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自砸饭碗?自称不再使用新疆棉,原来背后是外媒在带节奏
«——【·柳井正发言惹争议·】——»
2024年11月28日,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接受英国媒体BBC专访。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看似平常的访谈,竟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
访谈氛围起初还算融洽,话题围绕着优衣库的经营理念、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
然而,就在他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主持人话锋一转,询问优衣库是否使用了新疆棉。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观点仅代表个人
这个问题让柳井正猝不及防,毕竟上一个话题还在聊企业继承人之类的东西,他回答说:
“优衣库没有使用新疆地区的棉花,如果一定要问是哪里的棉花......”
说到这里,他或许是意识到了不对劲,立刻补充到“再继续说下去会涉及到政治因素,因此不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柳井正自认为规避了风险,但BBC显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这则采访一共发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BBC日语频道的原版采访,另一版则是BBC英语频道配上英语翻译的版本。
在两版采访中,主持人的问题是不同的,日语版中,主持人使用的是日语问的问题。
而到了英文版中,却是以纯英文问的,且加入了一些能够引起争议的关键词,并对视频进行了剪辑。
更重要的是,两版的标题也完全不同。
日语频道的该则采访的标题翻译为《优衣库社长的目标与展望》,而英文频道则明晃晃的用《优衣库社长说我们不用新疆棉》做封面标题。
整场采访一共9分多钟,涉及新疆棉的问题只有30秒左右,可谓是“新闻学魅力”的又一有力证据。
而要理解BBC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得不提发生在2020年的新疆棉事件了。
日语频道的标题
英文频道标题
«——【·新疆棉事件·】——»
2020年10月,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发布声明,宣布无限期取消担保新疆棉企。
他们在声明中造谣称,中国在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存在强迫劳动、宗教歧视等的侵犯人权问题,于是停止和新疆棉企合作。
没有了“有名声”的担保,新疆棉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黑名单”,许多政治立场明确的欧美公司开始制裁新疆棉。
2021年3月,H&M发布了一份抵制新疆棉花产品的公告,彻底引爆了舆论。
紧接着,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巨头也纷纷跟风,发表类似抵制言论。
这些品牌凭借其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庞大的市场份额,让新疆棉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同样的,他们在国内的市场,也受到了重创。
而在事件发生以前,新疆棉凭借着高品质,早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声。
全球棉花市场上,仅是新疆棉一家就占比近20%,中国棉花在全球占比在1/4上下徘徊,算得上是棉花大国。
相对应的,美国占比则在13%到18%徘徊,欧洲则更少,全球的棉花供应大部分集中于东南亚地区。
新疆棉
而事件爆发之后,新疆棉的出口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美国棉则趁机占据份额,成为了2021年,全球棉花出口第一。
简单的对比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次对中国棉花的联合抹黑、打压。
更何况,BCI的最大资助者,正是隶属美国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背后的推手·】——»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BCI的援助,绝非出于单纯的慈善或对棉花产业的扶持。
BCI原本就只是一个在棉花行业边缘挣扎、资金短缺的非盈利组织。
在美国国际开发署介入后,他才摇身一变成为了有能力左右全球棉花市场舆论的“利器”。
将子虚乌有的“强迫劳动”标签强行贴在中国新疆棉上,以此在国际舆论的舞台上抹黑中国。
而这种莫名其妙的抹黑,之所以能够成功,还要仰仗于开始于16世纪的“三角贸易”。
作为三角贸易的受益国,美国国内素有黑人、棉花、鞭子的“地狱笑话”,人权遗留问题严重。
而当人权、棉花、强制劳动这些词出现在一起时,就会激发特定人群的PTSD,再加上西方媒体的一贯抹黑,自然就容易让这些人相信,然后再以讹传讹。
在这些事件中,诸如BBC一般的西方媒体,会紧密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
通过歪曲事实、制造虚假新闻热点等手段抹黑中国,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两次了。
平常无事的时候,大家也就当一乐过去了,可影响是的的确确的留下了的。
每当我们有大动作的时候,这些积累起来的影响,就会跟着爆发,以压制我们的动作。
而此次优衣库事件,也有类似的因素存在。
众所周知的是,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是比较亲中的(并非完全站中国)。
而随着他的上任,中日关系必定会有所缓和,相关合作也会让双方共赢。
但这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日本右翼同样也不想看到。
站在美国角度来看,炒作类似的事件,不仅可以阻止中日关系缓和,还可以再次抹黑一下中国,作为“共轭父子”的英国媒体,BBC自然愿意当这个“白手套”了。
«——【·全面看问题·】——»
回到事件本身,这是一场由BBC引起的,对中国的舆论攻势。
BBC及其代表的西方媒体,自然是幕后黑手,这点不必再多说。
但这却并不代表,优衣库和柳井正就是完全无辜的了。
中国作为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占其海外市场的40%,无论是门店还是销量,均远超除日本本土外的所有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2021年新疆棉事件爆发时,优衣库并未明确“站队”。
柳井正也曾明确的表示,不能放弃中国市场,作为一个全球品牌,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中立,就是最好的方法。
而想要保持住政治立场上的中立,就需要极高的政治敏感度。
作为一个年过75岁的老牌商人,在这方面应该很擅长才对,但这次的采访显然是没有及时反应过来,留下了把柄。
也因此,即便是被设计才说出的不当言论,该受到的影响也理应由他自己担着,不必为他同情。
而优衣库之所以不用新疆棉,也并非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虽然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中高端市场,但价格相对亲民,为了能够获利,成本自然得压下去才行。
新疆棉质量很高,且价格相对便宜,但仍属于高级棉花行列,这会让优衣库的利润降低。
这是一个“我没有吃饭”,和“我不吃饭”的本质区别。
优衣库未来是否会“站队”,我们并不清楚,外交部发言也只是“希望有关企业排除政治压力和不良干扰,独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业决策”,是个比较中立的发言。
作为能读完文章的看客,无论未来是否还会继续购买优衣库,笔者都能理解。
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希望看到的是,为了支持国产而去支持国产,而不是为了抵制别人,才去支持国产。
你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欢迎留下珍贵的见解。
参考资料
人民网评:“优衣库事件”,宜冷眼静观 [京报网]
“优衣库不用新疆棉”,外媒恶意带节奏 [环球网]
“优衣库没有使用新疆棉”,外交部回应 [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