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从学生冬季校服中扯出薄膜,守好校服材质关要尽心尽责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近日,浙江温州文成县黄坦镇中心小学被曝冬季校服中扯出一大块薄膜,有家长质疑是塑料,担心是否存在质量问题。12月17日,黄坦镇中心小学校长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涉事校服产于2021年,厂家质检报告显示薄膜不是塑料,用途是防风防水。当地教育、市监等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12月17日 极目新闻《家长从学生冬季校服中扯出薄膜,温州文成县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
从相关视频看出,学生家长从校服的一角,扯出了一大段疑似塑料材质的填充物。涉事校服厂家的负责人表示,薄膜是面料和里料的一层覆膜,用途在于防水,有相应的质检报告,面料和里料都是聚酯纤维材质。但是这种回应是否能完全回答家长的疑问呢?
校服,作为学生日常穿着的服装,其质量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每天在校园里活动、学习,校服的舒适度和材质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学习体验。冬季校服更是如此,本应在保暖的同时保证材质的可靠,让学生们在寒冷的季节里能够安心学习,而不是让家长们为其质量忧心忡忡。
黄坦镇中心小学校长称厂家质检报告显示薄膜非塑料而是用于防风防水,然而这一回应似乎并未完全打消家长和社会的疑虑。毕竟,质检报告的真实性与权威性需要进一步核实,而且即使薄膜的用途如校方所言,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校服材质标准也是关键问题。当地教育、市监等部门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彰显了对学生权益的重视和对问题的严肃对待态度。
守好校服材质关,学校方面首当其冲应当尽责。虽说学校没有经手校服的经费,但不代表就可以撇清关系。在采购校服时,校方选择品牌不能仅仅关注价格因素,更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在选择供应商时,生产资质、信誉以及过往产品的质量口碑等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对于校服的验收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做到细致入微,对校服的材质、做工、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穿着需求。只有学校在采购环节把好第一道关,才能从源头上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而对于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此次事件也是一次考验。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校服采购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校服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明确质量标准,并且定期对学校的校服采购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校服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校服生产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抽检,对于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从而促使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校服质量安全可靠。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校服质量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校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还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和形象,更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公众期望看到的是一个透明、公正的调查结果,以及后续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守好校服材质这道关,让学生们穿上放心、舒适的校服,让家长们安心。
期待联合调查组能够尽快查明真相,公布详细的调查结果,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这不仅是对此次事件的一个交代,更是为今后的校服质量保障工作树立一个标杆,确保类似的质量争议不再发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着装环境。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希望孩子们身上的校服不仅能抵御寒冷,更能让家长和社会感受到温暖与安心,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否真正在守护校服质量这件事上尽心尽责,做到万无一失。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