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王夫刚:我享受了杜甫无法想象的科技红利
传承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精神,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由《草堂》诗刊社与成都商报社主办的第七届草堂诗歌奖今(18)日颁出。其中,诗人王夫刚获得“年度实力诗人奖”。
第七届草堂诗歌奖
年度实力诗人奖:王夫刚
授奖词
王夫刚用二十年时间貌似被动地写了一部泛主题超长诗集《山河仍在》,以此实践汉语诗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患意识和寄寓情怀。他的写作在悖论中求取诗意平衡,弥合现实冲突,秉承批判理念而不失温良节奏,释放个性语言而不忌饶舌之嫌,或亦庄亦谐,或孤芳自赏,或举重若轻,有益呈现了诗歌作为命运说明书的先天力量和固有美德。
鉴于此,特授予王夫刚第七届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
王夫刚创作诗集《山河仍在》花费了20余年。获得第七届草堂诗歌奖的两首小长诗《树上人间》和《岛上来客》,即为这本诗集中的两章。
这些数百首跟山河人文有关的诗作,王夫刚为它们定下一个既宽泛又不乏具体指向的命名“山河仍在”。写山水的文人自古甚多,但王夫刚的诗格外有趣的是:和河流、森林、树皮、尘埃一同出现的还有手机、油锯和数字统计学。在诗里,他写自己用“一串11位的数字”(手机号码)与世界发生关系;在采访中,他说自己享受了杜甫无法想象的科技红利:
“杜甫没有用过手机,没有坐过高铁,却界定了‘山河在’的诗歌坐标……我的写作则只能置身‘山河在’的光辉之下,发出‘山河仍在’的晚学感慨。”
王夫刚
红星新闻:我们从你的诗里读出了技术哲学般的批判与反思,比如“现在,我用一串11位的数字/和世界发生关系”。你认为飞速发展的技术,对诗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王夫刚:一般来说,诗人和诗歌不能回避时代的影响。诗歌的每一次变革都在向诗歌精神致敬,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AI时代·诗歌传承与人类未来”亦即如此。我在诗中写下手机号码,在诗中把手机视为每个人的“另一个我”,既是对科技影响生活的现实接受,也表达了我对“万物皆可入诗”所持有的赞成态度。
红星新闻:许多诗人在写作时,为了让诗歌表达一种特有的意境,往往会让内容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你的诗里经常出现手机、头条新闻、数码相机等技术产物。为什么会对这些内容格外偏好?
王夫刚:意境作为汉语诗歌资深特色,历来为中国诗人所喜欢,但我认为,批判性才是诗歌唯其重要的责任和美德,而批判性的出生地,毫无疑问来自河流一般变动不居的现实:杜甫没有用过手机,没有坐过高铁,却界定了“山河在”的诗歌坐标,我享受杜甫无法想象的科技红利,我的写作则只能置身“山河在”的光辉之下,发出“山河仍在”的晚学感慨。需要说明的是,我虽然在写作中不拒新生事物,但献给生活的即时热情实则远远落后于同时代人——比如我二十多年以前获得一个手机号码,就再也没有用过第二个手机号码。
红星新闻:技术发展如此迅速,作为诗人,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外界浮躁所影响,保持洞察力与创作力的?
王夫刚:诗人需要热情,需要勤奋,但首先需要天赋。我们不能指责“本能写作”,但“本能写作”的诗歌贡献率几可忽略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相对成熟的诗人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丧失警惕将不被原谅。诗歌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属于唇亡齿寒的关系,没有前者,罔顾后者,除非后者有天作之才。当我意识到有趣的有益的个体写作必须逃离集体弊端,我就时常提醒自己,宁肯多刷一会视频也不宜陷入浅尝辄止或者无病呻吟的写作泥淖,起码要像我在《岛上来客》所期待的那样:“美好的事物允许/慢慢开始,更美好的事物允许突然消失”。
红星新闻:成都一直在打造诗歌之城,你认为诗歌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意义是什么?
王夫刚:这次以获奖诗人身份前来成都,被我视为诗歌生涯的一次幸运出行和朝圣之旅。一直以来,成都就是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代表,诗歌则是其从未缺席的基因,诗歌之于成都的意义,恰如成都之于诗歌的持续接纳和缓释理解。
岛上来客(节选)
岛上来客人了,一共十三位
如果加上手机,一共
二十六位。与时俱进的岛屿并不介意
沙洲的出身——岛上的风
保持了岛屿的调频
以及不逊高塔和长桥的
局部理想:十三位或者二十六位
造访的客人,不会增加本地负担
不会改变头条新闻的
秩序,不会影响大江
入大海的心情和节奏
尽管来客们号称“有组织的诗人”
王夫刚,诗人,著有诗集《粥中的愤怒》《正午偏后》《斯世同怀》《山河仍在》和诗文集《落日条款》等,获过齐鲁文学奖、华文青年诗人奖、《十月》诗歌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苏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