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从饭局坠入迷魂局,高官为何被政治骗子耍得团团转?
政治骗子的狡猾和手段固然令人防不胜防,但领导干部自身的信念动摇、心存侥幸以及对权力的异化才是导致他们被耍得团团转的根本原因
1月6日,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二集《风腐同查同治》在央视播出。中国石油系统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等在内的多名官员出镜。专题片中指出,近两年被查处的中国石油系统多名领导干部,从饭局上坠入了政治骗子设下的迷魂局。
“不应该吃那顿饭,不应该认识这个人,不应该交往这么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的后悔感言,可能代表了这些陷入“迷魂局”的领导干部的心声。确实,不该吃的饭不能吃,不该认识的人不要乱认。政治骗子周显明等人设下的饭局,同时也是围猎这些领导干部的陷阱,从步入饭局的那一刻起,这些领导干部便成了政治骗子们的“猎物”。
然而,不吃那顿饭,就不会以身入局,不会发生后面那些令人后悔的贪腐故事了么?显然,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拒绝了这顿饭,后面可能还有另外一顿饭在等着,不入这个人的饭局,也可能会入了另外一个人的饭局。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这些领导干部被政治骗子利用的根源,首先在于其自身的权力欲望和投机心理。以中国石油集团原党组书记王宜林为例,他坦言自己出于“政治投机的心态”,希望通过周显明所谓的“背景”找到“靠山”,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这种心态使得他轻信骗子的话术,主动迎合其“高人”形象,甚至不惜放下身段,频繁交往。可以说,是这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以及对组织原则的漠视,使得他们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这种投机心态并非孤例。中国石油原副总经理徐文荣因职场不得意,产生了通过“搭天线”改变境遇的迫切需求。骗子正是看中了这类干部急于追求仕途突破或稳固权力的心理,用精心编造的背景和所谓的内幕消息投其所好,从而得以深入渗透和操控。利令智昏,权欲作祟,最终导致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警惕和辨别力。对此,时过境迁之后的徐文荣深有感触,他说:“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不是因为有了周显明才有徐文荣最后的下场,而是因为徐文荣自身,才有了周显明行骗的空间。”认识可谓深刻,只是早干什么去了?只能说是“当局者迷”?
政治骗子设下饭局,投机政客深陷局中迷魂难唤回……造成这种局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这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被异化了。作为国家重要企业的领导干部,他们手中的权力本应用之于公,但一些人却将其视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甚至不惜违反党纪国法来谋取个人私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治骗子才能够利用领导干部的弱点,通过编造谎言、显摆“内幕信息”等手段,轻松获取他们的信任和依赖,让他们以为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再就是,小圈子文化的盛行为政治骗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政治骗子的操作手法中,有一个关键环节是通过饭局拉近与领导干部的距离。饭局表面上是情感交流,实际上却是围猎的开始。饭局中,“久为局中人,必有局外事”。而这种腐败氛围的形成,与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通过饭局、圈子拉关系、搞人脉的“习惯”有莫大关系。领导干部习惯于在私下场合听取“高人指点”或交换利益,公权力也就成为被利用的工具,圈子文化也就异化为了利益输送的温床。
可见,政治骗子的狡猾和手段固然令人防不胜防,但领导干部自身的信念动摇、心存侥幸以及对权力的异化才是导致他们被耍得团团转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在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更加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人事任用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与投机心态,进而让骗术再高超的政治骗子也无用武之地,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徐其扬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