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年度经济热词④|科创天府——产业“含新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投资约30亿元,从苏州到成都,1800多公里,研发+制造总部基地一起西迁……
11月中旬,“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现场,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官宣”拟整体搬迁至成都高新区。如此量级的项目,从接洽到正式拍板,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在公司总经理邓博眼里,选择成都,“既是必需,也是必然”。
过去一年里,在成都,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科创人才汇聚于此,以拼搏奋斗之姿书写“科创天府”的新故事。
2024年,成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23位;在“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TOP100”榜单中,成都排名全国第8位;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337.33亿元,全市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达19家,排名全国城市第7位;在蓉科研团队牵头或参与的“悬链线光学”等20余个科技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系列数据,传递出扑面而来的新气象。
成都,正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聚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全球/全国首例”频现
科技成果迎来“爆发”
用科技成果撬动产业经济发展,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成都具备创新“家底”: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4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支持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从“十条”到“新十条”再到“三十条”,不断拆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篱笆墙”。
厚积,而薄发。近年来,一个个“成都创新”“成都智造”加速涌现,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就在过去一年,成都科技领域更是不断传来好消息——
10月,由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成都造”手术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喉部早癌专科化经口手术机器人手术,精准治疗肿瘤的同时,让患者的器官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手术机器人 6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环流三号 王勤 摄 4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输出波长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并有望实现单片集成。 ▲天府绛溪实验室 再往前看,3月,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验线上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国内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装配下线 2月,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成功研发“聚合物燃烧过程实时在线分析仪器与系统”,经专家组评价,该仪器是世界首台能同时实时在线检测与分析聚合物阻燃性能、真实燃烧行为与阻燃机理的科研仪器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全国首例”成为成都科技创新“高频词”的背后,不仅是成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未来发展新势能的接力赛,也印证了一个重要趋势——成都科技创新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站在了新的起点。
走好“最初一公里”
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撑塑造“新”动能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资源耦合互动的集聚地,也是颠覆性成果诞生的“高产区”。65所高等院校、47家中央在蓉科研机构,8所在蓉高校入选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5个学科全球排名前20;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万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4位——科研资源处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的成都,在城市创新版图中已聚集起的科技创新“基本盘”。在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方面,成都也在加码——高水平打造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协同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成德眉资创新联合体,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西部(成都)科学城
今年以来,成都多个大型实验室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天府绛溪实验室组建了电磁空间前沿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安全有序发展,催生低空信息新兴产业。同时,实验室还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组建了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线平面近场测试系统完成整体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天线与双波段薄膜反射面天线等多个产品的测试,满足了对外承接各种类型天线检测任务应具备的条件。 天府锦城实验室部分平台已经建成,全国顶尖专家入驻后将陆续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陆续将有多位国家级人才(包含院士)到实验室共同开展工作……
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雄厚的科研院所资源,成都着力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这一过程中,积极推动校院地共建成果转化新型机构,是成都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又一探索。
以成都与清华大学为例,今年10月,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心)正式启动。作为清华大学和成都合作的重要创新单元,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心)将打造清蓉验证孵化中心、资源链接窗口、中试对接基地、招商引智平台,为清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生态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建平台、导资源、促转化,在成都,像这样的市校合作案例不胜枚举——
与北京大学共建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四川研究院……近年来,市外高校院所在成都设立新型研发机构18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20余家。同时,通过开展超300场次“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成都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超1000项合作。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为成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支撑。
打通“最后一公里”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随着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群起势,高端创新资源加速在蓉集聚,科技创新成果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涌现。如何发挥创新平台成果溢出效应,让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为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2024年,成都再次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天府软件园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难题,这些信息不对称包含找技术、找资金、找平台等。随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正式启动,成都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收集、展示、路演、对接、撮合、转化为一体的技转服务平台,帮助在蓉高校创新团队和科技型企业“找技术、找场景、找资金、找人才、找政策”。
436项科技成果、100项技术合作需求发布,近40项成果路演、近20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签约……11月18日,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都厅一座难求,不少参会代表只能站在最后一排聆听。“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启幕,资源汇聚,要素破圈,吹响科创集结号。
人气火爆之外,现场还有诸多新意。例如,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成果应用场景:超400项科技成果的发布者,是地道的“成都造”数字人“小智”;而启动仪式使用的裸眼3D屏幕,也是成都本土企业研发成果的一次成功应用。
本次活动将开幕式和6个专场活动链接在一起,同时链接成德眉资等兄弟城市科技资源。不仅仅是活动空间上的无缝衔接,更打破了地域限制,用开放的平台实现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其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公平宽松的创新环境,突出企业、高校这两大成果转化过程中,供和需的主体作用,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对接。
后续,“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将以1个主体活动、3个系列活动的形式常态化开展,通过平台链接行业部门、产业园区,串联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助力科技企业“找技术”、创新产品“找市场”、创业孵化“找资金”。
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不仅要“搭稳桥”,还需要“送补给”。这样才能将成都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人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本等要素有效串联。
就在前两天,《成都市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结合“立园满园”行动重点任务,围绕提升产业园区创新策源力、成果转化承接力和创新要素运筹力,提出实施15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9年,园区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超过1000家,持证技术经理人数量超过6000人。
全新驱动,动能澎湃。成都,这座奋进中的创新之城,正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以“含新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含金量”,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成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