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记性?北宋联金致靖康之耻,南宋为何仍敢联合蒙古?
前言
北宋末年,因联金抗辽而引发的靖康之耻,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难以磨灭的伤痛。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一百多年后的南宋在面临同样的外部威胁时,却再次选择了与新兴的蒙古帝国联合。
都这样了还不长记性?这一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与考量?
南宋初期
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汉人政权在江南地区的重建,然而,这个新生的王朝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北方金国的强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宋朝廷内部关于如何应对北方威胁的争论从未停歇,当蒙古帝国在北方草原上崛起,并逐渐展现出吞并天下的野心时,南宋是否应该联合蒙古以消除金国的威胁,成为了朝廷上下关注的焦点。
公元1127年,随着金军铁蹄的肆虐,繁华一时的东京城瞬间沦为了人间地狱,金军的进攻势如破竹。
他们不仅攻破了这座辉煌的都城,更将北宋的两位皇帝——徽宗赵佶与钦宗赵桓,以及他们的后妃、皇子、公主,还有大量的皇室成员、朝中重臣一并掳走,北上金营,史称“靖康之难”。
这场灾难不仅让北宋皇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更让整个中原地区陷入了深深的动荡与不安之中。
同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临危受命,登基称帝,建立了南宋王朝,并定都临安,这一举动,不仅为风雨飘摇中的汉族政权保存了一丝希望,也为后来南宋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孟皇后等忠臣良将的辅佐下,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下来,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重建军队、加强边防,以应对来自金国的持续威胁。
然而,尽管南宋政权在内部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外部威胁却始终如影随形,金国并未因南宋的建立而放弃对中原的觊觎之心,他们不断派遣军队南下侵扰,企图彻底消灭南宋这个新兴的政权。
另外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与扩张,南宋又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另一个强大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宋政府不得不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戒备之心。
他们既要应对来自金国的直接威胁,又要时刻关注蒙古帝国的动向,以防不测, 这两拨势力都不容小觑,随便一个大举进攻都会让南宋王朝覆灭。
南宋联蒙灭金
但是相对来说,金国的持续威胁才是影响到南宋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金国内部矛盾的加剧和实力的衰退,南宋看到了利用蒙古力量消除这一威胁的契机。
假设一下如果能够联合蒙古,南宋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对抗金国,从而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毕竟靖康之耻的深刻记忆始终萦绕在南宋君臣的心头,收复失地,报仇雪恨是南宋每个朝臣和子民都想完成的事情。
南宋君臣对蒙古帝国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领导下,迅速崛起于北方草原,他的铁骑横扫欧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征服能力。
南宋意识到蒙古国帝国的强大或许也能让自己躲过一劫,根据之前蒙古帝国的征途霸业,他们的目标并不只局限于华夏内陆,从东亚到中亚,再到西亚乃至欧洲都有可能。
基于这一判断,南宋认为与蒙古联合具有战略上的可行性,通过联合蒙古,南宋可以借助他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对抗共同的敌人——金国。
与蒙古的联合,不仅能够增强南宋在战场上的实力,还能加速金国的灭亡进程,从而为南宋赢得宝贵的和平时间和发展空间,而灭金这一点对于蒙古帝国来说也是十分友好的,拥有一个附庸的小弟,帮助自己在华夏内陆吞略其他国家,何乐而不为?
此外,南宋还希望通过联合蒙古来平衡自身的战略地位,在当时南宋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周边国家大多与南宋存在利益冲突或外交矛盾,而蒙古作为新兴的强权国家,其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暂时还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
当然,南宋在决定联合蒙古时也并非没有顾虑,蒙古的野心和不确定性让南宋君臣感到担忧,他们深知蒙古并非善类,一旦蒙古出尔反尔或者没能让蒙古满足的话,很可能会将矛头指向南宋。
这样一来,无异于是引狼入室,导致更大的灾难发生,而另一些大臣则主张抓住时机、果断行动,最终,以史弥远为代表的主战派占据了上风,他们成功说服了高宗赵构并推动了联合蒙古政策的形成。
为了与蒙古建立联系并商讨联合事宜,南宋派遣了多批使节前往蒙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苟梦玉等人的出使,他们不仅成功地向蒙古传达了南宋的意愿和决心,还初步建立了双方之间的通讯关系,在此基础上,南宋与蒙古逐渐达成了联合抗金的共识并签订了相关协议。
联盟成功
在南宋与蒙古达成联合共识后,两国随即展开了对金国的联合军事行动,在最开始的时候,南宋与蒙古的联军配合默契,战术灵活多变,对金国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
南宋军队利用熟悉地形和善于防守的优势,与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相结合,对金国进行了多次有效的打击。
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南宋军队不仅收复了部分失地,还极大地削弱了金国的军事实力,金国的防线被逐一突破,战略要地相继失守,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随着战局的逐渐明朗,金国的灭亡似乎已经不可避免,这一时期的军事胜利,无疑为南宋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自信。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数,在金国即将覆灭之际,南宋内部却出现了战略上的分歧和决策上的失误。
南宋政府为了收复中原故地,不顾实际情况和蒙古的反应,贸然发动对洛阳的进攻,这一决策不仅分散了南宋的兵力,还激怒了蒙古方面,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甚至引发了新的冲突。
“端平入洛”行动的挫败,意味着南宋错失了一举收复中原的宝贵机遇,反而将自身置于了一个更加不利的战略位置。
蒙古帝国借此事件作为理由,进一步加大了对南宋的军事威胁,随后的年月里,蒙古军队频繁南下,侵扰南宋边境,使得南宋在防御上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外交与军事困境之中。
南宋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这无疑对其内部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