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月:一所民办小学的阅读探索与实践
11月2日,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以一个城市的名义举办读书活动,可见深圳对阅读的重视与投入。在深圳生活,阅读随处可见。这里有丰富的阅读资源,无论是深圳城市中心的书城,还是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阅读,是一件可随时发生的事情。
在众多的阅读生活中,学校阅读、亲子阅读,是阅读发生的重要场景。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是深圳读书月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也多次担任书香校园评选工作评委。在他看来,在儿童阅读领域,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连接着社会,另一方面连接着家庭。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孩子走入阅读世界。
今年深圳读书月突出五个聚焦,聚焦改革发展与时代进步、聚焦双城共读与跨域交流、聚焦深圳故事与文旅特色、聚焦阅读引领与全民参与。如何引领全民参与阅读,儿童阅读是重要阵地。南都记者对话熊佑平,他将分享这座以“阅读立校”的书香校园,是如何做好阅读这件事的。
儿童阅读怎么做?从图书馆硬件改造开始
很多成年人对学校图书馆的印象,也许是高耸的书架,是校园里并不起眼的位置。随着各个学校对阅读以及阅读环境的日益重视,针对图书馆的改造正在发生。
走进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校园(以下简称百仕达小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图书馆。每个孩子进入学校开启一天的学习,或是放学离校,都要路过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圆形的构造,环绕的窗户,保证了图书馆的光线。为了配合图书馆的阅读体验,馆外的校园风景也进行了改造,玻璃窗外是学校绿化最好的区域,让孩子们有身处森林之感。馆内充满童趣,色彩鲜艳的设计,也区别于一般图书馆。
这是图书馆改造后使用的第十一年。早在2012年,为了让图书馆成为学校的阅读中心,成为学生享受阅读的乐园,学校邀请设计师重新设计学校图书馆,正式拉开了百仕达小学新图书馆设计、改造的序幕。历时13个月,新图书馆于2014年1月16日正式启用。
图书馆书架较矮,方便学生随时取阅。
“我们的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书和阅读分离的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把藏书区和阅读区进行一体化设计,每一本书都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每一个书架旁都有适合学生阅读的座椅或地毯。学生在哪个地方取书,他就能在那里以自己舒适的方式看书。”
熊佑平介绍,另一个很重要的是,图书馆的风格设计上赋予了童话色彩。我们运用《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书的主题和书中元素来设计、装修图书馆,孩子们进入图书馆,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
孩子们在图书馆自由阅读。
“我们希望图书馆能成为所有孩子喜欢的地方,向往的地方,也愿意待的地方。”熊佑平表示。
硬件的改造,是百仕达小学阅读推广实践的重要一环,图书馆的设计思路蕴含了学校对儿童阅读的理解,并也将在接下来的使用中,丰富它、完善它,让图书馆成为很多孩子毕业离开百仕达小学时最怀念的地方。
家长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家校合力让图书馆动起来
图书馆是个名词,但也可以是个“动词”。
如何最大化利用图书馆,如何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当中?深圳不少学校都有邀请父母进教室给孩子讲故事的活动,而深圳市百仕达小学可能是最早开展这项活动的学校。
故事爸妈进课堂,家长正在给孩子们分享绘本。
每周五上午8时-8时20分,利用正式上课前的20分钟,每个班级都有家长来到学校,给自己班的孩子分享绘本。这是孩子们每周最期待的时刻之一。挑选绘本,准备PPT,台上的分享,与孩子的互动,故事爸妈进课堂是“图书馆”的延伸,是家校合力,打造阅读生态的重要触角。
家长义工在图书馆课上导读。
家长的参与还体现在每天的图书馆课上。图书馆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是学校排进课表的一堂课,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图书馆课。上图书馆课时,由家长义工做8分钟以内的书本导读,之后便是自由的阅读时间。“每周的图书馆课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课。”304班维崧同学说,上图书馆课可以自由看书,下课时还可以借书回家。
当然还有周末对外开放的图书馆。每周六或周日,学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家长孩子可以通过学校家委会公众号预约,来图书馆阅读。每周都有一名老师或者家长做书本导读。周末图书馆开放已经持续三年,是学校打开校门办学最直接的体现。
“我觉得一个好的学校应该跟周边社区、跟所处的这座城市联系紧密、深入融合。”熊佑平介绍,百仕达小学的学生相对一般公立学校来讲有点不一样,学生来自整个罗湖区,也就是说在学校周边的社区,很多孩子其实不是百仕达小学的,我们希望通过“周末图书馆”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周边社区的孩子享受到我们图书馆的优质图书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带动周边社区的孩子也来阅读。
开放几年以来,学校收到了不少反馈。有些家长表示,周末图书馆的开放,给了孩子们周末一个新的去处,同时也成了社会上很多家长了解百仕达小学的一扇窗口。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利用周末图书馆推广百仕达小学的理念,即让儿童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父母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儿童阅读中来。
这是一个创举。学校图书馆周末对外开放,为书香社区、书香城市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微循环。作为社区公共阅读空间,学校图书馆不再拘泥于服务本校学生,而是面向社区、面向社会,最大程度利用了现有资源,并让阅读的理念从学校延伸到校门之外。
图书馆嘉年华活动上,孩子们正在表演绘本剧。
他们做的还有很多。在百仕达小学开展的所有阅读活动当中,每年12月举行的图书馆嘉年华是一项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图书馆嘉年华这天,全校各个班级会演绎跟书有关的舞台剧,此外还有图书摊、商品摊、美食摊、游戏摊,家长和学校一起策划、运营。
“百仕达小学图书馆嘉年华源于2014年,当时为了庆祝新图书馆的启用,举办了第一届图书馆嘉年华,通过家校携手,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阅读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我们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终身。”熊佑平表示,学校一直视家长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呼吁家长将陪伴孩子阅读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家庭生活方式。
去功利化阅读,打造终身阅读者
培养孩子成为终身的阅读者,是熊佑平在儿童阅读领域的一个理念。
“我们鼓励学生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当下的考试,不是为了获取一些实用性的知识,而是希望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丰盈内心,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挑战。”熊佑平表示,从这个目标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愿意读书。
熊佑平在图书馆给孩子们分享绘本。
什么样的小孩会愿意读书?他能从阅读的书籍和阅读的方式中感觉到快乐,他就会用一辈子来读书。当孩子们把阅读这件事情和身心愉悦的感官感觉联系在一起,他们就会爱上读书,会向往图书馆。
熊佑平认为,很多时候,阅读不应该以立即的效果为目的,而要以人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当前的儿童阅读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家长参与时间少,亲子互动不足。很多家长自己不读书,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去互动,本应是父母和孩子间愉悦的阅读交流,常常变成父母对孩子机械的阅读拷问。
“成人的阅读观念需要改变。比如说图书的选择,我们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顺应儿童的兴趣和趣味来选择图童书,而不是以成人所谓的教育目的或实用目的来选书。”熊佑平认为,培养终身的阅读者,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只有他喜欢的书,他才能坚持读完。再有用的书,儿童不喜欢,他不去打开,成人的目的就无法达成。
校园里设置的图书架。
绝大部分儿童不是天生的阅读者,需要从早期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成终身持续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电子游戏、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当很多家长深恶痛绝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阅读应该成为孩子们自由自主的主阵地。当孩子把阅读当作一种娱乐消遣,而不是玩手机,玩游戏,那么距离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就更近一步。
在熊佑平看来,深圳的全民阅读在国内是做得很不错,尤其是儿童阅读。“深圳的儿童阅读,学校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儿童阅读与家庭、图书馆和社会连接起来,成为儿童走向阅读世界的主阵地。所以,每一所学校都应继续从环境、活动、课程、时间、评价等方面做系统性持续性的改造,以更好地支持每个孩子喜欢读书,有时间读书,读很多的书。”
孩子们在图书馆自由阅读。
此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只要成年人参与阅读越多,对孩子阅读的影响就越大。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在专业上去给孩子和家庭提供支持,包括选书,包括正确的打开方式,包括和孩子的亲子交流等等方面,也需要学校自身提高自己对阅读的认识,丰富阅读激励手段,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去引领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引领整个城市都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
“阅读可以丰盈孩子的内心、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分析力,促进孩子精神成长。”熊佑平认为,我们面临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不确定,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勇气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自信从容地走向未来,那就带领他们去阅读。因为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阅读就是儿童通往世界的窗口、心灵成长的阶梯。
统筹:南都记者 谢湘南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