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涌向初创企业 而非独角兽企业”
股价持续经历“过山车”,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1月15日股价回升,在震荡中迎来片刻喘息。
1月15日收盘,港股优必选(HK09880)股价涨9.24%,收于52港元/股,总市值攀升至224.44亿港元。消息面上,其与富士康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智能制造领域联合推进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并共同建立标准化生产线。
自2024年12月29日,其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5%,市值蒸发百亿港元。同时,作为重要股东的腾讯,也在近期多次减持优必选股份,持股比例从8.05%降至2.08%,套现约10.3亿港元。
在优必选上市一周年之际,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周剑分别与赵国群、夏拥军、王琳、熊友军及夏佐全各自订立终止协议,以终止一致行动方协议。
随着上述协议的终止,周剑、赵国群、夏拥军、王琳、熊友军、夏佐全及深圳智能优选各自持有公司投票权少于30%,不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这也意味着,优必选现阶段面临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的情形。
高层动荡,又遭大股东数次减持,是否意味着涌向优必选甚至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热钱”正在退潮?人形机器人如今仍面临商业化困境,行业的“热钱”正在涌向哪里?
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6.58% 但同期净亏损仍高达5.16亿元
2024年12月29日,港股休市的这天,优必选迎来了上市一周年的重要节点。
随着公司限售股解禁,2024年12月30日开盘后,大量抛盘涌入,优必选股价暴跌超31.6%。至2024年年底,公司总市值仅剩约200亿港元,相较于年内高点1400亿港元,已经蒸发了85%。
解禁日股价大跌背后,或与大股东的大幅减持相关。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腾讯于2025年1月3日和1月7日连续两次减持优必选股份,分别出售928.95万股和975.31万股,累计套现10.34亿港元,持股比例从8.05%降至2.08%。
在出售所有持股后,民银资本套现约1.38亿港元。
2024年12月29日,周剑主动承诺,自即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其持有的7040万H股。2024年12月31日股价跌幅仍高达12%。
2025年,公司进一步采取稳市举措。1月5日公告称,CTO兼执行董事熊友军、执行董事王琳以及个人股东赵国群承诺,在未来一年内不出售其直接持有的股份。直到1月6日,优必选股价才开始出现回升迹象。复星母基金总经理江玉华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优必选这次被减持更多是因为解禁期的到来,机构股东出于基金存续期或自身资金需求而选择退出。“这两年所有投资机构都是以退为主,能退尽退,不管是国资还是民资。如果赛道热度不再,优必选的股价可能会跌到发行价的1折左右,但目前仍能维持一定水平,反映出行业的吸引力仍在。”
尽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6.58%,达到4.87亿元,但同期净亏损仍高达5.16亿元。近三年来,优必选累计亏损额接近50亿元。优必选自上市以来频频向资本市场伸手求助。2024年内,公司通过三轮配售融资共募资超11.5亿港元,加上IPO募集的10.4亿港元,累计募资接近22亿港元。
业内:预计今年行业涌入资金至少达140亿
多位业内人士在与南都湾财社记者交流时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仍是资本关注的焦点,但这波“热钱”正在快速涌向初创企业,而非优必选这样已具规模的“独角兽”企业。
江玉华坦言,在一级市场,头部企业估值已很高,许多已经达到独角兽级别(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种高估值让后续进入的“热钱”面临较大风险,甚至可能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情况。
他说,“在相同的赛道中,投资人更倾向于货比三家,选择具备成长潜力且成本更低的初创企业作为投资标的。”
“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还处于混沌状态,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形成垄断优势。”江玉华说道。他还提到,优必选虽然是行业的领军者之一,但其主要收入来源并非人形机器人,而是教育机器人和物流业务。
在江玉华看来,人形机器人的“混沌状态”至少还要持续两年。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工业、商业以及以家庭和社区为代表的广义社区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应用,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大约还需要两年时间。”在江玉华看来,人形机器人需要在数据和成本两个方面取得突破,这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行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仍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江玉华预测,2025年行业的融资总额有望较2024年翻倍。数据统计,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已有超70亿资金涌入,根据江玉华的预期,预计2025年涌入的资金至少会达到140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实习生 张心怡
制图:陈欣(元宝AI,即梦AI)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