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鱼带来好收益,武汉新洲这个村探索致富新路子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摄影记者 邹斌
实习生 王梦
通讯员 王林峰
一把鱼饲料撒入池中,成群鱼儿抢食翻腾出水面,激起片片水花。12月19日,在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戴家山村今禾戴家山村农业产业园的智慧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各个鱼池进行喂食作业。该产业园打造的“鱼稻共生”生态特种水产品养殖项目颠覆了传统养鱼模式,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节能环保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子。
旧街戴家山村“鱼稻共生”养殖是新洲生态水产品养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汉市新洲区推动生态种养工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高效设施渔业,为渔业企业申报专项补贴、提供技术指导等方面,助力公司拓宽水产养殖产业链。
回乡做“新农人”,给鱼儿搬新家
“每天的早中晚,各个区的工作人员都会对鱼池的温度、水质、PH值进行检测后记录。”12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新洲区旧街街今禾戴家山村农业产业园,5000平方米的智慧温室大棚内,36个直径8米、高2米的智慧鱼桶分两列一字排开,每个圆池内均配有一套独立的循环过滤和沉淀消杀系统。
记者走进桶内发现,养殖池内水流不断却不见鱼,工作人员向池中投撒鱼料时,水面立即水花四溅,鱼儿纷纷露出水面抢食,一条条鱼长势喜人。
“这一桶是马口鱼,大概是4000尾,长到一斤二两左右卖。”产业园负责人胡金林介绍,棚内养殖的马口鱼属于高蛋白、高营养的特色鱼类,市场需求量大,早早地就被客户预订了。
今年46岁的胡金林是新洲三店人,之前一直从事物流行业,对农业几乎一窍不通。2021年,他下定决心,准备干一番事业。
对于为何从事农业,胡金林坦言,自己对农业有情怀,刚好遇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就准备回乡创业。经过数月的考察研究,最终流转了戴家山村300多亩土地。
“戴家山村有着优质且充沛的水资源,便于养殖区储水用水。田间具备一定高低落差条件,十分适宜稻田资源开发利用。”胡金林告诉记者,大棚内聘请的工作人员均为本村人,高峰期可带动就业人员达10余人。
水温、溶氧、PH值、亚盐、氨氮……戴德传正在记录着刚刚检测的数据。70岁的戴德传是戴家山村村民,他负责A区的21个陆基鱼桶的养护。
“之前有专业的人员对我进行培训,现在我每天按照表格的要求检测后记录,2个人轮班值守。”戴德传说。
如今,产业园内已经成功投产鳜鱼、马口鱼、鲈鱼、太阳鱼等具有高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特色鱼类品种,部分产品已成功进入市场,销售范围覆盖广东、福建、安徽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经济效益。
新洲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新洲区内陆基养殖企业达12家,已建成278个陆基循环鱼桶,饲养鳜鱼、鲈鱼、黄颡鱼、马口鱼等特产鱼,年产鱼106.2万斤。
24小时实时监控,数字科技“智慧”养鱼
“新模式养鱼,设备智能化程度高,而且占地少、产量高。”胡金林介绍,产业园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24小时实时、全方位监控,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这种新兴的设施化养殖模式可降低养殖成本、节省水资源和养殖空间,摆脱地域限制、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实现规模化养殖。
据悉,产业园现阶段成功养殖鳜鱼10万斤,马口鱼160万条,鲈鱼10万斤,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渠道的进一步拓展,产量和销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整地、开沟、摆放艾根、覆土填压,在大棚旁的一处田间,村民正在种植艾草。上一季的水稻收割之后,村民利用农事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农田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选择种植艾草,降低水田中病虫害的发生率。
合伙人吴金中表示,此前养殖池的尾水直接排入水稻田,消除田间杂草和水稻害虫,并疏松土壤,水稻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净化水体,净化后的水体再次进入养殖系统进行循环利用,形成一个闭合的鱼稻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多用、生态循环”。
为了将这个项目做好,旧街街道和戴山村村委会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专家进行指导,村两委班子也会学习养鱼知识,及时跟进企业需求。
一户渔业兴,一方百姓富。胡金林说,“陆基鱼桶”养鱼有一定技术门槛,大规模发展的话,投入也比较大,希望自己能给农户建小规模的养殖桶做示范,带动乡亲一起养鱼致富。
对于未来,胡金林满怀期望。项目后期将依托工厂化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尾水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二次开发利用,初步规划建设全智能化蔬菜种植大棚,并配套建设水产深加工用冷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将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垂钓露营基地、产业科普研学基地等观光农业项目,通过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全面推进。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