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华南智芯”探索“创产城”联动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50%双一流大学集聚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受访者供图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受访者供图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以下简称“环五山”)是天河区七大重点发展片区之一。近日,《环五山创新策源区“1+N”更新发展总体策划与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其“华南智芯·科创旗舰”和“天河科技创新动力之源”的发展定位。到2035年,该区域将成为广州千亿级科创产业引擎、广州活力创新轴成果转化中枢。如今,市、区正对标国内外“城市里的创新区”典型实践案例,探索将其打造成为广州城市更新发展的创新示范。
A
科创动力之源
大院大所练就科研“功夫”
产学研协同创新氛围浓厚
日常使用的薄薄一张纸,背后也深藏不少科研功夫。坐落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轻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2019年,实验室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废纸制浆近中性脱墨技术和造纸废水梯级循环回用技术,节约了新鲜水的用量,大幅减少废水排放。凭借这项技术,造纸业得以摆脱“污染大户”的标签,华工也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
除了高校,一批“大隐隐于市”的科研院所同样“武功高强”。以坐落在五山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下称广州能源所)为例,广州能源所基于数十年波浪能平台研究经验和养殖企业需求,完成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研发,突破传统养殖网箱因能源供给匮乏等卡脖子问题。
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这里独揽粤港澳大湾区50%双一流大学、20%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30%ESI全球顶尖学科。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于此,形成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最强大脑”。更为可贵的是,这里有成果转化的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氛围非常好。
2020年,依托五山—石牌高教区,天河区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的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一个集科技成果服务、展示、发布、交易、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也是广东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基地为企业提供‘找技术、找资金、找市场、找人才、找场地’的‘5个找’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目前已成功引进18个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孵化,涵盖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天河基地运营总监阮华表示,基地致力于在高校周边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培育,各入驻项目发展迅猛,至今已累计孵化6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商务办公楼到科技园区,广东精点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点数据”)成立20年以来一直在环五山片区扎根发展。精点数据董事长陶波表示,作为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环五山片区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丰富,便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也是企业二十年来一直没有离开五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B
城市更新示范
旧园区焕新蝶变成科创载体
环五山更新发展正加速推进
从广园快速转入东莞庄路一路向北,沿途绿荫掩映,中创盈科·赛宝科技园就坐落在这片闹中带静的区域。这里原是中国赛宝实验室(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简称“电子五所”)的东莞庄所区旧址。该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每年服务企业过万家。2021年,电子五所整体迁出后,园区与中创盈科集团合作,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园区迎来了焕新蝶变。
中创盈科·赛宝科技园招商负责人刘泽武介绍,园区分两期改造,首期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园区内超400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可谓是改造的一大亮点,园林式的办公环境吸引众多创新创业者。开园两年多,园区现已吸引深信服、精点数据、暨南大学检测鉴定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入驻,并获得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荣誉。
“园区位于五山—石牌高教片区,因此承载了不少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落地项目。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已在园区租下了一整栋,正逐步搬迁过来。”刘泽武介绍,结合周边丰富的产业创新资源,园区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众创孵化服务。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农牧、科技、设计等领域,园区正逐步蝶变为设计及信息类科技创新基地。未来二期投入使用后,园区可供租赁面积将超10万平方米。
位于龙口东路的凯科·榕合院是环五山片区旧园区活化利用的又一案例。园区原址为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承载着科研与生活的双重记忆。“园区的活化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韵味与建筑特色,又通过新材料、新建筑手法与新功能布局,为老园区注入生机。”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4号楼为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在保留原有工业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透明的玻璃间隔、阶梯舞台等现代设计元素后,成为莱佛士设计学院的新校区。同为传统风貌建筑的3号楼,对立面进行修复并优化内部空间后,变成了活力满满的篮球运动场。如今,园区内,两栋传统风貌建筑、三栋现代风格的楼房及三栋温馨的平房和谐共生,企业集聚区、商业配套服务板块、生活配套设施板块共同构成了这片小而美的文化空间。
环五山片区的更新发展正加速推进。天河同创汇等旧楼宇将改造焕新,引入新的业态,为科创主体提供服务;广州科技图书馆选址于五山路,邻近华工、华农等高校,目前正在推进施工;五山路与广园路立交工程等项目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区域交通路网将逐步完善……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更多的蝶变在环五山片区发生。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读记者 夏嘉雯
对话
环五山是城央创新区代表 通过科创要素驱动更新发展
骆建云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都: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是广州城市更新四大片区之一,其更新改造有着怎样的特点?
骆建云:作为城央创新区的典型代表,环五山立足“策源区”的角色定位,是在广州城市更新四大重点片区中唯一强调以科创导向的更新片区。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科创要素驱动实施更新发展。在国际上有个通行的观点是高校科研成果溢出转化不超过3公里。应运这一规律和趋势,将有助于环五山片区建设若干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环五山与周边珠江新城、金融城、智慧城等区域形成“创产城联动”的功能格局。
南都:环五山要探索打造广州城市更新发展创新示范,如何实现?
骆建云:一方面,要从科创产业资源整合、政策激励措施补强、科创服务平台完善、科创品牌塑造和策源地形象展示等方面强化“软件”系统,加速促进环五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大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队伍,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推进政策链、资金链、产业链环环相扣、相互支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要通过更新改造提供充足的科创空间资源和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科创环境保障,全力以赴推动城中村改造、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空间更新提升以及整个环五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居环境的大提质,推动建设更多科创产业园区和产业服务中心,为科技创新营造出更舒适、更宜居、更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