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越来越火的博物馆 还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答案就在人潮人海中
12月17日—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成都度过了异常忙碌的两天。
12月17日,“博物馆社会与经济影响力评估研究”课题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了开题报告会。该课题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二批科研课题资助计划”的重大项目,由成都博物馆、复旦大学联合承担。刘曙光作为评议专家之一出席了开题会议。
“博物馆社会与经济影响力评估研究”开题报告现场
12月18日上午,刘曙光出席了在四川博物院举办的“合作共赢·创享未来”四川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并上台致辞。
12月18日下午,刘曙光又来到成都博物馆,完成了一场主题为“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讲座。
几场不同的活动有着一个共同的核心要素: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在博物馆已经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受公众关注和青睐的当下,博物馆人还要做些什么,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呢?这是一个抽象的目标,还是有着明确的纲领?
刘曙光
在刘曙光的致辞与讲座中,有两个关键词尤为突出:社区与人。
本月初,刘曙光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M20+ 2024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大会在上海博物馆举办,21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头部”著名博物馆应邀出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
刘曙光注意到:若干家著名博物馆的代表在大会发言中,讲的都不是如何保护藏品、策划展览,而是如何适应这个城市不同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比如美国最大的艺术宝库——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拥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时期的300多万件藏品,时间跨度长达5000年。
面对这些丰富无比的藏品,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早已从收藏的文物本身延伸到了这些藏品背后所代表的丰富地域文化,进而延伸到这些文化所联系的不同人群,比如通过来自中国的藏品链接在美华人社群等。
图据大都会博物馆官网
“如今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都在发生变化。”刘曙光说,“以前大家普遍更重视硬件,文博工作者主要精力都用在藏品的保护、修复、展览和研究上。现在评价标准基本是一半一半:硬件一半,软件一半,而且国家对后者也就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要求还在不断提高。”
在这一要求之下,不仅博物馆的馆长们需要“一只眼睛盯着博物馆内部,另一只眼睛盯着博物馆外部”,在人才储备方面,未来除了历史和考古等专业之外,更多博物馆也将需要更多艺术史、教育学甚至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新人加入这一行业。
一家好的博物馆,应该成为其所在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公共客厅,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多元的、有特色的公共服务。
2024年10月,游客正在参观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陶俳优俑(摄影 王效)
“我希望将来大家说起某某知名博物馆的时候,不再只想到它的镇馆之宝,还会想到它举办的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能让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到文化之美。”刘曙光说,“包括让残障人士也平等有尊严地享受博物馆提供的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曾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