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华益慰,抗癌一年离世,临终前反思,癌症切忌过度治疗
他是肿瘤医学界的传奇,行医半世纪,挽救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却救不了自己。
73岁那年,他被诊断出胃癌晚期,长达一年多的抗癌过程,各种医疗手段全用上了,还是被折磨的不成人样。
从医生变成患者,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生从医,救人无数,可他自己却被逃过癌症的魔爪,正所谓医者难自医!
临终前,他还劝诫世人:癌症不要过度治疗,此话究竟有何深意?
2005年的夏天,华益慰感到身体发生了变化,饭量小了很多,刚吃两口就觉得肚子胀,身为医生,他对这些症状已经司空见惯。
可他大半辈子都扑在手术台上,一时半会儿没顾上自己,直到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才抽空去检查。
结果出来的那天,他坐在办公室愣了很久——胃癌,而且已经是晚期。
那一刻,华益慰并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
作为医生,他自己给太多这样的患者做过手术,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每一步都不是“治疗”,而是一场“硬仗”。
第一时间和专家商量之后,得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全胃切除手术。
2005年8月,做完全胃切除,手术很成功。术后他开始体会到作为患者的真实感受。
没有胃,食物从食道直接到肠道,每吃一口都烧得胸口发疼,食道像火在烧,晚上睡觉只能侧躺。
可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手术后不久,他还得面对更高强度的化疗——腹腔热化疗。
这是一种局部化疗手段,需要把药物注入腹腔,通过加热来杀死癌细胞。
听起来已经让人头皮开始发麻了,不敢想象亲身经历是什么样子。
每次化疗他都要安静躺上一个半小时,腹腔经历41℃的高温,他跟家人说,每一次化疗,都像在经历一次酷刑。
等身体刚缓过劲,又要开始下一次化疗。
一次化疗结束后,他对身边的朋友说:“做医生的时候,总是觉得治疗就是为了救命,可真到自己身上,我才知道,救命的代价到底有多沉重。”
化疗结束后不久,他出现了严重的肠梗阻,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
术后出现严重感染,他的身体开始迅速衰竭,到了最后,他身上插满了管子,连呼吸都需要帮助。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的身体极度虚弱,但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并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折磨,还有医疗干预带来的额外痛苦。
回想自己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因为对医学的热爱,让他踏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
1933年,华益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很喜欢医学。
在乡村的日子里,他常常跟着村里的医生四处出诊,那时他就立下了志向:将来要成为一名真正能够救死扶伤的医生。
上世纪50年代,华益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这是当时国内最顶尖的医学院校之一。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成为普外科的一名医生。
在医院里,他对患者的关怀远近闻名,很快他从普通外科医生成长为肿瘤外科的权威,在肾瘤和胃癌领域特别有名。
每年他都要完成上百台复杂的手术,还要承担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
工作中的他也非常细心,每次为病人检查之前,他都会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
2006年的时候,他还被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评为年度人物。
在生活中,华益慰是一个低调而朴实的人,他的妻子张燕容是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
两人几十年的婚姻中,很少会发生争吵。
华益慰的一生都在追求医学的极致,他原本认为成功的手术就是将肿瘤切干净,彻底治愈患者。
可是当他自己成为患者后,他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全胃切除手术让他失去了正常的消化功能,术后的反流和呕吐也让他痛不欲生。
化疗虽然抑制了癌细胞,但副作用太大,让他一度想放弃治疗,他开始质疑,这样的治疗真的值得吗?
他曾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不能只看手术是不是成功了,还要看病人能不能好好活下去。”
后来他开始提倡,在治疗肿瘤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避免过度治疗。
在病房里,他注意到与他同病房的一位患者也在接受全胃切除手术。
他专门找来战友于聪慧,说:“能不全切就尽量不全切,哪怕只留一点点胃,患者都会少受很多罪。”
他的这番话对后来诸多医生的治疗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开始尝试改进术式,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可以通过肠道代替胃的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更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华益慰深知自己时日不多。
他对妻子说:“别输了,别浪费了,我受不了了。”这位一生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医生,在面对自己的疾病时,选择了放手。
老伴张燕容说: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他的身体状况还维持得不错,如果不做化疗,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
与华益慰一样,癌症专家楼钦元也经历了一场抗癌之旅。
楼钦元是浙江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在癌症领域工作了几十年。
他戒烟戒酒,坚持锻炼,看起来比普通人更懂得如何“活得健康”。
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他却忽视了。
2017年楼钦元开始咳嗽,每次咳嗽都觉得喉咙里有刺痛感。
身边人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觉得没什么大事,等到实在撑不住了,才勉强去医院。
这一查竟然是晚期肺癌,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脏和骨骼。
一生救人无数,可自己却没战胜病魔。
患者当然都希望能够痊愈,但是如果真的没有办法,那么就尽可能的减轻他们的痛苦。
当我们谈论癌症时,不该只讨论延长多少天、治愈率多高,还应该多问一句:患者能不能活得舒适,有没有尊严。
这或许才是癌症治疗的真正意义。
大众网:“好军医华益慰——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2006-08-31
共产党员网:“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华益慰”--2013-08-2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