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传承国乐之光!她和东莞民族乐团多次走出国门
在流动与嬗变中,艺术与城市共融。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 “艺述东莞·青年力量”系列策划,展现青年文艺人才在城市扎根生长,以艺执笔,为城市的奔流不息书写未来的故事。
深幽竹林间,光影跃动;五位白衣女子各执乐器,古筝、琵琶、二胡......空灵的意境、悠扬的旋律,宛如天籁。而下一秒,五位女子“变身”东莞玉兰大剧院前,旋律忽而变得热烈奔放、动感十足,让人心潮澎湃。
这是东莞民族乐团今年推出的原创MV《临境·炫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契合了潮流东莞的艺术气息,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作为东莞民族乐团的团长,陈婷引以为豪。
近年来,陈婷与东莞民族乐团多次走出国门,让国乐不断“破圈”,飘香海外;同时,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近国乐,领略国乐的魅力。今年,陈婷入选了第二届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
东莞民乐飘香海外,“高山流水”遇知音
陈婷的“弦歌人生”,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陈婷是湛江人,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雷剧表演艺术家。从小,陈婷便生活在艺术大院里。
每天,锣鼓声声,不绝于耳。耳濡目染之下,陈婷对音乐情有独钟,在心底悄然种下艺术的种子。“天天都在唱歌,上学路上唱、放学路上唱,洗澡的时候也唱。”
父亲看到陈婷对音乐的天赋与热爱,在她8岁时,便把她送到湛江艺术学校,学习二胡、高胡。自此,陈婷踏上了艺术之路。
2005年,陈婷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怀揣着对国乐的炽热之情,她来到东莞麻涌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开启逐梦之旅。
2013年,东莞市文化馆整合了全市的民乐资源,在文化、教育系统选拔骨干,组建了东莞民族乐团,旨在传承和推广本土文化,打造一支代表东莞民乐最高水平的团队。凭借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对国乐的满腔热情,陈婷担任乐队首席,参与公益课程开展以及各种演出。
2021年,陈婷正式调入东莞市文化馆培训部工作,负责东莞民族乐团的日常业务管理、培训部公益培训、名家课堂项目等。
陈婷称,目前乐团共有40位成员。大家都毕业于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并在东莞从事国乐相关的工作,有教师、文化部门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等。团员们每周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
东莞民族乐团团长陈婷。
以广东音乐为基础、岭南文化为依托,东莞民族乐团创作排演了一批富有浓郁中华民族风格和本土地方特色的作品,并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这些作品如同璀璨的明珠,多次闪耀在省、市重大文化活动演出的舞台上,并在省市大型赛事中屡获殊荣。
东莞民族乐团的足迹更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多次赴西藏、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让民乐不断“破圈”。
除了在国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陈婷还带领东莞民族乐团走出国门,多次受邀赴韩国、汤加王国演出,将国韵传扬海外,绽放文化自信。
今年7月初,应汤加王国旅游部邀请,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率东莞市文艺代表团访问汤加王国,大家为汤加王国各界献上了一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东莞风情的文艺演出。
中国传统民乐博大精深,犹如“高山流水”。跨越语言和地域的藩篱,让国乐飘香海外,遇见知音,这让陈婷十分欣喜。
东莞民族乐团参加2023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荣获音乐类金奖。
古韵悠扬,国乐无双。“能让国乐走向世界,让更多人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是一件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她说。
去年,东莞民族乐团一共参与了40多场演出。事实上,自从东莞民族乐团成立以来,陈婷从未落下过一场演出。
而近些年来的每一场演出,陈婷除了上台表演,还要参与演出的全流程工作,从撰写方案到节目拟定,从演奏人员编排到制作节目单,再到撰写主持词、设计舞台背景等,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每次,陈婷都忙得不亦乐乎。
“对我来说,上台表演反而是最愉快、最轻松的环节。”她笑称。
正是对民乐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热爱,以及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陈婷甘之如饴。“这些工作我最熟悉、也最有激情;我不做,谁来做呢?”她扪心自问。
将传统和现代融合,让国乐更潮更时尚
至今,东莞民族乐团已成立11年。文化唯有创新,方能彰显生命力。在陈婷看来,东莞民族乐团如何“常演常新”,让每一场演出都能带给观众新鲜感,至关重要。
“东莞民族乐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特色就是最传统,又最潮最时尚。”陈婷称,目前,乐团成员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家都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与此同时,根据《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东莞以平均年龄33岁的城市人口脱颖而出。东莞也被誉为“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如何让这座“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人们,更好地走近国乐?陈婷称,“必须将传统和现代充分融合在一起,才能让传统的国乐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原创MV——民族室内乐《山上有风》和民乐合奏《临境·炫动》,就是东莞民族乐团推出的传统和现代融合的代表之作。曲目巧妙地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融入了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变化,使得整首曲子既有古典的韵味,又颇具现代的活力。这种年轻态的演绎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丝弦和鸣,鼓乐飞扬;吹竹调丝、激情澎湃。《山上有风》和《临境·炫动》一经推出,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不少市民留言称:“一场精彩绝伦的演绎”“往事随风去,有梦追风来;看到了东莞的仪式感”......
东莞民族乐团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
东莞民族乐团在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在团员们创造性的演绎下,独具韵味的民乐历久弥新,也更潮、更时尚。
今年,东莞市文化馆还首次策划编排了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并以东莞民族乐团为演奏班底,于11月8-9日进行公演。
该剧以岭南画派策源地——东莞可园为切入点,以岭南画派启蒙祖师居巢、居廉作为主角;以民族音乐为主要形式,辅以舞蹈情景的表演方式,展现岭南画派的启蒙以及“二居”对后世的影响。
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演出现场。
这部原创实验国乐剧给观众带去了别样的视听感受。四场演出,场场爆满,连观众席通道的台阶上都坐满了人。演出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其中,久未离开。
“既能演奏传统曲目,也能创作出创新的作品,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陈婷称,这是东莞民族乐团要坚持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走近国乐,了解国乐的魅力。”
陈婷在《可园·可源》演出现场。
参与公益培训,让更多人种下国乐的种子
近年来,东莞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再到“品质文化之都”,如今已迈向“文化强市”的新征程。而东莞民族乐团已然成为这座城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能为东莞建设文化强市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做出国乐方面应有的贡献,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陈婷说。
在陈婷看来,东莞建设文化强市,有着自身的优势。
“东莞的传统文化底蕴很深厚。”陈婷回忆称,2005年,她大学毕业来到东莞麻涌工作时,发现水乡片区村村都有自己的曲艺社。村民们自发组织在一起,吹拉弹唱,丝弦之乐、萦绕于耳,让她“非常惊喜”。
“虽然他们演奏的动作不一定规范,但音乐很原生态,韵味十足。”她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音乐、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热爱。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艺术文化繁荣发展。目前,全市共有400多个在册曲艺社常年开展活动,有着“夜夜传粤韵”之美誉。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推动艺术文化发展方面,陈婷也一直不遗余力。2007年,东莞市文化馆启动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项目;从2013年起,陈婷负责二胡班教学。
“二胡班有30个名额,每一次报名都很快满额。”陈婷说,每期市民公益艺术培训都持续一整年,每周上一次课。她教授的最小学员只有6岁,最长者有83岁;学员们都从最初的“小白”学会了拉二胡。
陈婷对这位83岁女学员印象深刻:满头白发、精神矍铄,每一次上课都非常认真。这位学员上了半年二胡课程之后,其女儿给陈婷发了一条感谢信息:“妈妈每天都在家练习二胡,她的内心非常充实,谢谢您。”
悠悠国乐,别具韵味;民乐传承,生生不息。近年来,东莞市文化馆还开展了国乐赏析系列音乐会。在参与演出的同时,陈婷还担任导聆,为观众普及国乐知识,提供引导性的聆听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国乐。
“一个人种下国乐的种子,会影响很多人,至少可以带动自己的身边人来了解国乐。”陈婷称。
“弦歌人生”,这是陈婷的微信朋友圈签名,也是她四十载人生的写照。对于陈婷来说,音乐和艺术是她与这个世界连接的精神纽带。“音乐和艺术滋养了我的人生,也让我的精神世界无限充盈。”
艺术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眼下,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未来的城市竞争力更是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撑。陈婷称,她将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乐的道路上继续“播种”。同时,希望东莞民族乐团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东莞风采,并继续为东莞创建文化强市增色添彩。
统筹:梁锦弟 李晓艺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受访者供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