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减与加:清睡眠卡、减权益、促消费,在存量里挖增量
2024 年,在金融市场格局加速演变、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的多重压力与机遇交织下,银行信用卡业务告别过去粗放式的扩张模式,踏上一条注重精细化管理、风险防控与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信用卡行业呈现明显的减与加特征。一方面做减法:清理“睡眠卡”,甚至停发联名卡、缩减信用卡权益,同时加大不良资产出清力度,优化组织架构;另一方面做加法:在全方位扩大内需背景下,发力大宗消费、服务消费,通过精细化运营不断挖掘并释放消费潜力。
清理睡眠卡: 清理范围和标准各有不同 更加注重精细化与针对性
2024 年,银行针对“沉睡账户”的清理风暴持续。
所谓“沉睡账户”,是指客户在多个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其中一些账户并不经常使用,时间久了就会被遗忘,最终变成“睡眠卡”。
早在2022年7月份,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行为、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资金流向、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
彼时,多家银行纷纷开始清理借记卡、信用卡“沉睡账户”,但对“沉睡账户”的清理范围及认定期限各有不同,多数银行以三年(含)以上未发生动账交易作为清理的判断标准。
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强调相关工作,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专项工作持续1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相较于此前,2024年银行业针对“沉睡账户”的清理行动呈现出显著的精细化升级特征。
10月15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拟于2024年10月18日起开展对个人非实名制客户账户清理工作。如仍需使用账户,请务必于2024年10月17日前(工作日)亲临银行柜面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否则银行将实施销户清理。
6月12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为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该行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
5月1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总结发现,在信息传达与用户权益保障方面,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对账户持有人权益更加重视,通过专项工作的形式,确保用户能够充分知晓账户清理事宜,避免因不知情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相较于以往单纯的银行公告,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保障了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此外,从清理对象的界定来看,2024 年的行动展现出更高的精准度与针对性。以往的清理行动主要聚焦于无主动交易、未使用的账户,而此次针对非实名制账户的清理定位更精准,有助于从源头规范账户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在反洗钱、电信诈骗等方面能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为何要清理“沉睡账户”?对银行而言,尽管“沉睡账户”不产生日常流水,但仍处于银行后台系统中,需要维护,这会造成银行成本的浪费;对持卡人而言,银行卡太多,日常管理难度大,还会增加被他人盗刷、账户被买卖、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曾指出,配合“断卡”行动是银行责任所在,但同时金融机构应提高工作精准度,特别是银行应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模型,精准排查,尽量降低“误伤”的比例。如果发生“误伤”,应采取更人性化的救济措施,如优化工作流程,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便利用户办理解除限制手续。
“‘沉睡账户’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对银行账户管理较为宽松,未限制开户数量,同时也与银行营销、抢占市场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涉及金融消费者习惯,部分消费者开设银行账户使用后,没有重视后续的管理。”董希淼表示。
今年,银行纷纷清理“睡眠卡”。IC供图
调整权益和联名卡: 部分信用卡权益“缩水” 联名卡停发成普遍现象
2024年,信用卡权益调整、联名卡停发也备受关注。
曾被各种“高权益”和联名卡靓丽外观所吸引的用户,如今也渐渐发现,信用卡的“魅力光环”似乎在悄然黯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信用卡使用量与权益就像一对紧密相连的齿轮,一方的转动紧紧牵动另一方。
比如,11月15日,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高端信用卡权益活动相关公告,与去年同期公告相比,取消或调降了野兽派礼品兑换权益及缤纷文旅、游乐园、文化馆服务,境外消费返现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信用卡权益调整已不是新鲜事。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至少8家银行曾调整信用卡相关权益,权益调整类型涉及出行服务、商超及饮品消费优惠、娱乐平台会员以及保险服务等。其中不乏一些信用卡权益出现“缩水”。
与此同时,联名卡停发现象也在今年涌现。
国有行方面,邮储银行11月13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12月31日起,停止“邮掌柜联名信用卡”的新卡发行工作。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8月30日公告称,自2024年10月15日起,停发18款信用卡,其中包含两款联名卡、3款主题卡。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今年共发布5篇关于信用卡停发的公告,共有21款联名信用卡(卡名称中含“联名”字样)被停发。
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9月10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10月25日(含)起停止发行交通银行中铁网络联名信用卡。此前,该行还曾于7月发布公告称,停发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主题信用卡系列产品之王者荣耀KPL之梦泪韩信卡等系列产品。
另外,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11月15日发布公告称,12月31日24时起,停发中信银行皇室战争联名信用卡和中信银行部落冲突联名信用卡;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11月11日公告称,2025年1月1日起,停发visa民生银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主题信用卡;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11月8日发布公告称,将自2025年1月1日起,停止平安由你卡的中超主题系列卡面的新卡销售。
8月15日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自2024年10月16日(含)起,该行将停止部分信用卡的申请受理,存量卡在有效期内仍可正常使用并享受对应权益。记者发现,共14款信用卡被停发,其中包含10款联名卡。
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49亿张,环比下降1.53%,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银行卡授信总额为22.74万亿元,环比下降0.07%。可以看出,在信用卡数量减少的同时,信用卡交易量出现下滑也体现出信用卡“办了不用”的现状。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分析道,信用卡市场已相对饱和,增量难以开拓,竞争激烈导致获客成本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收缩成为必然,包括权益缩水、产品停发等。
不良资产处置: 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普遍上升 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交易活跃
清理睡眠卡、停发联名卡背后是银行加码存量“精细化”展业的考量。事实上,在市场激烈竞争下,部分信用卡的业绩并未达到预期,甚至成为不良资产。
央行《2024 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1053.29 亿元,环比下降 3.96%,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4%。
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统计15家A股上市国有行和股份行中报发现,有12家银行披露了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其中仅3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下降,其余9家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均上升。其中,有国有行在半年时间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27.82%。
在信用卡不良资产出清上,批量转让成为主要方式之一。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信用卡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规模较去年明显增长,前三季度银行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信用卡不良贷款是去年同期的4倍有余。
其中,第一季度为5.3亿元,占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额的12.2%;第二季度升为93.3亿元,占批量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额的33.5%;第三季度则猛增至262.2亿元,占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额的近一半。总体上呈现逐季走高的趋势。
从转让项目数来看,银登中心今年发布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中,涉及信用卡透支的转让项目高达80条,其中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项目数量也陡增。
在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主要受让方之一。今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制定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提出有序拓宽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明确细化可收购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标准,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坚守不良资产主阵地,提高收购、管理、处置专业能力,加快不良资产出清,更好发挥金融风险“防火墙”和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器”的功能作用。
组织架构调整: 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中心 回归属地化管理渐成趋势
变革的浪潮中,部分银行选择关停信用卡分中心,并将信用卡业务回归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去年底至今年11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州分中心、天津分中心、青岛分中心先后获批终止营业。这意味着,在近一年里华夏银行已关停除北京总部外的三家信用卡分中心 。
无独有偶,今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西监管局正式核准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终止营业,其业务并入交通银行桂林分行。
而早在去年6月和7月,蒙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呼伦贝尔分中心与呼和浩特分中心也先后获批停止运营,并且呼和浩特分中心的业务被整合至蒙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信用卡业务部。
还有部分银行直接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12月16日民生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民生银行信用卡分中心设置》的议案。
上海农商银行更早一步,去年10月份,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撤销了“信用卡部”。
另外,公开消息显示,平安银行位于上海的信用卡研发中心及消费金融研发等部门人员将迁至深圳。对此,平安银行回应称其总行部分部门存在异地办公的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提升效率,而进行办公地点的统筹管理。
伴随架构调整的是业务向分行回归趋势。
光大银行高管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该行信用卡启动机制体制改革,推动两个回归,包括“回归消费本源”“回归分行”。
中信银行则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从分行渠道获客的信用卡占比”情况。此外,交通银行部分省分行正在推进落实信用卡属地经营模式转型改革。
不难看出,今年银行业对于信用卡中心的布局调整呈现出收缩与整合的态势。不过,在这股行业变革的浪潮中,也有银行选择“逆行”。
12月18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总行部分部门组织架构的议案,计划撤销零售基础客户部,设立科创金融部、国际业务部、零售信贷与信用卡部。据南京银行2024半年报,其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较年初增长超10%。未来该行如何在信用卡存量市场“发光”也备受瞩目。
发力促消费: 多项促消费政策提及金融支持 信用卡发力大宗消费服务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作为集消费信贷和支付于一体的金融产品,信用卡在促消费、惠民生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用卡通过精细化运营促消费。 新华社发
今年以来,为了提振消费,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不少提及金融支持,利好信用卡市场。其中3月份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增加绿色信贷,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
今年6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也提及,加强对大宗消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银行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多措并举,热情营销,通过精细化经营不断挖掘并释放消费潜力。
在服务消费方面,以大热的“冰雪经济”为例,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银行推出了相关的信用卡优惠活动,布局冰雪旅游领域。比如,工商银行信用卡针对M5及以上会员推出了最高272元滑雪微信立减金,涵盖雪票、助滑、住宿、亲子研学、冬令营等方面。又比如,广发信用卡通过上线滑雪套票、滑雪度假区酒店套餐、滑雪场门票等冰雪场景产品,以及至高满减200元的信用卡福利,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在大宗消费方面,信用卡分期购车、以旧换新等活动今年开展得如火如荼。比如,招商银行推出购车补贴活动,在指定门店办理招行汽车分期的客户,可享最高2000元购车补贴。兴业银行信用卡在618期间,联手电商平台针对购买3C数码家电品类及以旧换新实物类商品的消费者,推出满3000元立减30元优惠。
花式促销背后是信用卡业务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银行逐步转变过去粗放式的业务拓展模式,精耕细作,丰富服务场景。分析称,如何从存量中挖增量,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信用卡行业的主命题。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刘兰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