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广州将推外卖专用号牌,“超速”和“超时”的两难怎么破
在各种车辆混杂的道路、在各方利益交织的日常,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保障好交通安全,也呵护好社会活力
12月17日,据媒体报道,广州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针对外卖等行业的专用号牌,以及配套的管理规定,相关号牌将由相关企业申请,并仅限本企业员工使用。
之所以推出外卖专用号牌,和此前推出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有关。根据该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这一要求对外卖员来说冲击巨大,曾有骑手表示,普遍的骑行时速在40公里左右。
而类似专用号牌的分类管理措施,似乎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广州交警表示,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配送平台,督促其优化算法,放宽配送时间,落实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目前广州市共有10家较大的配送平台,均已建立了日常沟通协调机制。
↑外卖骑手。图据视觉中国
推出专用号牌,对外卖行业进行特殊管理而不是“一刀切”,这种务实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客观来看,电动自行车管理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外卖行业,更是电动车效率与安全冲突的高发领域,要么“超速”要么“超时”的状况较为普遍。
其实,交通安全法早就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这也是广州新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可以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上限理论上就是15公里/小时。
但这个要求要在现实中落实并不容易。一方面,对电动自行车的违章处罚较难实现;另一方面,外卖本身就是个“追求效率”的行业,对速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骑手增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有些骑手超速已是迫不得已,否则便会超时,超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广州的外卖专用号牌,或许是破解“超速”和“超时”两难困境的一个探索。专用号牌的出现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提高违章处理的可行性,解决执法难的问题。从表态来看,交警部门还会和企业进行协调,对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放宽,从而减轻外卖小哥的“超时”焦虑,专用号牌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识别依据。
当然,这项措施的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毕竟外卖的时长要求,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企业盈利、市场竞争、消费者要求综合博弈的结果,是否会因为一纸令下便大幅度改动,仍有待观察。
另外也要看到,专用号牌的出现,事实上是进行了类似“私家车”与“企业车”的分类管理,这是否会造成垄断,以及对行业变动造成过大限制,也应当注意观察。现在的外卖行业起到了某种就业兜底的作用,灵活恰恰是它的最大优势之一,分类管理也应当尽可能和这种行业特征匹配。
总之,在电动自行车的治理上,做好效率和安全的平衡十分重要。一方面,外卖已经是一个体量巨大的产业,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关系到无数人的基本民生;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事故量在快速增长,《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19—2023年期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达5.85%,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
所以,相关措施也应当格外注重精准、细致,在各种车辆混杂的道路、在各方利益交织的日常,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保障好交通安全,也呵护好社会活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清波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