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们的故事,这么拍就对了
张桂梅的事迹,早已广泛流传。
她坚守云南丽江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在今年教师节当天,改编自张桂梅及女高学子真实故事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央视和腾讯视频播出,不仅展现了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的艰苦奋斗史,还描绘了一群生于困厄的大山女孩突破困境、奔赴前路的过程。
随着女高如火如荼地建立,大山女孩的群像越发鲜明生动。
燃——是我看女高故事的第一感受。
《山花烂漫时》基于现实主义土壤,讨论诸多现实议题,但同时,它也是一部非典型燃剧,大山女孩热血逆袭的青春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01
热血女高群像图鉴:燃的本质是生命力
女高故事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山花烂漫时》选用的是最燃的一种:聚焦于群体的生命力。
这种巧妙的呈现手法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偏好,毕竟,热血群像的故事总令人着迷、百看不厌。
燃剧中,大家爱看这样的叙事模式:一群人结为同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低起点和高上升空间赋予了闯关升级之路更多波折与看点。
由于家境贫寒、负担较重,华坪女高的女孩们几乎全是先天不足型选手——学业基础非常薄弱,大多仅具备初中低年级水平,老师们想倾囊教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和隔壁重点高中南中的学生相比,妥妥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起点低,也就意味着进步空间大,女高学生们不用和别人比较,三年时间足以让她们超越过去的自己。剧中有个关于成绩单的小细节,花名册上细心填写着每个人的分数,一开始过60分的人数寥寥,而到后期也出现了80、90的高分。没有光环的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超越自我极限的过程,反而更加振奋人心。闯关升级,既是张桂梅的使命,也是女孩们的必修课。张校长为办女高,跑流程、督工程、拉投资、招老师、寻学子……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坐了多少回冷板凳。女高成立后,又时不时出现投资不足、老师跑路等问题。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桂梅应对自如。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张桂梅如此,女高学子亦如此,她们继承了张校长以积极心态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态度:学校断电,她们手擎蜡烛,借着月光,高声读书;食堂缺饭,她们制定时间管理方法,分流洗漱,动作爽利,吃饭靠抢;成绩不佳,她们努力加倍,勇于请教,互相帮助,拒绝畏难。群像故事的燃点也在于1+1>2的合力,经历过相似苦难的大山女孩们,在迈入华坪女高的那一刻,便自然团结成一个共同进退的整体,好好学习考到大山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她们共同的目标。这群姑娘们之间的良性竞争、友谊建立让人动容。谷雨、蔡桂芝是尖子生,宁华和柳细莺成绩较弱,于是她们四人组成了两对师徒关系,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谷雨和蔡桂芝争做年级第一,比拼学习,她们不服输的劲头也发挥了领头羊效应,带动了全年级同学的学习氛围。
归根结底,这部剧让人觉得燃,本质上是女高学生们炽烈动人、蓬勃绽放的生命力,朴素的红色校服和略显疲倦的面容难掩争上游、拼上进的精神状态。为了走出大山、改变宿命,关关难过,必须关关克服。
她们就像沙漠里一棵棵顽强的植物,一旦有机会,就会牢牢抓住养分,往向阳处攀爬。大山于她们而言是牢笼和枷锁,华坪女高则是荒漠绿洲,在此释放出被禁锢的灵魂,激发了昂扬的斗志。
02“女高”的现实主义肌理:燃的动能在于突破背后的难《山花烂漫时》之所以燃,还因突破了背后的难。镜头在平扫过明丽群像后,聚焦于个体的故事。正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女孩身后都投着一片原生家庭和现实困境的阴影。谷雨刚出场时只有14岁,却被酒鬼父亲打算以3万彩礼嫁出去,母亲生育弟弟时难产而死,她在家庭中尝不到半点温暖。好不容易进了女高,谷父又来学校找麻烦,声称谷雨不嫁人就得去打工养家。成绩优异的谷雨被逼得没办法,只得辍学去当非法童工,结果遭到客人猥亵,最后甚至只能依赖张桂梅这个老师来解决问题。蔡桂芝生活在一个父母权力关系失调的家庭中,蔡父疼爱女儿不假,但他却对体弱多病的蔡母动辄拳打脚踢,蔡桂芝为了保护母亲主动留在家中。在和父亲达成“不再家暴就来女高好好念书”一致想法后,蔡桂芝读到高三关键时刻,父亲又在工地突发恶疾,她只好守在病房,当家里的脊梁骨。宁华父母双亡,被年迈的爷爷拉扯大,但老一辈的陈旧观念让他一直把宁华当成男孩来养。久而久之,宁华的性别认知也出现问题,习惯了剪发和裹胸,甚至不知例假等最基础的生理知识。柳细莺是少数民族,汉字都认不全,家人只给她灌输嫁人改命的观念,在进入女高前,她从未想过人生的另一种活法。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太难了吧,这剧是刻意制造冲突吗?还真不是,现实生活里的大山女孩只会有更黯淡的前路。
女高姑娘们的难题,拨动了现实主义之弦,折射出性别歧视、月经贫困、教育受阻等社会议题。通过对偏远地区部分现象的呈现,观众能够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经常被忽略的群体。
《山花烂漫时》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借由大山女孩的逆天改命,以她们积极生长、拼搏向上的积极价值观感染更多人。
尽管她们生于困厄,但仍对人生怀有希望,没有困囿于自怨自艾、哀叹不公,而是在张桂梅和女高老师们的引导下,树立了“唯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借助一切机会与条件解决问题,安心念书。谷雨在短暂失学后,反而更确立了复学念书的决心。为了能回女高读书,她在校门口盖窝棚,借来旧教材补课,下了多番苦功补足缺失功课。
蔡桂芝在父亲的病床前也困惑过、犹疑过,但最终被带着同学们集体善意的谷雨劝回了学校。她深知,只有通过念书让自己走出大山,家庭才能真正摆脱代际传递的贫困命运。
宁华和柳细莺都走过“弯路”,但在张桂梅和老师同学的开导和劝解下,她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原来审美可以是多元而又包容的、未经考验的早恋是不明智的,转而对学习投以十二分的热情。
女高学子在走一条“出现困难—解决困难”的必经之路,因为成长本身就伴随着脱敏、撕扯、痛苦与挣扎,如此才能实现属于自己的蜕变。现实主义困境是热血逆袭的背景和动能,而解决困难是实现个人潜能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当荆棘横生的来路上缀满成就的硕果,她们身上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精神也让观众感到振奋和鼓舞。03“女高”的理想主义色彩:燃灯点烛,仰望星空作为一部聚焦于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除了对现实的观照,还带有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无论是华坪女高的校长老师,还是莘莘学子,都怀有一腔热血,为了理想燃情拼搏、飞扬前进。张桂梅和年轻老师们是燃灯者,他们坚信“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扎根贫困深山,献身教育事业,为女孩们开辟未来的可能性。张桂梅在华坪从教多年,看过太多如谷雨一般资质优秀却被迫辍学的女孩。如果不加以干预,那么村子里的女疯子就是她们命运悲剧的隐喻。所以她毅然踏上教育扶贫这条路,通过免费女高指引这群女孩走回光明之路。
剧中对青年老师们也着色良多,魏庭云、丁笑笑、姚小山等人毕业自名牌大学,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育公平的关怀,放弃了相对优渥和体面的工作机会,为大山女孩播撒知识和希望。他们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华坪女高的教育方式和得分秘诀。
张桂梅和年轻老师全力托举这群女孩,让明灯照亮了华坪的每一个角落。女孩们也很争气,通过自我蓄力,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有句老话叫:说出来被嘲笑的梦想才是梦想。随着她们升入高三,高考的号角声也越来越近,张桂梅鼓励女高学子在黑板上写出志愿,她们工工整整写下了心仪的大学。很多院校的录取分超过了她们的当下水平,比如谷雨想考540分,蔡桂芝填了580分,而宁华想考入清华大学。但只要为了远大理想而奋斗,谁又规定山沟沟里的女娃娃不能望向更远的星空。
透过细腻描绘的剧情,我们看到谷雨缩在窝棚里寒窗夜读,为了落后的数学科目费尽苦心;看到蔡桂芝无时无刻不抱着书本,在宿舍床上也念念有词……还有更多默默努力的女高学子,她们为了节约时间拿着搪瓷饭盒奔跑在教室食堂两点一线间,在试卷上一笔一划写下古诗词和方程式。
英雄主义的微小火花在每个人的眉宇和笔尖闪耀,她们争着当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以学习为武器,力图改变命运,打破母辈悲剧的循环。剧中有处名场面,也是现实中感动了无数人的那一幕,华坪女高的师生一同复诵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何等热血、何等浪漫的女高精神,被她们铿锵有力地念出。强烈的自我期许、崇高的志向追求和正向的激励在这几句誓言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坪女高在山沟沟里开辟了一片自由天空,老师和女孩们的精神境界早已超越肉身樊笼,她们一步步向上追寻,璀璨星空终有一天触手可及。
剧集进程已过大半,华坪女高首批高三学子即将走入考场。
向往师范的谷雨,心向医科的蔡桂芝,颠覆过往人生轨迹的柳细莺和宁华,又会拼出怎样的未来呢?
无论分数多少、未来如何,她们的前程或许都正如剧名所示——山花烂漫时。
历经风霜的山间野花,也能绽放出灿烂未来。我们期待,我们祝愿。
作者 | 艾 米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