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校企双向奔赴 飞越科技创新“死亡谷”
“这次带我们这款机器人来参会,希望能借科交会的大平台多寻求些融资,领导原话是,一两千万也行,四五千万更行!”日前,在南京举办的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的李亮笑着告诉记者,他带来的是一款新型微创操作型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他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想为这项成果拓展更多的医疗产业化合作平台。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科交会让更多校内“宝藏”得以直面需求方。这场为期3天的重量级交易会,主办方从全国241所高校遴选了2716项科技成果搭建成果超市,涵盖AI、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多数为高价值专利技术以及技术成熟度高、可转化应用成果。全国各地总计425所高校、3000余家企业竞相参会。
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事业,却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中国尤甚。而在本届科交会上,南都记者观察到,一种以校地、校企双向奔赴为特色,“政产学研金”协同保障的新型科技转化平台正在国内蔚然兴起,一张“合纵连横”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正在稳步搭建中。
校地成果转化加速,蹚过“最初一公里”
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挑战重重。一方面,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路径太过漫长,横亘着众所周知的“死亡之谷”;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囿于体制机制等多重因素,不少依旧存在着“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制约瓶颈。
不难看到,近一年来教育部和部分省份正密集部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届科交会,正是加快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的重要举措。事实上,早在去年1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在江苏部省联席会议上提过希望由江苏作为试点先行;9月,全国教育大会闭幕不久,教育部与江苏省就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3个领域,启动共建了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在2024科交会开幕式上,怀进鹏总结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指出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搭建起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精准对接的桥梁,促进科技链、产业链、金融链和人才链有效融合。
上月26日,在科交会开幕前举办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上,江苏省省长许昆林介绍,“(2024年)9月14日签约以来,短短3个多月,区域中心已初步具备了向全国高校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政策、资金、物理空间上,江苏省推动“三个到位”:政策“到位”上,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先使用后付费”改革等系列增量政策;资金“到位”上,创新出台38条金融政策、设立62个金融产品;物理空间“到位”上,已建有省级概念验证中心7个,拥有完整的工艺开发、分析测试、加工检测和模拟验证服务能力。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0到1”是基础研究的过程,“1到3”是以概念验证为主的阶段,“3到10”是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实现完全工业化的阶段。放眼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失败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这两个阶段,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此外,颠覆性技术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往往导致投资人“看不懂”“不敢投”,一些好项目还未走出实验室就夭折。
而以前述江苏省“三个到位”政策中的“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为例,仅此一项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成果转化失败风险。南医大李亮所在团队的骨科机器人项目,之所以能成功转化,就得益于省级概念验证平台的支持。李亮坦言,正是有了验证平台风险资金的兜底保障,才让项目顺利蹚过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初一公里”。
“这个临床前试验平台,对我们搞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的高校团队真的是个大利好。原先我们做三类医疗器械临床验证都得实地去苏州上海的机构,现在可方便太多了!”李亮兴奋地告诉南都记者。令他如此激动的“试验平台”,正是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
该中心平台位于徐庄高新区,由江苏集萃医工交叉研究所和南京医工交叉创新中心共建,拥有概念验证场地约1.5万平方米,设立概念验证专项经费近6600万元。
“我们学校也参与了平台的前期筹建,近水楼台,对我们项目的助益很大。”李亮介绍,该概念验证平台的设备配置对标的是三甲医院的临床水准,能提供猪、犬等大动物的实验服务,极大缓解了三类医械项目概念验证对医院临床资源的挤占压力,也大大降低了企业技术研发转化的成本。“据我所知,达到这种水平的医疗验证平台,目前在南京是唯一的,市里支持的力度也很大,据说光临床前一期试验设备投入就快2000多万。”
从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启动建设到现在,百天时间,江苏已与60多所高校进行对接,遴选出近1000项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一批成果有望近期落地转化。此外,据介绍,江苏省新设立的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已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点关注投向领域,南京、苏州更分别组建了5亿元规模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可以看到,江苏可谓在以全省之力积极申报和建设区域中心。
南都记者同步从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在积极推动区域中心筹建工作。据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国智在工作会上介绍,广东省已经在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分期开展建设,首批启动的区域中心聚焦生物医药、新型移动出行、智能海洋工程产业方向。
破解“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难题
科技成果敲不开“市场的大门”,大量成果被“束之高阁”,是当前制约科技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痛点。“搞研究”还是“搞转化”?是众多科研人员过去面临的难题。
以往对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其任职期间的发明创造大多属于职务科技成果,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单位而非个人。而职务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定价低或转化失败,就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导致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存在“不敢转”的顾虑。此外,长期以来在职称评定中,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贡献和经济价值很少被纳入评价体系,这也导致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在此届科交会举行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校长交流”活动上,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就指出,有的高校过分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加了成果转化的难度和时间成本;有的高校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估和职称认定;有的高校缺少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导致筛选科技成果能力和对市场前景调研、预测能力不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政策支持。本届科交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到,要着力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等五大问题,同步发布了一系列部、省、市支持政策。
仅仅在教育部方面,近期出台的政策就包括支持高校创新科技评价改革,鼓励在研究员等系列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岗位,在工科类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考评因素;深入开展赋予高校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机制,完善尽职免责认定机制;加大对高校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设的支持等。
为了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多地高校也在各省及相关部门支持下,探索多种赋权模式,激发调动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设立了成果转化职称评审序列,单独投放指标;支持科研人员保留3年人事关系离岗创业,赋予科技成果使用权,创办科技型企业及产生的成果可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校长张新亮在前述校长交流活动中就透露,近两年,西安电子科大已有110人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可选业绩条件并晋升职称,其中4人晋升正高职称。“增加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收益,是激发他们从事科研转化应用的基础性、前置性条件!”张新亮的发言掷地有声。
科交会上,来自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周赣,就是这一系列由上及下赋权改革政策的受益者,也是高校教师成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周赣向南都记者介绍,其团队长期从事低压配网最小化精准采集技术和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等研究,有效解决了系列配电网感知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推动科技成果有效形成生产力,团队在2016年决定自主创办项目公司,迄今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营业额。然而长期以来,囿于团队技术骨干的职务成果一直缺乏明确权威且清晰有效的处理办法,公司发展和融资也在不同程度上受限。
2024年,东南大学提出“科技成果转化跃升十条”,明确提出“要合理合法合规做好增量企业”,着手开展对存量企业进行合规整改的“阳光工程”。正式出台的《东南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管理办法(试行)》,在政策层面解除了知识产权使用权限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矛盾,给周赣和团队松了绑。
“学校新政帮助团队厘清了职务发明问题,也促成了公司和学校的全面深度合作。”周赣感慨,职务科技成果权限使用的清晰认定,不仅解决了团队成员在公司兼职的身份问题,校方资产公司的“盖章”认定也令项目的品牌推广迈上了一个全新台阶。
伴随新政落地,东南大学开启了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窗口,学校技术经理人团队更是从项目受理、综合研判、方案设计论证等多层面提供了全流程、专业化服务。通过“存量企业合规化+作价投资”的形式,周赣团队实现了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从校方政策出台到团队顺利拿下新一轮融资乃至券商同步启动IPO,也只用了半年。
记者了解到,“阳光工程”启动、赋权办法出台后,仅2024年东南大学已有“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技术”等5项成果通过作价入股、“阳光工程”等方式实现转化,公司估值达到数亿元。
校企双向奔赴,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和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方。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
据科技部数据,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已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万项,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不难看到,近年来高校科技转化的成绩是显著的。
与此同时,另一组与之对照的数据亦值得关注。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年1至11月,全国高校院所可转化资源库存量中的94万件专利,已精准匹配推送给45万家企业;但同期实际发生的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只有5.5万次,虽然同比大幅增长19.1%,但转让次数相比于海量存量,规模仍相当有限。
94万与5.5万次之间的漏斗效应,根源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就是一项极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校自身做足准备,更需要的是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校企合作,确实没那么简单。
在科交会上,多位高校校长都谈到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通病与痛点:双方考核评价导向不同、核心诉求不同;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畅,还需进一步破除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合作模式;校企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还需健全……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在会上以该校的实践经验为例呼吁,可通过设立校企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发企业应用基础研究活力,凝聚服务国家战略合力。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也在交流中指出,要破除高校科研和创业的“零和博弈”认知,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让产业界来支持高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师生,形成价值闭环,最终实现创业与科研的双循环。”
科交会上,多位参展的高校专家在交流中还向南都记者提及,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对于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意义重大。
当前,高校受体制机制的影响,成果转化工作大多由科研或行政人员兼职。“专业要素的介入,比如产业界、资本界和专业技术经理人团队等,能更有效地降低科研专利转化过程中‘死亡谷’的风险。”科交会开展首日,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陈柏强在该校展台,向多位省部领导介绍了北理工近年来多项技术转化实践成果。
北京理工大学是较早进行技术转移机构“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高校。据陈柏强介绍,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经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专职技术经理人团队,而10年前仅有科研院的三四名工作人员兼职。近年来,该校大量“种子”项目在技术经理人的牵引下,从概念验证到实验平台共享、从数据服务到技术服务、从招投融资到产业化推动,得到了全方位的扶植和培育。
“要多增设成果转化专职机构和岗位,让专业的人组团干专业的事。”交流中陈柏强向南都记者谈到,不仅要让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科研人员对产业界和应用的研究。他呼吁将科技成果转化通识教育纳入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弥补当前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使未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够及早地了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规律,在更高起点开展“有价值”的科研。记者注意到,北京理工大学已连续3年面向全校工程博士生增设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与实践”选修课,选课率达100%。
2022年,技术经理人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共42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中大部分从业者为技术经理人。
“正名”之外,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也成为各地高校科研转化探索中的密切关注点。近年来,多所高校出台技术经理人管理办法,明确对技术经理人的佣金奖励,探索市场化薪酬体系。以东南大学为例,采访中周赣向记者介绍,与“科十条”同步,该校还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规定技术经理人在促成东南大学成果转化、成交并签订合同后,公司按照技术经理人贡献程度,予以实到中介费的不低于15%、不高于50%部分作为佣金奖励。
陈柏强相信,在提供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前提下,未来高校还可参照新型研发机构模式,在跟投机制、员工持股上进一步探索。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
制图:董晓妍(奇域AI)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