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新动脉:首座8车道大桥如飞虹 轻轨两分钟穿梭琴澳间
今年10月通车的澳门大桥,是澳门首座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
开篇语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以来,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充分彰显“一国两制”澳门实践的伟大成就和广阔前景。南都、N视频重磅推出融媒策划《澳门值得》。记者穿梭粤澳两地,从基建布局、科技创新、民生改善、文化延展等多个方面展开报道,展现澳门特区背靠祖国,并在祖国大力支持下所取得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镜海之上,新近通车的澳门大桥如同蛟龙,蜿蜒于海面之上,为澳门城市夜景增添一抹亮色;城区之中,轻轨横琴线缓缓驶来,越来越多澳门人过起了“双城生活”;口岸之间,横琴新旅检区域、青茂口岸等系列民生工程陆续建成投入使用……2024年12月20日,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澳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一国两制”实践成果丰硕,这颗祖国的“掌上明珠”散发出夺目光彩,而在这一年中,澳门的公共基础建设,亦处处迎接回归25周年的“彩蛋”。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澳门与内地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也不断迈出新步伐。
●桥梁
从“镜海长虹”到多线联通 四座跨海大桥纵横澳氹
站在澳门新城A区眺望,毗邻港珠澳大桥,一座崭新的桥梁——澳门大桥如同飞虹在澳氹海面上腾空架起。
这是测量工程师张思兵桥梁建设生涯的第12座大桥。在澳门大桥正式通车之后,乘车走上这座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张思兵不由感慨道:“就像手机4G变5G一样,畅行于澳门半岛与氹仔间的感觉,丝滑多了。”
从2020年3月开工建设到如今通车,四年的光阴,与张思兵一样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相聚镜海,他们在海面“运笔”,在深水“描线”,每日穿梭于粤澳之间,将自己最美好的奋斗时光留在了这片海洋。
作为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的开通将大幅降低澳门城市道路网压力,便利粤港澳居民的出行。大桥横跨外港航道和澳门水道,将澳门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相连,是构建澳门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也是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交通流的重要疏导路径。
据张思兵介绍,在大桥建设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不仅经历了台风、疫情,更存在同步作业与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整体风险防控挑战严峻等各种难题。同时,澳门大桥受航空限高、通航净空等限制,在桥梁结构设计、钢材应用、施工工艺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难的路,要靠自己走通。作为澳门工程建设难度最高的大桥,建设过程中尝试使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随之先后获得发明专利33余项、行业协会奖项10余项,荣获第16届广东省钢结构金奖“粤钢奖杰出工程奖”。
1447天实现全桥合龙、194节段钢梁精准架设到位、1650天实现通车……宏大之处显效率,精微之处见功夫,大桥完成的每一个节点都是突破。但对张思兵来说,海上施工除了艰苦,也有独有的浪漫:“我们在海面上施工,白海豚在跳舞。”——这是“大桥人”们异乡建设最大的乐趣之一,在它们的相伴之下,建设者们一步一步突破,成就了双向八车道的宽度,也书写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无限广度。
2024年10月1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居民为这座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起名的热情十分高涨,共有5703位市民提出了近14400多个建议名称,最终,“澳门大桥”这个名称脱颖而出。
从空中俯瞰,澳门大桥起伏的桁架曲线宛如柔美的海浪,横跨镜海。据澳门公共建设局副局长沈荣臻介绍,除了疏解交通压力,作为连接澳氹最东侧的大桥,澳门大桥将会连接新城填海A区,而A区作为澳门第一个新城填海区,对澳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澳门大桥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一座建在海上的城市,澳门最懂桥的重要性,它畅通着这片莲花宝地的经济血脉,无限活力、勃勃生机通过桥梁涌动、流转。
数十年间,四座大桥渐次在澳门半岛与氹仔之间开通投运。纤细优雅的嘉乐庇大桥,是首个联通两岸的跨海桥梁,双向只有两个车道。随着氹仔和路环的发展蒸蒸日上,原有的一座跨海大桥经常出现拥挤,于是从1990年起,澳门用了4年时间建成了全长4000多米的友谊大桥,与嘉乐庇大桥并肩飞跃镜海。50元澳门币上印着的西湾大桥,2005年正式通车。西湾大桥设计了上、下双层行车道,主孔跨度长达180米,创下当时世界双层混凝土桥梁跨度之最。
透过澳门大桥的桥体,还可以看到海关对面的港珠澳大桥。今年是港珠澳大桥通车6周年,截至目前,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已经累计近千亿元。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而澳门大桥今年国庆通车,更是给这条城市交通大动脉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嘉乐庇大桥的双向两车道、友谊大桥的四车道,到西湾大桥的六车道,再到如今澳门大桥的八车道……架在海上的桥,是物资、资金和信息流动的通道;架在心中的桥,联通着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的深情厚谊。
●轻轨
两分钟穿梭琴澳 三条轻轨线路打开多元新澳门
“下一站——横琴站!”
12月2日13时11分,澳门轻轨横琴线首班车从莲花站开出,两分钟后,列车便稳稳停在横琴口岸澳门口岸区。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运行,旅客可乘坐这一趟轻轨往返横琴和澳门,6分钟就有一班。自此,以横琴口岸为枢纽,横琴站与澳门轻轨、珠机城际二期城轨连成一线,进而接入珠三角城际交通网,直接打通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
乘坐横琴线,从位于横琴口岸澳门口岸区的横琴站出发,经过十字门水道的河底隧道,就到达位于路氹城的莲花站。澳门轻轨横琴线全长约2.2公里,设有“莲花站”和“横琴站”两个车站,全程行车时间约两分钟。目前为两节车厢编组,可载客约200人。据介绍,这是澳门轨道交通史上首次使用盾构法施工,充分展现出我国的科技创新力量。
横琴站可直达的横琴口岸是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枢纽,而莲花站则串联了澳门现运营的最长一条轻轨线路——轻轨氹仔线。2019年,澳门首个轨道交通项目,轻轨氹仔线开通,澳门正式进入“有轨”时代,氹仔线起于妈阁站,覆盖氹仔市中心的主要住宅区、旧城区及旅游区,并串连澳门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止于氹仔码头站。
乘坐轻轨氹仔线,如同乘坐一辆流动的观光车,坐在车厢內,可以看到澳门漂亮的城市景观,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飞架的西湾大桥、香火不断的古老庙宇妈阁庙、热闹的银河综艺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些是过去25年,澳门的变化和发展。
2024年11月1日,另一条轻轨线路——澳门轻轨石排湾线正式开通,作为轻轨氹仔线的重要分支,石排湾线的开通标志着澳门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再上台阶。这是澳门轻轨在氹仔线的基础上首次实现线网转乘,服务延伸至石排湾社区。
石排湾线全长1.6公里,由高架桥组成,设有协和医院和石排湾两个车站,以及由协和医院站延伸至莲花圆形地的换乘站厅,拓展了澳门的绿色交通网络,便利往返路环、氹仔及澳门半岛的居民及游客。两座共长300米的行人天桥系统设计,将新轻轨站与协和医院和石排湾公共住房开发项目连接,以加强铁路系统的连通性和整体性,设计亦考虑了未来铁路线路延伸至路环的可能性。
从多姿多彩的澳门半岛历史文化城区到灯火璀璨的氹仔休闲度假区再到静谧的路环地区,氹仔线、石排湾线、横琴线3条轻轨线路,铺设在这片土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串联起独特的文化风貌。
下一步,轻轨的轨道将会延伸至哪里?据沈荣臻介绍,目前正在修建中的“轻轨东线”将会由氹仔线延伸到关闸口岸,串联氹仔码头、国际机场与横琴口岸,虽然没有完全形成“环状”,但不论是从哪个方位进入澳门,都可以乘坐轻轨到达市区,在轻轨东线完成通车之后,轻轨系统将会对澳门的公交系统起到很大的分流作用。“可以说,将与巴士系统平分秋色了。”沈荣臻说。
●口岸
刷脸就能“来粤串门” 四大口岸串起湾区“1小时生活圈”
“嘀”——证件查验完毕,出境车道的黄色闸门缓缓升起,不到100秒时间,经营贸易公司的澳门人廖信君的车辆在横琴口岸便完成通关,进入澳门。
2020年,廖信君一家从澳门迁至珠海居住。每个工作日,廖信君都会开车早早就来到横琴口岸,送小儿子前往澳门的中学上学。去年底在横琴口岸落地的车辆一站式查验系统,实现了珠澳5家单位联合查验,大大缩短了查验过关速度。随着粤澳口岸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对像廖信君这样的澳门市民来说,不管是“回澳串门”还是“来粤通勤”都越来越常态化。
24小时灯火通明的横琴口岸,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往来澳门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跨境通道。横琴口岸通关时间从回归之初的半小时缩短至目前的20秒,只比短跑200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慢大约两秒;车辆通关时间更是缩短在100秒以内;澳门轻轨横琴线开通后,澳门轻轨在横琴口岸实现与广珠城轨接驳,便利了很多年轻人的“双城生活”。今年1至10月,横琴口岸出入境人员、车辆分别达1857.13万人次、193.89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39.5%、22%,琴澳融合发展正在“加速度”。
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标志着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迈出关键一步。15年前,横琴开发因澳门而生。它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3年多来,横琴与澳门“双向奔赴”一体化发展,持续为澳门发展激活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便利的通关让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截至今年10月底,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16863人,就业人数5297人,同比分别增长17.1%和6.4%。
珠江之上,珠澳两地灯火交相辉映,同样车畅人通的还有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车以来,这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桥不断刷新车流量和客流量纪录,目前澳门单牌车日均通关量超4100辆次,口岸出入境车流量单日最高超过2.2万辆次,车水马龙的出入境车道成为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的生动缩影。
“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横琴口岸还未修建好,只有关闸口岸,在关闸排队要排到口岸外边很远的迎宾南路,现在通关的人翻了几番,过关速度却越来越快,直接‘刷脸’就能‘丝滑’过关,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回忆起澳门回归祖国25年间的变化,廖信君感慨万千。
“刷脸”取代“刷卡”,今年11月20日零时,“免出示证件”通道正式在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拱北口岸“上线”。旅客无需掏证件,即可享受快捷出入境。
25年来,珠澳间,人如潮,往来忙。截至目前,该总站已查验出入境人员1.87亿人次,查验出入境车辆1021万辆次,双双创出新高,分别是1999年全年查验量的5.8倍、6.3倍,旅客的感受是通关更加“丝滑”,这背后正是因为边检查验环节的不断简化、查验手段的迭代升级。
跨境通勤、创业、求学、旅游、购物……两座城市之间,每天有50多万名旅客出入境,面对旅客的成倍增长,以“变”应“变”、创新发展成了不二选择。珠海边检总站业务、技术工作始终根据口岸查验需要进行按需定制。2018年10月24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模式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落地实施,实现了旅客“一次排队办完珠海和澳门双方边检手续”,这种全球少有的查验模式以及两地警察“肩并肩”“面对面”的执勤场面,当时让所有人赞叹,在随后短短3年内被推广至横琴口岸、青茂口岸。如今,6年过去了,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查验,已让1.45亿人次的出入境旅客习以为常。
生活半径扩大、时空距离缩短、商旅往来便捷……口岸的便利发展以外,两地的通行政策也为粤澳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2022年12月20日,“澳车北上”政策正式施行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的澳门单牌车通关数量呈阶梯式增长,越来越多的澳门民众畅享“踩一脚油门就能到广东”的幸福感,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已查验北上澳门车超过250万辆次。
数据背后映照的,是合作机遇、是便利出行,更是美好生活。随着澳门回归尤其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桥、城轨、口岸共同打通了地理隔阻,协力创新突破了制度壁障,生活生产一体实现了心灵融通。粤澳两地正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书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统筹:王佳 陈伟斌
执行策划:柯晓明
执行统筹:李冠祺 李敏谊
采写:刘红豆 李冠祺 阮姗姗 李敏谊 王熠 宋可心 陈灿荣 吴彦洋 吴泽嘉
本篇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红豆 湾区视频新闻部出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