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手段激发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深中创新一体化加速
翠亨新区马鞍岛上,新益昌中山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一台台LED封装设备固晶机,正以每小时6万至11万次的速度进行固晶测试。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高端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公司研发在南山,总部在宝安,生产在中山,依托于深中通道的连接,企业正在加快实现人才和制造优势互补。
距离近了,创新“快”了。一桥飞架,不仅拉近了深中两地的物理距离,更是打通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创新要素流动的“黄金走廊”。当前,中山传统制造业改革步入深水区,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光学等新兴产业集群有待培育壮大,唯有创新才能再立潮头。抢抓历史机遇,中山以“深圳研发+中山制造”为主线,围绕新时代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技术创新需求,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深中两地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内生动力,推进深中科技创新一体化。
支持深圳科技项目到中山成果转化
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助力协同发展
在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市政府以“一号文”的形式发布《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明确提出,支持深圳等外市科技计划项目到中山开展成果转化,享受国家、省级项目成果转化同等政策待遇,企业研发费最高补助500万元。
为更好落实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创新一体化行动方案》及任务清单随后出炉,提出了深中创新一体化工作目标。清单围绕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运用、创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模式、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四大领域列出17项任务,推动创新一体化走出实效。
如何让中山制造扎根深圳创新“土壤”?如何借力深圳优质创新资源,解决中山传统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如何发挥两地产业优势,实现资源错位互补?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是一次积极探索。今年,中山推动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在深圳建立离岸孵化器,7月3日,“中国中山留创园(龙岗坂田)双向离岸孵化基地”在深圳正式揭牌。与传统的“飞地经济”不同,“反向飞地”可以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深圳“原生态”的创新环境,更有利于催生创新成果,为科创提供发展支撑。
与此同时,中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就近使用深圳科创资源,与深圳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
“揭榜挂帅”与深圳机构合作研发
深中技术交易同比大幅增长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与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集聚了一批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以来已有1个项目落地、2个项目准备签订落地协议,还有十几个项目正在洽谈,已经形成“深圳孵化+中山产业化”的合作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山有30多家龙头企业在深圳设立基地或分支机构。中山还通过“揭榜挂帅”“市镇联动”等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支持洋紫荆、金鼎光学等公司与深圳机构开展研发攻关合作。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交易是让技术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其活跃程度直接反映了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匹配情况。去年以来,中山共向深圳有关机构推送了中山企业真实技术需求200多条,据不完全统计,共促成合作项目超40项。2023年,中山促成31项深中技术交易,合同金额5372万元,同比增长144%。
未来,中山将探索在湾区光谷、中山生命科学园等科技产业园区率先与深圳、香港等地共建技术转移和交易中心,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中山翠亨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平台,依托西湾国家大型仪器科学园,引进深圳仪器类企业到中山落地和实施成果转化。
高端科创平台与深圳机构深度合作
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深中通道开通后,我和同事去深圳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会更加方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研究院的辐射力和服务范围!”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低温院”)工程师张峰介绍,低温院掌握的国际先进低温技术,可以为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等大科学装置提供配套低温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强化中山与湾区城市的创新联动。
创业青年在走访参观低温院。
建设高端科创平台,成为中山深化深中创新合作的关键一招。中山充分发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山药创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低温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作用,主动与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或生态型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目前中山药创院已与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等开展了项目研发、资源共享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层次合作。低温院与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深入接洽,将共同开展天然气中氦3资源的提取技术研发,解决我国氦3资源“卡脖子”问题。
在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中山的创新突破,就是要深化区域开放合作”。深中通道的开通进一步加速两地创新要素的流动,以深中经济合作区为载体,中山正结合深圳“20+8”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中山“十大舰队”产业发展布局,共同培育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借力深圳“科创+”“数字+”“设计+”优势,中山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深中两地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内生动力,深中创新一体化的步伐更加稳健。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