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探索2025新机遇!
11月28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8000万次!凭借这一数据,成都稳固中国内地航空第三城地位,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
这是一组足以让城市振奋的数据,但成都的目标远不止此。
12月2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正式公布了获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成都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已成为成都城市发展中的高频词。与此同时,围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更广阔的城市发展机会正被打开。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走到了城市舞台前。
成都东站候车大厅人头攒动
为什么,是成都交投?
对于成都人来讲,从成灌高速、成温邛高速、双流机场高速、天府机场高速,到成都站(火车北站)、天府站,再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第一个先导性、示范性、引领性项目——丹景山旅游景区……小到日常出行,大到每一次远行,成都人的生活,几乎都与成都交投紧密相连。
成都交投构筑的路网交通
更重要的是,对于城市而言,成都交投作为市属国企,自2007年成立以来,“服务城市战略、赋能美好出行”便是其战略使命。当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日趋成为成都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的重要一环,成都交投聚焦主责主业,承担起枢纽开发的使命。经过近年来探索,围绕交通枢纽展开的综合开发“交投模式”,日渐丰茂。
目光聚焦到成都交投参与的成都站(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
10月,项目公布了最新建设进度:上盖广场项目二阶段桩基施工已完成90%左右,过境通道二阶段完成桩基施工52%,这座庞大的枢纽站点初具雏形。
根据规划,成都站是一座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过去,铁路交通往往把城市切割,使各大广场连通性差。这一问题导致站点的各个方向之间难以互通达到,高铁、地铁、网约车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换乘难,并且越大的枢纽站点越难形成连接。
通过立体规划,打造站站互通的立体空间,让天府大道(人民北路段)经成都站落客与过境高架通道实现南北连接,而出租车、过境通道、客运接驳车等通过立体的地下网络打通,并接驳地铁1号线、7号线、18号线的换乘大厅,不出站点就实现便捷换乘。
成都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现场实拍图
12月1日,四川首个TOD综合铁路站——天府站也公布最新进度,天府站侧式站房首块钢结构网架顺利提升完成。成都交投同样参与这一站点的打造,并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城际交通的无缝衔接。
一座是成都历史上的首座铁路交通枢纽,一座是四川省内面积最大铁路站房。不久的将来,两座枢纽的建成无疑将让成都通江达海的高铁枢纽格局形成,进一步打开成都的“外联力”。
在成都站站前广场,还有一座由成都交投打造的上盖景观绿地,这意味着一座空中立体景观绿岛即将诞生在城市的百里中轴之上。
这座上盖景观绿地,不仅是城市绿轴的一部分,也承担着站点慢行系统的功能。以地面、地上,地下立体步行系统一体化思考,构建立体步行洄游系统,在确保慢行接驳功能前提下,形成功能复合、形态多样的立体慢行连廊。
在上盖广场的规划中,将融入更多城市符号、历史元素,讲述成都站从1952年投入运营以来,与这座城市交汇的历史和市民相融的故事,为市民和往来商旅游客提供蜀地人文艺术的体验场景和休闲空间。
这里既是一座城市中心的生态绿地,更是往来人流感受成都“公园力”的第一张名片。
成都站上盖广场效果图(以项目最终公示为准)
成都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还有一个重要历史使命——通过站前大片区的更新与开发,实现对城市价值的重塑。
成都交投联合蓉北商圈服务局,重点打造成都站站南广场两翼片区的城市设计、产业规划,将片区业态与枢纽功能一体化统筹,将换乘功能与城市商业、居住、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融合为一体,形成强而有力的功能辐射作用。
成都站站前效果图(以项目最终公示为准)
枢纽扩能改造和城市综合开发同步进行,打造成都站枢纽的产业吸附能力、商业盘活能力、区域带动能力,以地标建筑、酒店集群、写字楼、特色商业及区等相关创新商业服务业态,驱动蓉北商圈的产业升级。
成都交投围绕“站前更新”的探索不止于成都站,在城东十陵片区,它同样开启了以站点带动城市更新的探索。
十陵站是成都铁路枢纽规划中的三主三辅客运布局的三主之一,列车从青龙湖湿地东侧穿行,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景。成都交投在这里探索“TOD+EOD+SOD”的城市更新路径,基于TOD优势、青龙湖的生态本底,引入交通智慧产业,打造产-城-园-人的城市更新综合片区。
城市战略的践行,是为了更好的城市生活。
有了上述服务城市战略的探索,成都交投开始思考:如何打开枢纽综合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进一步赋能具体的生活场景?日前,成都交投旗下五大项目上新,为这一新课题找到了解题思路。
落地于金牛区蓉北公园中的蓉北善成公园里产业总部,拥有公园资源优势,如何在产业项目中,融入公园场景,注入低碳技术和艺术元素?
成都交投在项目打造过程中,融入蓉北片区红砖建筑符号,延承铁半城的城市记忆,通过艺术化的建筑设计手法表达这个承载历史变迁的产业融合片区;同时引入建筑绿色产业,全面启用绿色三星低碳方案,实现公园产融的复合功能,使公园与办公、酒店、商业等业态完美融合,以新质生产力实现对蓉北区域的产业焕新和区域升级。
蓉北善成公园里产业总部效果图(以项目最终公示为准)
CCIC公园里同样位于蓉北商圈,这是一个融合了产业、商业、住宅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项目的产业锚定成都交投擅长的“智慧交通产业”,并在2024年8月,创新引入了成都首单楼宇定制基金,确定对拟入驻项目提供三年产业扶持基金——这一做法在全城的产业孵化中都具备领先意义。
CCIC公园里效果图
项目位于高新区大源骑龙板块,地理位置优越,临地铁,近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打造骑龙生态公园+邻里街区,花园办公楼宇、高品质住宅的综合项目。项目将为骑龙公园主轴呈现示范片区,将打造建面约143-215㎡的平层住宅,是面向公园城市、融入产业活力的新型社区组织形式。
交投·溪雲善成效果图
参与机场打造、临港区域产业引进,成都交投对于空港枢纽的探索还在持续。在简阳临空国际商务区,成都交投打造了交投·凌雲善成。规划定位为临空经济产智要素汇集的创新高地、双铁交汇的临空商务新中心、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浅丘新城,这是区域内为数不多的全新项目。打造住宅,同时配备服务式公寓,在这个项目中,融合了成都交投对于临港生活的深度思考。
交投·凌雲善成效果图(以项目最终公示为准)
在枢纽成都的建设中,成都交投还在展开新的探索——公交场站如何能够给市民带来交通便捷,建立交通导向的配套生活体系?
落地于锦江区的祝国寺公交场站,是成都交投打造的一个全新项目。在这里,成都交投将打造一个公交TOD项目——围绕公交枢纽,修建一座公园,以公园为链条,串联起了公交场站、保租房、配套服务用房、荟客厅四大功能板块,同时植入低碳中心、光伏储能、无人机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碳排放。在这里,让城市青年能够享受出门即是生态绿地、城市空间,以及交通枢纽的城市资源,实现公交TOD与社区、产业园、地铁等热力区域的高效连接。
2025年,成都交投将相继推出锦江区祝国寺、成华区天鹅社区等中心城区的多宗公交场站TOD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公交停车保障指标数百台,配租超过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让城市更快、让生活更便捷。
祝国寺公交TOD项目效果图(以项目最终公示为准)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未来城市的新机遇。在全新篇章开启前,成都交投积极作答,枢纽成都,正精彩!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资料库/IC photo/图虫创意/视觉中国
来源:成都房产发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