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内容

达·芬奇多份珍稀手稿展出,揭示其发明深受古代中国科技影响

七夏1个月前 (12-25)新闻资讯70

12月20日,“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展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展出达·芬奇珍稀手稿(数字修复)、现存古籍(收藏品)、现存手稿(收藏品)、画作(数字修复)、手稿复原重建机械等展品,结合AI、AR及VR等数字技术体验,为观众揭示达·芬奇创作历程及创作细节,印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中西文化互鉴历史背景。

该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携手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及广州艺数科技公司主办。展期至2025年4月20日。


“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展览现场。

展览强调天才和艺术的跨学科性质

与过往达·芬奇主题展览不同,本次展览内容广泛涉猎达·芬奇不同时期、不同维度的作品,从感知、感染、感动三个观感层次,打造独特观展体验。不仅呈现达·芬奇的非凡贡献,还跨越文化和时代,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永恒性和无界性。展览强调了天才和艺术的跨学科性质,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界限,旨在激励新一代的艺术家、工程师和思想家,强调学习历史和从多元文化中汲取经验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解密达·芬奇展览”主题展区包括:“解密起源——跨界之王”“曼妙殿堂——艺术与音乐缪斯”“梦想之翼——飞行与发明构想”“造物之主——解剖自然奥秘”“跨时空重现——古代中西科技共融”“美与缺陷——艺术品数字修复”。展出展品共计约240件,包括达·芬奇手稿数字修复与重建作品超130件,手稿还原实物模型及场景约50件,珍稀引进相关古书籍超10本——展出内页超100页,数字艺术修复画作超过40件,数字化内容:线上3D模型及2D展品展示超过1000件,数字互动体验10项。

多个亮点展品国内首次亮相

展览将出现多个亮点展品,如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庭位置,14米超大型飞行器,向所有观众开放展示。达·芬奇通过细心观察自然中鸟翼飞行时的运动变化,深入理解当中的物理原理,以“飞鹰”作为灵感,提出了飞行动力的观念。整座飞行器结构严谨,遵照达·芬奇手稿设计进行重建,翅膀通过绳索和滑轮连接,飞行员甚至可通过移动手脚推动来控制翅膀。


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庭位置展出的14米长的超大型飞行器。

《最后的晚餐》数字修复与重建场景,是本次展品中的另一大亮点。原作品《最后的晚餐》作为世界上著名画作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幅作品经历了多次损坏。经由马里奥·塔代伊教授多年研究,借助各种数字技术尽可能复原画作颜色与细节,将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素描图稿后,透过数字重建程序,重新组合并调整,使所有细节与原画相符并重叠。借助数字工具和三维图形帮助下,观众可以尝试在虚拟现实中再现《最后的晚餐》,重新体验1498年时的作品,感受它曾经的辉煌。《最后的晚餐》是一件三维作品,是一幅沉浸式的画作,延伸到墙壁和天花板上。


《最后的晚餐》数字修复与重建场景,是本次展品中的另一大亮点。

展览上,还首度亮相可能是达·芬奇现存真迹手稿之一 ——《老妇人肖像》。在达·芬奇 1651年版《绘画论》的稀有版本的末尾有一个夹层,这个夹层里存有一张极为独特的原创画作。这张约 1490-1510 年的碎片展示了一名老年妇女(“梅伽拉”)的怪诞头部与半身肖像,侧身面向右。与达·芬奇描绘理想化的古典美著名肖像如《蒙娜丽莎》或《美丽的费罗尼埃夫人》不同,这个怪诞研究描绘了真实个体的真实面孔,灵感可能来自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所遇到的人民。入场观众可以一睹这些原始而生动的描绘,感受达·芬奇对当代的深入洞察和真实情感。


可能是达·芬奇现存真迹手稿之一的《老妇人肖像》首度亮相。

策展人马里奥·塔代伊教授

揭开达·芬奇何以成为达·芬奇的秘密

南都:请介绍一下展览的亮点。

马里奥·塔代伊:我们这个展览是一个融会贯通的展览。除了有达·芬奇的一些艺术作品以外,我们还首次在展览里体现出达·芬奇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世界上很多关于达·芬奇的展览都没有提及这一点,因此,在我看来,这是本次展览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最引人注明的展品应该是在中庭展出的14米长的超大型飞行器,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飞行器。这是它在中国首次亮相。另一个重点展品就是《最后的晚餐》,我们完整地复原了500年前达·芬奇这一伟大画作的色彩及场景重建。

我们还拥有全球最大的达·芬奇虚拟博物馆,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所有的创作发明还有他的画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我们说这个展览是青少年必看的展览,就是因为它是由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以很有趣的方式去表现出来,我们希望孩子们过来看的时候可以非常愿意真的去感受达·芬奇何以成为达·芬奇的,这个秘密在展览里会展现很多。

南都:你们是如何解说《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过程的?

马里奥·塔代伊:我们团队不止解释了达·芬奇这幅伟大的画作,还解说了他创作的全过程。我们在展厅见到的诸多手稿,便是达·芬奇自己记录下来的作画时的重要步骤,包括十二门徒是怎么画出来的等。我们还展示了一个小的模型,展现当时达·芬奇是怎么把画作里面的透视原理做出来的。很多人不知道达·芬奇其实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这件艺术作品。如果达·芬奇不是具备数学、科学还有几何的知识,他是画不出这幅画作的。在展览里,我们还有一个AI的设备,这个AI设备详细解说每一件展品,大家看完展览后可能会觉得自己也能够像达·芬奇一样作画。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庄家茵 通讯员 穗艺博宣

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提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0538ta.cn/post/75350.html

分享给朋友:

“达·芬奇多份珍稀手稿展出,揭示其发明深受古代中国科技影响” 的相关文章

中央气象台:对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停止编号

中央气象台:对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停止编号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强度进一步减弱,目前已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18日23时对其停止编号。(来源:中央气象台)...

“强教之城”:挖掘学习兴趣引入乡情教育

“强教之城”:挖掘学习兴趣引入乡情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学生们在上音乐课。  教育“一盘棋”之展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佛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岭南名城,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步伐,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未来,佛山的教育将呈现出何种面貌?南都记者对话一线教师、专家学者,尝...

《黑神话:悟空》采用实景三维测绘技术 自然资源部: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

《黑神话:悟空》采用实景三维测绘技术 自然资源部: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近期上线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里,逼真的场景采用了实景三维测绘技术。自然资源部正在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对此,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

潜江未来三天持续多云,气温逐步下降

潜江未来三天持续多云,气温逐步下降

今天是2024年9月19日,潜江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较高,白天最高气温预计33℃,最低气温25℃,微风,空气湿度77%,体感温度28.5℃。市民朋友们请注意防晒,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明日潜江天气将维持多云状态,气温略有上升,最高气温可达34°C,最低...

健康驿站进社区,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健康驿站进社区,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通讯员 徐思雯“社区健康驿站真方便,家门口前就能做体检;不挂号来也不花钱,大家健康从此有‘医’靠;托起基层群众幸福梦,贴心服务又暖心田。”9月14日,家住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道兴中社区的张阿姨在“健康驿站”做完常规体检后,高兴地编出几句顺口...

俄国家杜马主席:须打击将电子设备用作爆炸装置的行为

俄国家杜马主席:须打击将电子设备用作爆炸装置的行为

当地时间9月1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国际机构必须制定措施,打击将电子设备用作爆炸装置的行为。沃洛金表示,在黎巴嫩,传呼机、对讲机等电子设备发生了一系列爆炸,数十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到影响。沃洛金说,必须彻底调查在黎巴...

林剑雄已任东莞市道滘镇党委副书记

林剑雄已任东莞市道滘镇党委副书记

近日,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官网“领导分工”一栏显示,林剑雄已任道滘镇党委副书记。此前,林剑雄担任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剑雄。图源: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官网公开简历显示,林剑雄出生于1978年10月,2...

现场直击!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现场直击!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瞬间 摄影 杨志远该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第二组MEO卫星,入轨并完成...

直落两盘“复仇”锦织圭!商竣程:这次回到国内比赛放低了预期

直落两盘“复仇”锦织圭!商竣程:这次回到国内比赛放低了预期

今日(9月19日),2024成都公开赛-ATP250首轮较量继续在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进行。在中央球场刚刚结束的一场对话中,中国队选手商竣程直落两盘,以两个6比4的比分击败日本队名将锦织圭,顺利晋级次轮。商竣程在比赛中商竣程小时候经常跟锦织圭一起在佛罗里达网...

9.9元包邮的牛排能吃吗?业内人士提醒谨慎食用

9.9元包邮的牛排能吃吗?业内人士提醒谨慎食用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摄影记者 李辉近日,“9.9元的牛排到底能不能吃?”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在西餐厅享用一顿牛排套餐,通常需要50元至100元,而在电商平台上仅需9.9元,包邮还送刀叉和黄油。这两种牛排有什么区别?都适合食用吗?餐饮从业人士表示,价格低的牛排多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