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物上市,将打破“糖痛”僵局!
“火辣辣的痛疼如影随形”,“疼得彻夜难眠,连正常生活都困难”…… 这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DPNP)患者普遍的感受。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41亿,其中约2200万人受DPNP的困扰。然而,现有DPNP治疗药物仅可减轻3030%~50%痛。专家表示,DPNP亟须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德力静®商业上市媒体沟通会广州场
DPNP是由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糖尿病被已列为重点防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经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数据显示,30.5%~6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神经病变。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超重和肥胖流行率上升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增加,未来我国DPNP患者人群将面临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DPNP是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以肢体远端受累为主的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夜间更痛。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松洁教授介绍:“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不仅仅是痛,还同时伴随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所以DPNP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但它的诊断会延迟甚至长达两年之久,这也就提示我们神经病理性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
然而,DPNP严重影响患者地日常生活。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介绍:“DPNP患者持续疼痛继而导致失眠、生活质量降低、情绪障碍等。既往由于药物选择有限、疗效不佳、安全性等问题,DPNP这类慢性疼痛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亟须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新药获批打破以往药物的治疗困局
目前,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已经被多个国内外协会和学会的共识文件推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DPNP引发的疼痛的重要药物。“但现有的药物会带来不少的不良反应”,廖松洁教授表示:“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会带来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嗜睡、头昏是等。而阿米替林、度洛西汀等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更加明显,包括嗜睡、口干,甚至有一些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林夏鸿教授表示:“现有DPNP治疗药物可减轻30%~50%的疼痛,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且58%患者对治疗不满意,近一半患者在3个月内停止。”然而,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出现,为DPNP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记者在近日举行的德力静®商业上市会上获悉,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已经于6月28日获批用于治疗成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已经开始全面上市。相较于以往治疗药物,该药可以更好地平衡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前研究中的镇痛作用更强且更持久。
专家认为,该适应症的获批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领域中的重要里程碑,打破了该疾病多年以来的治疗困境,拓宽了我国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管理治疗新格局。
“自十月商业上市以来,德力静®已在多个城市商业化落地。”第一三共(中国)基础医疗事业总部总经理李莉强调:“未来将会有更多医学举措落实以加强DPNP疾病认知及患者自我管理,推动全国DPNP多学科治疗格局。第一三共也将全力推进更多像德力静®这样的创新药物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第一三共(中国)基础医疗事业总部总经理李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正齐教授进一步指出,抗惊厥类药物在神经内科领域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美洛加巴林(德力静)的上市,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不仅丰富了临床医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疗用药的选择,还将进一步推动该学科领域发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正齐教授
此外,DPNP治疗还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患者本身血糖管理,二是相关症状管理,特别是早期神经功能异常和疼痛症状,应进行早期干预和管理。不仅如此,在DPNP综合管理上,专家们也提出了“量体裁衣,协同合作“的治疗策略。由于DPNP 治疗的个体差异较大,在临床实践中,构建一个由内分泌科、神经科及疼痛科医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疗体系至关重要。
山东省立医院傅志俭教授
对此,山东省立医院傅志俭教授指出,早期识别与诊断、开展规范有效的治疗,对于提升DPNP规范化治意义重大。随着更具有针对性的DPNP创新药物的上市,相信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将会开始重视DPNP乃至NP的诊断与分类,并建立起镇痛治疗规范化的观念,进一步推动多学科领域协作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张佳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