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双一流”,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宣,正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低空经济发展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的职能司局。
紧随国家导向,教育部日前亦发布了关于《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的名单,明确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加强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部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根据各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申请表,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均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均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都学些什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2021年“低空产业”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国国家规划,2024年更是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的热度不断攀升。据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应用场景包括低空无人机配送、无人机巡逻检查、空中救护服务、低空旅游服务等。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然而,低空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基础设施(包括传统基建和相关研发、生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配套)不完善,协同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管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于“低空经济”的急需紧缺的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而此次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无疑是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属于引领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飞行器设计、人工智能、新能源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等学科,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应用要求,需要培养学生深入理解低空飞行专业与其他各基础专业之间交叉和融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除了整合低空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适航等领域技术之外,该学科还同时涵盖了低空通信与识别、导航与定位、气象与空管、起降场等领域。
此次6校增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年度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00人。南都记者观察到,这6所高校均为“双一流”“211”高校,其中,4所高校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该校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为A+。学院培养出飞行力学和火箭发动机2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
据该校官宣,此次增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将聚焦低空飞行器和控制运行保障领域,主要围绕智能、绿色、互联等方向设置核心课程,为我国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事业单位和低空管理政府机构等,在低空相关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适航审定、运维保障等方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总师型”人才。
公开信息显示,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其中,聚焦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特别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