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模式复制到非洲,埃塞咖啡豆批量运抵成都烘焙
一颗颗来自埃塞俄比亚种植园的咖啡豆,在新津烘焙之后,为成都乃至全国的咖啡爱好者提供优质咖啡。而且还有可能在国际资本的帮助下再次“出海”,让世界其他地方同享100%纯正埃塞咖啡。 虽然还只是成都新津一间年产值仅百万元,员工不到10人,仍在孵化园成长的初创企业,但其主理人创新复制了中国农业合作社模式,“跨越山海”在埃塞俄比亚“落地生根”,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从非洲到中国的完整产业链。 而促使这位主理人选择在蓉创业的底气,来自埃塞咖啡在中国每年27%的销售增长速度,以及成都独立咖啡店数量排名全国第二的市场规模。另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吞吐量破8000万人次的强大运输能力、直飞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线和口岸优势,都为他的“咖啡王国”梦想,插上了飞跃的翅膀。
▲咖啡烘焙车间
农业合作社的“埃塞俄比亚版本”
我国拥有超3亿的咖啡消费群体,咖啡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咖啡烘焙工厂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一台台烘焙机器高效运转,散发着醇厚的咖啡香气。11月29日下午2时许,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新津区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的卡法镇(成都)食品有限公司,见到了打造“咖啡王国”的主理人黄恩东。
“埃塞的豆子品质是真的好,很受国内消费者喜欢。”据黄恩东介绍,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9度之间、平均海拔2000多米,昼夜温差大,又有肥厚的火山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保证了咖啡豆的好品质。
虽然国内已有不少企业从事埃塞咖啡豆烘焙业务,但在咖啡种植园领域,国内涉足者寥寥无几。据黄恩东回忆,他曾在埃塞俄比亚创业和生活8年,深受咖啡文化熏陶,非常了解当地种植咖啡的地理气候条件,作为中国人,他也明白农业合作社在效率和规模经营上的优势。
“回国后,我就决定结合两者优势,在新津设立自己的咖啡烘焙工厂。”黄恩东表示,他将中国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复制成“埃塞俄比亚”版本,与当地咖农合作,实现了咖啡豆从种植、采收、筛选、烘焙、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埃塞俄比亚种植园现场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咖啡在中国市场销量以每年27%的速度快速增长。据《2024中国进口咖啡贸易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从埃塞俄比亚进口了2.2万吨咖啡生豆,约占中国进口咖啡生豆总量的16%。
目前,“卡法镇”烘焙工厂拥有四个现代化仓库,储存着20吨的优质咖啡生豆。工厂每日的烘焙能力达到1吨左右,可为上千家咖啡店提供稳定而高品质的原料。
园区安排见面会 助力企业“出海”
谈及为何选择在新津设立咖啡烘焙工厂,黄恩东表示,成都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很早就开通了直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线,两地交流便捷,通关流程也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成都的咖啡文化氛围在全国数一数二,市场潜力巨大。
对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的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关注到“卡法镇”烘焙工厂拥有海外种植基地的特殊属性,希望通过天府新谷集团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全链条孵化体系下,助其进一步发展。
▲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
于是,孵化园安排了一场见面会。就在上周,该集团旗下子公司新谷国际总经理祁培,从波士顿启程,抵达成都新津,与这位初创企业主理人面对面交流。
“刚开始内心是忐忑的。”黄恩东表示,“没想到国际项目的负责人也能对我这家‘小店’产生兴趣。”
在聊天中,祁培邀请黄恩东到美国开展咖啡的推广路演,力争让来自埃塞俄比亚种植园的咖啡豆,经国内专业烘焙,烙上深深的成都“印记”,再次扬帆“出海”。
▲新谷国际总经理祁培和“卡法镇”咖啡主理人黄恩东
“作为孵化器,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初创企业迅速成长。”据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总经理明静介绍,园区拥有科研办公、小试、中试全链条孵化体系,深耕孵化事业30多年,集聚了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能为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务。
据介绍,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双创活动11场,帮助企业了解新津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才政策等,“保姆式”解决初创企业各种需求。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累计培育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200余家。
谢宇纳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摄影报道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