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探索基层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福田解法”
11月28日—29日,首届中国数智健康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承办。
会议以“数智赋能,共创健康”为主题,通过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共同深入探讨数智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福田区作为全国在公共卫生大数据协同领域深耕探索的基层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分享,福田区福保街道党工委书记辛文明、福田区疾控中心主任李学云出席,辛文明代表福田区在市长专题分会场作“数智赋能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创新实践”专项汇报。与会嘉宾对福田区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福保街道数智化应用实践在基层治理、健康服务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等相关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有效打破了数据壁垒,真正将健康、医疗等大数据运用到实处。
全域化布局
构建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基层治理体系
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具有管理服务人口众多、对外交流密切频繁、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等特点。为构建与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相适配的基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福田区印发了《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建设纲要》,提出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2023年初,福田区10个街道公卫中心挂牌成立,作为街道级疾控中心,隶属街道管理,由区卫健局提供技术指导,明确“专业技术+社会治理+基层服务”三位一体的机构定位,建立了区疾控中心、街道公共卫生中心、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三级服务体系,其中,区级为“大脑”统筹指挥,街道为“枢纽”居中协调,社区为“末梢”深入群众,并创新“STEP”工作模式,即平急转换机制(S)、卫生应急队伍(T)、应急演练(E)、应急预案(P)相结合。制定人员“岗位说明书”,开展“战转平、平练战”演练,日常作为健康监测“值班员”,战时则成为应急处置“战斗员”。全面推行“10-30-60”应急响应机制,10分钟内启动响应、30分钟控制现场、60分钟完成,极大提升了区街社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今年以来,福田区聚集性疫情监测处置更为灵敏,平均每起疫情规模下降35.5%,持续时间缩短17.8%。
全流程处置
建立便捷高效、刚性闭环的应急治理机制
按照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的建设部署,福保街道作为全区首个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智慧化建设的试点街道,建设了“健康福保”公共卫生数智平台,实行“网格+医格”服务联合、“专业+基础”信息联通,全面激活基层医疗服务“神经末梢”。完善了人口、场所、传染病、慢性病等信息动态监测“数据库”,优化了“红、黄、蓝”传染病三级智能预警和全流程“一体化”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对特殊人群、风险场所的精准定位和分级分类管理服务,以及辖区流行病学趋势的“一网监测”“一屏感知”“一键启动”。今年以来,福保街道形成规模需处置疫情较去年降低31.5%,人员出动减少近4成,效率提升3倍。
全场景应用
拓展多元覆盖、共建共享的健康服务供给
福保街道积极探索丰富“一老一小”数智健康服务场景,推广“健康云管家”“i福田-福宝宝名片”等智慧应用,及时发布健康教育资讯与线下健康管理活动;打造深圳市首家数字健康食堂,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小胖墩”等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支持服务,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计划上线全省首个街道级“全域全时儿童友好地图”,实现儿童友好资讯、场所、服务“一键触达”。
深圳市首家数字健康食堂
接下来,福田区将持续深化数智赋能,不断拓展更多可感、可知的数智化应用场景,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福田样板”。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通讯员 陈婷 李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