什么业务?”
“目前主要是在北美做可负担公寓的设计,可持续发展评估和材料供应链,大都是政府项目,技术上不难,但是各种政策,法律很复杂。谷歌很不容易进,你一定很厉害。“
“我本科在厦门大学学计算机,后来去卡内基梅隆读AI博士,两年后觉得烦了,就拿了个硕士申请谷歌,经过六轮面试,一干就是五年多。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你的业务影响大吗?”
“我的主要业务在加拿大,现在要求很多材料在北美采购,建筑商很不高兴,因为价格太高了。所以更依赖我们这种服务,我们要更加精细化地去帮他们寻找他们需要的材料,因此业务量反而更大了。”
“怎么反而大了呢?”
“比如中国生产的浴室陶瓷,不管市场如何,都要定期开窑,因为国内需求下降,所以非常希望外销,价格很便宜。我有个项目是建一个500单位的老年公寓,需要的东西很多,不管你加100%或200%, 还是比美国产的便宜很多呀。”
“你们一定是香饽饽。”
“我们在国内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价格不稳定,他们太看重短期市场,我不得不提前好久签单,如果他们有长久的计划,和我们的开发相配合,他们的利润会提高的。唉,他们其实挺可怜,报价那么低,而且互相竟低,好像是过了今天没明天。你在谷歌很忙吗?”
“我平均每周工作60个小时。”
“也不轻松啊, 现在申请谷歌工作的人多吗?”
“很多,很难进,一般要面试五六轮,每轮都要你写代码。不过我很喜欢我目前的工作,技术上不断学习,下周我要去伦敦开学术会议。”
“你买房了吗?”
”我攒的钱都投了创新公司,少则几千,最多不过两万。投公司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建立人脉,哪天我也登高一呼,创立自己的公司。”
“你在哪儿找投资项目呀?” 我终于插上了话。
“以前常参加孵化器的活动,去年以来他们的估值都太高了,今年已经是两千多万起步了。像今天这样的活动,我很少落下。刚才遛了一圈,发现三个初创公司,我这就和他们挨个儿聊聊。”谷歌女一转身,走了。
得,刚搭上的话又断了。还没来得及茫然,陈漪翩然落在我身边:“大卫是在斯坦福医学院做IT的,她原来也在斯坦福工作。”她指着我说。
“现在斯坦福医院和医学院IT系统合并,我每天都在家里工作,不用上班,轻松惬意,工资福利都不错,如果有兴趣申请工作,可以找我。” 大卫的凡尔赛令我很愉悦。
“我做风投的,以前在国内融资,投美国的项目,现在做不成了,只好在美国融资,投硅谷的项目。这样也好,我人在硅谷,发现这儿机会真多,而且早期进入不需要很多钱,几万就可以了。”讲这话的男人,声音低沉,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蓝色西装,他的手势恰好地露出了精致的袖口。
“我们公司现在有三个人,我们新开发了一个AI用途软件,最近的浏览量每月都超过了一百万。你看看,”女孩掏出手机给西装男做演示。
西装男一边看一边唠叨,那些话我都听不明白,但最后一句我听懂了:“咱们约个时间,进一步谈谈好吗?”
大卫走过来,递给我一杯水,“多热闹呀。” 他指着远处的陈漪说:“她让我想起19世纪巴黎沙龙的女主人,把这么多人串起来,制造这么好的氛围。”
我拉住从我身边走过的陈漪,“非常喜欢你办的这种沙龙式的活动。”
“我和王晶都认为,给大家提供交流的机会比听讲更能激发点子。”
“放眼望去,硅谷上千家公司,蝇营狗苟,让外人摸不着门儿。但如果你住下来,不出仨月,就会发现这儿压根儿就没啥商业秘密,因为这儿的人,工程师,科学家,风投,企业家,艺术家他们常常聚会,聊至酣处,一准儿全秃噜喽。”西装男的北京腔听着令人舒坦。
“谷聚水,水生财。陈漪,你们办的这些活动就像把小石子扔进硅谷这潭清水里,一串串的涟漪,不断扩大,交织,造就了硅谷的勃勃生机。” 大卫是天津人,夸起人来盖北京人一头。
一片桃花飞上陈漪的面颊,“人家生来就是做这个的。” 我看她一脸蒙圈,”你不就叫‘漪’吗?”□郇舒叶
作者介绍:郇舒叶,曾任职于新华社总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作,曾任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中国事务部主任。现为广东省驻硅谷经贸首席代表、《南方都市报》“硅谷来信”专栏作家、美国索菲亚大学校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