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小孩捐10元被嫌“抠”,公益组织不能太市侩
从事公益事业者,理应爱心满满、耐心细致,怎么能如此市侩、刻薄?
1月21日,济宁市的刘女士发帖称,当地一家公益团队在志愿者群发布了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募捐活动,文案中提到“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也是爱”。刘女士的两个孩子准备每人捐10元零花钱。她给一名活动发起者转了20元,对方却没收款,并回复说“抠”,还表示以后10元不再收。投诉后,对方还把孩子从她的公益团体中移除。
↑孩子捐款10元被说“抠”。
热心捐款,却遭“冷水”浇头,连带孩子的纯真感情被伤害,心情可想而知。拒收善款,是因为不差钱?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在名为“聋哑学校爱心捐赠衣服群”的微信群内,网友@陈某某 发消息称,“晓娅公益团队的爱心人士们一起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目前暂定10位孤寡老人,慰问压力大,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既然“慰问压力大”,20元怎么就不是雪中送炭了?
此事中有两点让人难以理解:其一,聊天记录中带有嫌弃口吻的回复,出自公益组织工作人员,令人愕然。在公众的认知中,从事公益事业者,理应爱心满满、耐心细致,怎么能如此市侩、刻薄?较为讽刺的是,活动文案中提到“一分也是爱”,实际上连10元钱都不愿意收,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如何取信于人?此后,刘女士虽然得到了陈某某的道歉,但对方随后就做出了移除孩子的举动,这更加照见了所谓道歉的苍白底色,也加大了对刘女士的感情伤害。这一举动或足以表明,“抠”之言论不是偶然发出的,而是源于某种惯性。
公益事业本就依靠众人积薪聚柴,任何法律和规定都不曾限制捐款数额。这种人为“设定”捐款门槛、随意给人画像、给人打上“抠”字标签的做法,不仅显得荒唐,也异化了慈善意义,损害了公益事业的形象。
其二,陈某某所言“团委决定10元不再收”,是一个不能绕开的问题。假如这一说法无误,那么此次风波,就不只是个人素养所致,更可能是某些“土政策”制约的结果。换言之,其拒收10元捐款,可能并非源自个人意志,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这名工作人员道了歉,事情显然还没完。既然不收10元是某种内部“共识”,那么这个“锅”就不能只由一个人来背,背后涉及的“团委”到底是哪个机构,也不妨查一下,弄清楚到底有无这样的“规定”,并据此严肃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到投诉后,当地民政局有关人员对刘女士予以安慰,表示已经批评过该慈善组织了,但此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似乎已超出“态度”范畴,显现出令人担忧的倾向。正如网友所说的,小爱都无法接受,如何指望能行大善?作为主管部门,除了“批评”,还应举一反三,梳理问题根源,整治慈善领域乱象,还刘女士一个公道,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每一份善意,都该被善待;每一笔捐款,都该被善用。透过这场风波,人们看见了公益组织内个别工作人员的消极态度与浮躁风气,如何消弭歪风,树立新风,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白驹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