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喊”商户店外摆摊,为何需要城管动员?
允许商户有条件地外摆经营,并不仅仅是让利于民,同时更体现出了城市管理思路的转变
“只要不影响交通,您在门头前安心摆摊就行了”“多摆摊多挣钱,祝你们生意兴隆”……新春将至,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了一项暖心举措——允许商户在遵守“门前五包”规定的前提下,于店外摆摊经营。
看过了太多城管禁止占道经营的事情之后,城管“喊”商户店外摆摊不仅令人感到新奇,就连当地一些商户也感到“受宠若惊”:“以前总是担心占道经营会被罚款,现在好了,政府允许我们摆摊,我们也能安心做生意了。”城管队员的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出于照顾商户生意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为了营造过年的氛围?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地码放在路边,不仅能方便市民的购物选择,而且能让城市更热闹一些,让烟火气更浓郁一些。
据报道,此次允许商户外摆经营的政策并非夏津县的首次尝试。去年中秋节期间,该县就曾进行过为期7天的临时外摆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效果显著,当地再次推出同样政策的时候,还是需要城管队员通知动员。由此足以看出,这种政策不仅“保质期”短,而且随机性强,虽然商户对此满怀期待,但除了被动等通知,似乎无法做出主动性判断和选择。关于允许商户外摆经营,这或许是更值得反思的内容——如何让暖心的举措更持久?
实际上,允许商户有条件地外摆经营,并不仅仅是让利于民,同时更体现出了城市管理思路的转变。城管与商户之所以频频爆发冲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某些城市管理者眼中,商户是需要“法办”的对象,而不是需要“服务”的经营体。夏津县的成功经验说明,只要规则明晰、管理到位,允许商户适度外摆经营,完全可以实现多方共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这种举措只是“一阵风”,不仅执法层面的“忽冷忽热”让人难以适应,其积极意义也不免打上折扣。
相比之下,一些城市的做法更值得借鉴。比如日前肇庆市城管局印发《关于商户适度外摆经营和流动摊贩临时疏导区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各地应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按照“主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合理确定辖区允许外摆经营的区域和外摆经营时间,合理确定流动摊贩临时疏导区设置方案。同时要求,在确定沿街商铺超门面外摆经营时,可结合道路情况,在满足正常通行的情况下,通过施划框线方式规范划定超出门面外摆经营的范围。
城市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道路都适合外摆经营,与其“一刀切”式地放开或禁止,不如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管理。如此一来,既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能够为商户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消除商户经营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对立,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管理思路往往是决定城管执法表现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度与颗粒度,才能持续增强公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