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第八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12月25日至26日,第八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央及国家机关涉外工作部门、主要对外新闻单位、各地国际传播中心、国内主要高校等单位的国际传播研究学者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研讨会在主论坛之外,还设有“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推动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创新发展”4个分论坛。
专家建议:
打造有用有效的话语体系,加大国际传播的当代内容供给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如何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抓牢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契机?第八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现场,不少专家大咖建言献策。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表示,“要充分运用现代公共关系原理,科学开展国际传播:一是精心策划,注重效果;二是润物无声,久久为功;三是充分阐释,留有余地。”他建议,国际传播相关从业人员应该了解、学习和掌握公共关系原理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总结、梳理和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国际传播需要系统性变革,“从内部来看,要变革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作用机制和评价体系;从外部来看,要统筹政府、媒体、企业、事业、民间的力量。”他建议,要打造有用有效的话语体系,加大国际传播的当代内容供给、价值观供给、共通性供给、民间供给以及经济、政治、社会供给。
现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岚还结合实践工作分享了四点体会,“一是渠道出得去,二是内容传得开,三是机制撑得起,四是队伍顶得上。”她表示,下一步,川报集团将积极学习借鉴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为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多作贡献。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4)》核心结论发布
“成都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人的人文活动”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的240篇论文及国际传播案例,其中,《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上海实践》等9篇论文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案例《借主场外交 展城市形象——天津借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讲好城市故事》获评为最佳案例,143篇论文入选大会论文集。
会议期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代表课题组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4)》核心结论。
“十余年来,中国国家形象调查范围不断扩大、调查目的更加明确、调查内容日益深化、调查手段不断优化。”孙敬鑫说,“本次调查在全球30个国家同步开展,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不同区域的民众,样本量共计15000人。”结论发现,中国整体形象创新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评价均持续上升。“其中,受访者越年轻对中国评价越高,海外18-35岁青年受访者对中国整体印象更好。”孙敬鑫表示。
同时,结论还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备受认可。“近八成海外受访者认可中国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发展,68%的人认同他国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利益。中国科技与文化成就还成为重要展示名片,海外受访者认知度较高的中国科技成就依次为高铁、5G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新能源汽车等。”孙敬鑫在现场提到,在中国城市国际认知方面,海外受访者对北京、香港、上海的印象较为深刻,他们还认为中国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其中,受访者对成都的印象为‘自然风光优美、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人的人文活动等’。”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图据主办方
编辑 成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