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 向前向前 再向前
航拍珠江两岸风光。 南都记者 徐杰 摄
今年,“新质生产力”可谓年度热词,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毫不意外地再次提到了这个词,今年的成就之一即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息非常丰富,多个声部贯穿的又是一个主题,那就是: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奋发有为,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惬意;奋发有为,是“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怀。
奋发有为,需要政策面给力,需要市场面发力,需要企业面努力,需要民生面有力。这四个维度将政府与市场、生产与消费、发展与民生、稳定与活力连接起来,相互支撑,相互激发,运转顺畅,无往不胜。
政策面给力
有效落实存量政策 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那次会议的背景是,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果断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涉及财政货币、房地产市场、企业经营和就业帮扶等诸多方面。其中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等等。市场也很快做出反应,股市飘红,楼市升温,这种良好势头一直持续至今。
楼市股市的活跃只是较易感知的方面。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更是空前,效果也是立竿见影。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不妨看一组数据:今年3.9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为历年之最;用于“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实到位,加力支持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建设;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助力产业升级,优化供给水平。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强度,存量政策衔接增量政策接续发力,非经济性政策和经济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守好实体经济根基,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生产较快增长,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楼市股市趋于活跃,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
对于明年的政策供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特别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这点绝对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个中的分量,不难掂出。
市场面发力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在困难和挑战中,国内需求不足被摆在了首位,并被视为“突出症结”。相应地,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排在首位的也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需求分为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
消费方面的措施包括: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通俗来讲就是:有能力消费,有地方消费。
投资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概括来说就是:投资从哪里来,投资到哪里去。
国内需求不足是大问题,但今年也有相当改善。特别是在“两重”“两新”政策推动下,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带来的拉动效应也可圈可点,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开放型经济跨上新台阶。
当然,着力提振内需的重点还是居民消费需求。需求要以能力为前提,能力又以收入为前提,收入又以就业为前提。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紧抓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集成各项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不断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于今年而言是完成时,于明年而言则是进行时。
提振居民消费需求也要在供给侧下功夫。换句话说,需求是需要挖掘的,这考验商家的创意和诚意。今年的一大消费热点无疑是冰雪经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报告显示,11月份以来,冰雪游持续升温,长白山和阿勒泰各大雪场开板,快速拉升当地旅游热度;延边、乌鲁木齐、齐齐哈尔、阿坝和吉林市成为冬季冰雪游黑马目的地,截至12月初,这些城市冬季旅游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60%。冰雪游的火爆要倍加珍惜,要义在于积极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精心设计、优化服务、强化管理,扩大优质产品的供给,把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作为最高追求。
企业面努力
扶“微”助“小”
财政加力支持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比如,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这几条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其中涉企执法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舆论反映强烈,高层也高度重视。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曾发表“锐评”:《“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必须斩断》,而国务院则在12月16日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了专题学习。
李强总理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现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滥用行政裁量权、执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规范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畅通申诉渠道,依法保障监管对象申诉权利。要优化执法方式,对情节比较轻微、没有主观故意、对社会危害性较低的违法行为,可采取柔性执法措施。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稳经济,关键是稳企业。规范涉企执法是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抓手和底线要求。所谓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首先要管得住部门那只看得见的手,不能乱伸乱抓,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当然,今年在回应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方面也显现出了相当的力度,扶“微”助“小”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实施,财政加力支持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交易量……聚焦疑难、靶向施策,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民生面有力
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拓展重点人群就业渠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总结今年成就时,着意提到“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不断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拿出更多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心而论,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可以看得见的烟火气和摸得着的成绩单。
民生是大问题,又是小细节。托育、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看起来琐碎,做起来繁剧。政策上的些许优化,对应的都是落实上的大量工作。正因如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必须持续付出点滴进步。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还有从有到优的问题;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有长远的问题。
明年要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
这里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而尤以就业着墨最多。道理不难理解:就业意味着收入,于微观个体而言,关乎生活品质的保障;于宏观大局而言,关乎消费需求的激发。可谓落一子而全盘活。今年在就业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举措,包括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来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拓展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明年的力度只会更大,效果也可望更好。
马上过去的2024年,成就清清爽爽,问题不容回避;即将到来的2025,任务明明白白,前景大可期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未来,深水区也好,逆头浪也罢,都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一条路。
□李海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