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文化海外圈粉!助澳洲警察晋升,培育中泰跨国兄弟情
近海的南粤大地,孕育着开放包容的地域气质。数百年以来,善于经商的广东先民远渡重洋,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在世界各国拼搏扎根,也将广东本土文化带至四海,与当地社会生活、地理环境交融共生,乃至换发新生机、引领新潮流。
12月23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重磅推出《探宝觅踪·寻找文化出海的广东样本》。第一集走访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看神秘的“东方力量”如何与当地文化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佛山咏春拳成为澳洲警察晋升“外挂”、潮汕英歌舞变身泰国学生心中“顶流”、娘惹文化遗产点亮新加坡旅游“打卡点”。
《探宝觅踪·寻找文化出海的广东样本》首集,走访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看神秘的“东方力量”如何与当地文化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澳洲警察学佛山咏春拳抓贼连升三级
二十世纪70年代,孤身闯荡好莱坞的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影片开创中国功夫电影门派,在好莱坞烙下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印记。
他融合咏春拳(同“永春拳”“詠春拳”,其中“永春拳”为武术界公认最早期的用法)和西方拳击创造的截拳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功夫热潮,给一代海外观众留下了“中国人都会功夫”的印象,也成为不少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Everybody knows Kongfu(人人都知道中国功夫)。”今年秋季,探宝团在埃及、澳大利亚等国街头随机采访时发现,“功夫”一词已成为世界通用话题,几乎人人都能聊上几句——“李小龙的电影伴随我长大。”“(中国功夫)非常适合实战。”
在澳大利亚悉尼,华人警察颜嘉荣(William Ngan)学习咏春拳后抓贼立功、连升三级,成为当地为人称颂的故事。
探宝团了解到,此前颜嘉荣负责综合任务(General Duty),需要处理社区内的各种案件,包括抢劫、谋杀、家暴、盗窃、斗殴、交通意外等等,有时还需要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也曾数次经历袭警事件,所幸都没有受伤,这与他常年习武密不可分。
颜嘉荣(右)曾在国际咏春比赛中获得冠军,与师傅罗发祥合影。受访者供图
今年10月中旬,探宝团专程拜访了颜嘉荣(William Ngan)的咏春师父,罗发祥。
罗发祥祖籍广东佛山顺德,是李小龙的同乡。1988年,高中毕业的罗发祥赴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从学徒做起,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建筑公司,主营私人住房建造和商店装修,一干就是几十年。转眼到了退休的年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罗发祥觉得,“是时候做一些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了。”
“我13岁开始学习咏春拳,是陈华顺咏春拳第六代传承人,几十年从来没有停止过练习。”罗发祥告诉探宝团,2010年他开始公开教授咏春拳,地点就设在他的中餐厅“顺德味道”好市围旗舰店的宴会厅里。十余年来,罗发祥教授的弟子已达300余人,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华人,也有土耳其人、澳大利亚人、韩国人……大家聚在一起,组成了“咏春全球兴趣小组”。
颜嘉荣学习咏春拳后抓贼立功、连升三级,成为当地为人称颂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来自中国香港的Kelvin是罗发祥的早期弟子之一,起初他只是送两个孩子来学咏春,不想在一旁看得多了,自己也渐渐喜欢上了,如今已成了这里的“大师兄”,时常充当翻译的工作,帮忙指导新学员。
Kelvin告诉探宝团,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流行着不同种类的武术,包括空手道、跆拳道等。是怎样的特殊魅力让咏春拳脱颖而出,圈粉全球武术爱好者?
当天在现场练习的一名菲律宾学员当即“现身说法”:“我已经将近70岁了。学咏春后肩膀和膝盖都好多了,身体也更灵活了。”
“练到一定程度,自然能感受到咏春拳的好处。”罗发祥说,强身健体、增强自信、自我防卫是不少人练习咏春的原因。而对于罗发祥来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追求——传承。
罗发祥告诉探宝团,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一直是他的夙愿。因此,在设馆授徒之余,他每隔两三年还会带弟子们回到家乡佛山,参加国际咏春拳比赛,以武会友。他也有不少弟子表现出众,在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这其中,颜嘉荣就曾在 “2016‘一带一路’武林大会暨陈华顺永春拳国际邀请赛”中获得冠军。
如今,已年近六旬的罗发祥仍身兼澳洲顺德联谊总会会长、澳洲顺徳商会副会长、澳洲陈华顺咏春拳总会会长兼总教练、世界龙迷会澳洲分会会长、顺徳味道饮食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等数职,今年11月还推动了澳洲顺德华侨粤剧文化促进会的成立。
谈及现在正在做的事,罗发祥说,“我这个年纪看重‘满足感’,同时对家乡的情怀不变。希望往后的日子能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潮汕英歌舞培育出中泰跨国兄弟情
9月1日,泰国春武里府旧罔县中心市场,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泰国文益学校英歌队队员们正在为当天傍晚的“快闪”表演做着最后的准备。为了这场演出,孩子们已经准备了小半年。
此时,小队员们已经穿戴好行头,脸上用油彩画上了戏曲妆,装扮成不同水浒英雄的形象,摇身一变成了武松、李逵、鲁智深、扈三娘……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路人前来与他们合影。作为队内较早接触英歌舞的“老大哥”,17岁的泰国少年韦俊杰正穿梭其间,检查队员们的妆容和着装,嘱咐走位编排。
泰国文益学校英歌队队员们正在练习。
夜幕即将降临时,随着锣鼓声响起,身着黑色紧身短打服的“鼓上蚤”时迁以舞蛇引路,用一串行云流水的跟头瞬间点燃全场。
队伍随即拉开,在热闹的人群中跳着舞步穿梭。队员们排着变化有序的队形,手握两根短木棍,高举、挥舞,又随着锣鼓的节奏回落、对击,发出清脆的敲击声,赢得阵阵喝彩。
当晚,探宝团注意到,有关这场演出的视频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霸屏”,众多当地网友在视频下热烈讨论与点赞,热闹非凡。
旧罔县市政厅市长游维屏(Vijai Amaralikit)告诉探宝团,英歌舞在旧罔县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在这里两三岁的小孩子都会随着英歌舞的音乐起舞。”
旧罔县是泰国英歌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自1942年起,旧罔县每年都会在中秋节组织英歌表演,先后组建了8支英歌队。为了将英歌传承下去,旧罔县还把英歌文化带进学校,专门设置课程,除了教授英歌舞的动作要领,还会讲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
文益学校英歌队正是当地成长迅速的一支少年英歌队。队员们纯熟的表演与配合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支2023年6月才刚刚成立的队伍。问起队员们练习英歌舞的原因,“喜欢”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在他们的教练邹弟绿看来,英歌舞有着阳刚有力和快节奏的舞姿,可以让观者亢奋激动,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来,因此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钟爱。
泰国文益学校英歌队在春武里府旧罔县中心市场表演。
邹弟绿祖籍广东普宁,是当地有名的华人英歌教练,已有30多年教龄。邹弟绿告诉探宝团,100多年前,他家族中的长辈来到泰国,并把英歌这门中华传统艺术带到这片异乡,他的家族也成为英歌的保护和传承者。
英歌舞能在泰国得到传承,除了源自当地华人华侨心底里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外,也离不开广东英歌传承者的努力。
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一级律师、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泰英歌文化交流,不断为两地英歌队伍牵线搭桥,促成来自广东揭阳的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数次赴泰国表演。
这一次,邓尧和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又带领几名广东队员来到泰国,与几个当地学校的英歌队交流切磋。跟随他们的脚步,探宝团也见证了两国青少年因英歌结缘,缔结跨国“兄弟情”的现场。
手持双槌,广东英歌队员们三人成阵,“中华战舞”的气势瞬间拉满,让学校礼堂成为“追星”现场,欢呼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进一步点燃了泰国孩子们精进英歌技艺的热情。
晚上,在邹弟绿家中,韦俊杰仍与广东英歌队员们相谈甚欢。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借助肢体语言和手机翻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无障碍交流”,仿佛围绕着英歌舞,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李俊浩告诉探宝团,未来他期待与泰国“英歌兄弟”们一起,助力英歌舞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条传家娘惹裙牵系百年身份认同
位于新加坡东部的如切社区(Joo Chiat),以曾在 20 世纪初名噪一时的华人富商周如切 (Chew Joo Chiat) 的名字命名,过去是一片茂密的椰子种植园。
数百年前,来自广东、福建的早期中国移民为经商等原因来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与当地人通婚,其后代被通称为土生华人(Peranakan),其中男性被称为峇峇(baba),女性被称为娘惹(nyonya),经济地位普遍较高。在长期发展中,这个族群渐渐孕育出了独特的语言、服饰与饮食文化。
于是当他们在如切修建起装饰着精致图案和瓷砖的“多巴胺”色系双层排屋后,这里便摇身一变发展成了商业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热门旅游“打卡点”。
走在如切上,游客们既可以找到时尚前卫的咖啡厅,同时还能一站式探寻土生华人的居住、饮食、服饰等生活传统。
今年9月底,带领探宝团走进这片街区的,正是一名“95后”娘惹女孩——尤觉悉。
“我来自马来西亚,祖籍福建,现在生活在新加坡,是一名中医师。我的外婆、阿祖(祖母)、祖祖(曾祖母)都是娘惹。”
“95后”娘惹女孩尤觉悉带探宝团在新加坡如切路探访。
尤觉悉告诉探宝团,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娘惹身份,但最初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上中学的时候,一次老师在课上播放了一个介绍不同文化的短片,其中就提到了峇峇娘惹,以及那段独特的移民历史。从那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究这个身份背后的含义。
“传承”与“融合”,是尤觉悉在介绍自己的文化时用到最多的两个词。在她看来,峇峇娘惹文化既保留了华人传统文化,又融入了当地文化,体现着文明互鉴和多元包容的精神。她说,华人是一个特别包容的族群,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将自己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焕发新的生机。
“我父亲要求我一定要掌握华语、英语和马来语三种语言,除此之外我还会一点祖籍地的家乡话。”尤觉悉说,尽管在远离故土的他国落地生根,峇峇娘惹们仍保留着许多中国传统习俗,包括婚嫁和祭拜仪式等。与此同时,也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如在饮食上,“娘惹菜”就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与南洋特有的食材、香料。
在如切路上,探宝团还“惊喜偶遇”了一位本地退休老伯AbdulRahim Jalil。出生于1948年的Jalil曾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因为喜欢峇峇娘惹文化,50多年前便开始从各地不断“买买买”,收藏了满满一屋的娘惹文物,还在门头上挂起一块古香古色的牌匾,上书“嘉麗”二字,正是他姓氏的繁体中文写法。
在Jalil的热情邀请下,探宝团走进他的家中,如同走进博物馆,各式工艺精美的家具、瓷器,不少都曾是大户人家的“高端定制”,如今置于一室,只叫人目不暇接。
Jalil告诉探宝团,在他看来,峇峇娘惹文化已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历史的一部分,而这也正是他收藏这些文物的原因。
尤觉悉特地换上了一身黄色系的传统娘惹服饰。
与探宝团走访如切路的这天,尤觉悉特地换上了一身黄色系的传统娘惹服饰——“可峇雅 纱笼”(Kebaya Sarong)。
这种象征娘惹身份的服装大多沿用了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但在图案选择上,比较常见鲜艳的热带花卉、鸟类等,增添了浓浓的东南亚风情。
“这套裙子是我的阿嬷(祖母)留下来给我的,具体有多少年历史我已经不清楚了。”尤觉悉告诉探宝团,她非常珍视这套娘惹服装,一直小心地收藏着,只有在重要场合或节庆日才会拿出来穿着,“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传统服装。”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编导:危艺 刘红豆 黄怡婷
摄影:吴博斌 马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