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遗馆开启“创新年”,持续扩大非遗“朋友圈”
2025年1月22日,“融合·共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活动内容丰富,有生动实践案例分享、有新发展理念交流、有发展新路径探讨;现场融合了社会各界力量,有非遗专家、青年传承人、艺术家、创意设计师、非遗相关企业代表及非遗保护工作者等参与,共同携手开启了新时代广东非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AI+提取文化元素,赋能非遗创新
在主题交流活动中,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作主旨报告。兰静从国际公约背景下诠释了非遗系统性保护范畴、清单、保护方法等,为全面理解把握系统性保护理清了思路,并指出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不仅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兰静
在案例分享环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生、数字艺术设计师李寒轩,青年艺术家、中国动漫金龙奖获得者张云邱,联通在线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庞文刚,以“非遗数字内容创新融合”为主题分别分享了非遗在数字智能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
首先,李寒轩分享了团队研发的一款AI生成器,并展示了交互艺术装置《影灯·灯影》。这件作品以传统皮影视觉风格为底色,结合实体造景及数字生成内容,观众可以在梳妆台的照镜子里和投影墙面前看到自己数字化的皮影形象,与装置的互动会触发相关剧情,剧情故事取材于《西厢记》。“这件作品是由AI生成器自动生成的,并非传统的手绘流淌出来。我们做的是工具并不是做图像本身,我们开发了自研工具,采用了二万多张皮影的图片。”李寒轩说道。
联通在线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庞文刚则从科技角度介绍了AI+3D+XR数智技术如今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运用。他表示,对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应积极推动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取文化元素,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大数据、海量存储、便捷搜索带来新的学术维度和新的学术生长点,AI+为学习、欣赏、继承、改编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为传统文化提供沉浸式体验,为非遗带来全新形态,为公众带来全新体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叶风表示,非遗与数字化的融合是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路径和抓手,智能时代的非遗设计与运营,应以人为中心,通过“观察-设计-传播”系统性思维和多模态的叙事手段,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双晖详细阐述了非遗主要价值和当代意义,介绍了广东非遗保护的成果与在新时代的出新、出彩、出圈案例,强调非遗在新时代要火起来、潮起来,赋能人文湾区建设。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王丹表示,非遗保护已从确立名录的1.0时代,以传承人的确立和保护为主的2.0时代,到进行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等方面的创新融合,尤其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等手段实现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的3.0时代,未来非遗发展的方向将更加侧重于智慧层面的资源转化。
“扭扭花”到热缩片的背后,是非遗的活态价值
近些年,从“英歌舞”的走红到潮汕文旅热、从面临濒危的绒花制作技艺以“扭扭棒”的形式重新走红网络,一些从前小众的非遗项目结合当代人全新的需求走进大众视野。
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杨红介绍道,非遗中诞生了许多以手工兴趣的形式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新玩法:热缩片仿皮影、彩沙、滴胶仿掐丝珐琅、热缩片仿德化手捏瓷花……这些形式在减少材料与时间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其制作难度与学习门槛,让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既能够体验到中华传统审美,又可以获得手工精神的疗愈的产品。
“当代人喜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是什么样的?其核心文化要素及创意来自于哪里?文化产品供给端的受益者是谁?去年,小红书平台上绒花的店铺增加了7000家,每个店铺背后即使有一位年轻人,意味着有7000人因为绒花就业。”杨红希望引发大家去思考非遗的活态价值,她强调,非遗的延伸产品在于为当代人提供就业、创业新的赛道,为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专家分享后,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何凤婷,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枫溪瓷烧制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昊,佛山市美协副主席、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钟婉尧等新生代传承人一一分享了自己在新时代非遗如何突破创新、与时代相结合的心得。
活动现场非遗创新案例展示尤为吸睛,有非遗创新产品如身穿广东龙凤裙褂的娃娃、充满新时代气息的佛山木版年画、从游戏中汲取灵感的陶瓷金箍棒,有非遗文创如皮影首饰、当代题材的广彩瓷、分别融合粤绣和香云纱的马面裙、非遗系列金属拼装文创等作品,还有非遗与数字智能结合的创新运用如“C+时光门”英歌舞主题AI照相机、皮影AI生成器、湛江傩舞合影和AR导览设备等,让参观的观众目不暇接,纷纷参与体验。
广东省非遗馆(非遗中心)馆长(主任)蓝海红表示,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非遗馆将以之作为“创新年”,乘势而上、应势而动,持续扩大非遗的“朋友圈”,推动非遗馆的高品质运营和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重点非遗馆,助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
南都记者朱蓉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