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战斗鸡”竟是《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物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作为一种鸟类
褐马鸡现在并不太知名
但在古代却十分有名
△《山海经》《禽经》中,称褐马鸡为“鹖”。
△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在《鹖赋》中描述:鹖之为禽,猛气,其斗终无胜负,期于必死,遂赋之焉。
△ 因以好斗出名,根据《后汉书》记载,褐马鸡独特的尾羽被用来装饰古代武士的头盔,作为勇士的象征。
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性?
现在哪里能见到?
一起来了解↓
褐马鸡:山林间的珍稀羽族
褐马鸡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多在100到120厘米,体重约5公斤。
“褐”源于它身体的颜色是褐色;
“马”是它独特的尾羽披散下垂,像马的尾巴;
俗名又叫“角鸡”,因为有一双竖起的耳羽。
雌、雄褐马鸡,唯一的区别是雄鸟腿后长有突出的“距”,而雌鸟没有。
它们喜欢在海拔较高、植被茂密的地方活动,国内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杨向明:现在以山西省为最主要的分布区。它飞翔能力很差,所以它是留鸟,一年四季都在这个区域,不会迁徙的。
20世纪80年代,褐马鸡一度濒临灭绝。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褐马鸡命名为“山西省省鸟”。
这个月初,山西省林草局公布了为期2年的褐马鸡现状调查结果:
山西全省褐马鸡数量为19000只左右,分布区11900平方公里。
与20年前相比,都有明显增加。
分布区域扩大
褐马鸡数量怎么“数”出来?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杨向明:看到实体、听到鸣声的,才进行数量统计。看到痕迹的只能判断这个区域有。野外工作的时候要确定一处还是两处听到鸣声,排除重复。
吕梁山是山西省褐马鸡的主要分布区域,位于吕梁山腹地的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褐马鸡为主要保护对象。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杨向明:褐马鸡是珍稀动物,很多样线都会发现不了,所以要大量的样线才能取得数据。只要有可能性的地区,我们都把它作为调查区域。
将此前有褐马鸡报告的地区,划定为70个100平方公里的样区。
选定褐马鸡密度较高的重点样区,结合地形,在样区内均匀划定15条左右、每条长3到5公里的抽样线路。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抽样线路进行实地观测和记录,每条线路在每年的秋冬季和春夏季,分别调查一次。
通过褐马鸡在所有重点样区的密度平均值,再结合分布范围,得出数量。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 武志刚:沿路有时候能听见褐马鸡的叫声,仔细观察,有时候有羽毛、爪印、粪便之类的。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杨向明:夏天,褐马鸡成对活动, 一处鸣声视为2只。秋冬季,一处鸣声代表群体。群体数量是通过红外相机,通过能数清楚数量的群体,来估测数不清楚的群体数量。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杨向明:2000年以前,山西省的褐马鸡只在吕梁山脉有,总共有28个县域。通过这次调查,范围有比较大的扩大,总共发现了45个县域,分布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加强保护
累计人工繁育褐马鸡300余只
对褐马鸡的保护,主要包括栖息环境中的就地保护,和人工手段下的迁地保护。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1982年就开始进行褐马鸡的人工繁育研究,累计人工繁育褐马鸡300多只。
褐马鸡的饲养棚舍,是保护褐马鸡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有褐马鸡,还有母鸡奶妈和大鹅保镖。
饲养棚舍巧妙地依山谷而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野生褐马鸡适宜的生存环境,原本的树木都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
整个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外面用铁丝网封闭,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防止褐马鸡外出,又能抵御天敌的侵害。
大棚内部依据褐马鸡的生活习性,被划分成了多个不同的区域,像是天然树木区、灌木区、饮水区、投饲区以及夜宿区等。
在大棚的一侧还专门修建了步道,这是为了方便游客们前来参观,近距离了解褐马鸡的生活习性。
褐马鸡的饲养相当有讲究。每天都要按时定量地给它们投食、供水,饲料主要以玉米、莜麦、大白菜为主。因为这些都是褐马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富含叶绿素的青饲料。
在人工饲养褐马鸡的工作中,繁殖是重点和难点。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总结,成功掌握了“家鸡代孵褐马鸡人工繁殖技术”。褐马鸡的蛋由母鸡代孵,孵出后也由母鸡代育。
褐马鸡虽然生性好斗,战斗力强,但是面对狗獾、赤狐等天敌却无能为力,家养大鹅就出场了。每当发现入侵者,大鹅就会大声呼叫、振翼、伸颈,做出种种警告的动作,来吓退这些想要猎捕褐马鸡的天敌。
褐马鸡的就地保护方式,最重要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一方面恢复生态环境,另外一方面就是减少人为干扰。为了使褐马鸡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繁殖环境,在褐马鸡孵卵期间,限制当地农民上山采羊肚菌、挖药材,同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宣传教育。
一位护林员的“跑山”日常
山西省的沁源县,20多年前还没有出现褐马鸡的踪影。但如今,这里的褐马鸡种群数量已达3000只左右。
在沁源县的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位护林员焦建峰,如今是当地有名的褐马鸡专家。几乎每天,他都要步行15公里,看望生活在这里的褐马鸡。他说,他管的这个林区现在有几千只,每个山头都有褐马鸡。
跟野生动物打了十年交道,焦建峰练就了一身的本领——跑得快,还学会了褐马鸡的语言。
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 焦建峰:耳朵就能听见它走路。比如说受到惊吓,褐马鸡全散开了,它集中的时候,叫声就比较洪亮,它就是用这个声音把其它鸡呼引过来了,又聚在一起了。如果遇到天敌,或者是危险,它的叫声就是低沉,而且是有点抗拒的力量,就是警示其它鸡,有了危险了。
一个人巡山的时候,焦建峰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观察褐马鸡,他用手机记录下了产卵、孵化、成长的全过程。来这里考察褐马鸡的学者们都得请他来带路。
焦建峰: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专家们各方面都考察,我也想自己研究它。它喜欢追逐打架,挺好看的。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好和特殊。
褐马鸡日常:贪吃好斗“松弛感”
如今在山西全省的46处自然保护区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保护区,将褐马鸡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经过40多年的持续努力,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如今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身为一种鸟,褐马鸡身上有如同鸡一样的华丽羽毛。作为鸟类,褐马鸡擅长奔跑,却不擅长飞行。它们每日的大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仅中午休息并进行“沙浴”。
每年的3月,求偶的雄性褐马鸡们会用洪亮的声音吸引雌性的注意。
经过约28天的孵化,5月份,小褐马鸡们破壳而出,父母为了养活家里面的十几口,天天在外奔波觅食。
等到小家伙们成年后,也就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褐马鸡们选择抱团取暖,它们会集群多达30只,集体从高山林间迁移到低山的向阳背风坡。当聚集到一起时,正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褐马鸡生性好斗,一只的突然行动会让一整群褐马鸡都不得安宁。好在当春回大地时,它们便退出群聊,各自寻找繁殖区,开始新的生活。
(来源:央视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