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书评│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读《山间四季皆滋味》
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读杨庆珍散文集《山间四季皆滋味》
且志宇
时常在朋友面前自嘲:《川菜杂谈》看得口水直流。自从做了文字工作后,越来越淡化了阅读的乐趣,很少再有十年前阅读车辐先生写成都美食文章的体验。偶有感动,也会迅速地遗忘,难以长久而深刻地印在脑海。如今,读到这本《山间四季皆滋味》,味蕾再次活跃起来。除食指大动,跃跃欲试的乡野滋味之外,也再次牵出了我割舍不断的乡愁。
大邑,旧属临邛。崃山峨峨,䣢水悠悠,这里是出才女的地方。作者杨庆珍,是大邑作协副主席,我更愿意称呼她为杨老师。毕竟天地君亲师,老师的称呼近乎于亲人,不比职务有上下层次之分,而更显亲切。
本书描写乡土,但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流的乡土文学存在根本的不同。那时的乡土文学,作者与描写对象大多是对立的。作者以旁观者身份,用异样的眼光来审视、反思、批判乡土的种种陋习及其他。而本书则是作者与描写对象的双向奔赴,圆融混一。城市居民从山间风味中享受生活、回归自然,山间风味由城市居民而得到最大的价值展示。如果强自为本书张罗一个文学流派的话,与其说是乡土文学,毋宁说是自然文学、生态文学。
大邑油菜花田间的川西林盘 王效 摄
大邑“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注定了大邑居民与自然生态相互拥抱。大邑人有这样的习俗,摘果子时,会留下三五个果子,美其名曰“守树子”,认为这样做,来年果子仍会丰收。这个民俗看似迂腐,却有着内在的科学逻辑。守树子的水果,可以为鸟类提供些许口粮。尤其像深秋留在树上的柿子,对寒冷季节难以觅食的鸟类很是重要。而通过鸟类的传播,水果的种子又会得到四处播撒,进而绿满山川果满林。
不经意的小小举动,便体现了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像这样与生态相关的习俗,在大邑民间还有很多。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似滴,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蕴藏着太多的山间风味。作者将之一一拈出,用淘洗得一尘不染的文字娓娓道来,汇成四十五篇小品,传递平淡、从容、自然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将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化外显,通过四季的山间风味,呈现于杯盘碗盏之间。
大邑的山村 图据 极美成都
蜀人尚滋味,推崇原汤化原食。李劼人、克非、沙汀、艾芜的小说,保留方言的书写,让陌生化的新奇,弥漫于字里行间。但为了本书被更多读者阅读和接受,作者不得不与现实达成和解,将当地的一些方言称谓进行了雅化。然而在这样的妥协中,作者在不妨碍阅读、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上,机智地在字里行间穿插了些许方言,尽量保持了作者最后的倔强。用原生态的本地语词,向世人介绍深处西南一隅的家乡,原滋又原味。
读本书时,我的思绪已如一泓泉水,不择地而涌出,起初汩汩潺潺,随着阅读的继续,进而汹涌澎湃、汪洋恣肆。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二十余年前,我离开家乡,来到成都学习生活。仿佛如宫崎骏电影里的狸猫,被城市化的进程驱赶着,没有归属。虽然偶尔回去,但近乡情更怯,仿佛离家乡越来越远。毕竟面对“三面光”的河岸,很难让人回忆起在河里捞鱼挖鳅掰螃蟹的光景;面对整齐划一的景观植物,很难产生在林间戏拈蛛网捎蜻蜓的冲动。而那段久违的回忆和归属感,在这本书里找到了。
也许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山间四季皆滋味》只是一本以超凡脱俗的文字,写凡尘俗事的书,甚或是一份美食菜单、一项大邑山间四季的美食攻略。对于笔者而言,本书承载的是一段过往的生活史。在这段回忆的剪影里,虽没有百草园中的桑椹、木莲、覆盆子,却有属于自己的阳荷儿、蕨萁苔、刺梨子、八月瓜、黄泡儿、猪鼻孔,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在邻家桤木格蔸(树桩)上的捡油菌子的某个深秋的早晨。昨日虽然不再重现,而书中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大邑西岭秋色 王效 摄
川人有尚食的传统,掌故颇多。我知道当垆涤器的长卿夫妇、武阳买茶的扬雄子云、熟烹猪头的老饕东坡;也读过王晦叔的《霜糖谱》、李雨村《醒园录》、曾伯渊《中馈录》,甚至访过李劼人小雅菜馆旧址,见过张大千、杨歗谷私家宴席菜单。但始终有一层隔膜,皆不及本书给我的真、切、深、透。
山间蔬果虽是乡野之物,却曾登大雅之堂。苕菜曾是宗庙祭祀的供品,鸡枞也曾为进献皇家的贡品,相信这本关于山间滋味的书,最终也将进入中国文学史和食物史煌煌的殿堂。(作者为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编辑 苏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