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研“AI医生”——内镜精灵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通讯员 武经宣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坚定不移地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小企业是“先锋队”,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先锋队”中的一员。
楚精灵成立于2018年,是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红刚教授团队进行科研合作,成功研发出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
突破高校“围墙”迈向市场
内镜精灵已应用于1000多家医疗机构
据临床医学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消化道肿瘤死亡人数大约380万,近125万发生在中国。早期发现并治疗的生存率超过90%、治愈率高达95%,而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20至30%。
如何保障患者获得高质量检查?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患者更早被发现,更早接受治疗?2016年,阿尔法狗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这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有了一个大胆想法——用数字手段去触及“眼力”“手力”所不及之处,用智慧办法去缩小我们与医疗发达地区的差距。
于红刚教授团队找到了武汉大学胡珊博士团队,聊起AI医疗,那时候胡珊正在武汉大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测绘和遥感一直是武汉大学传统优势学科,通过AI去识别胃、肠的各部位,减少检查盲区,应该也像地图扫查一样。”胡珊觉得能够把相关技术运用到医学中非常有意思。
他们组建了一个30余人的研究团队,并孵化了楚精灵公司,历经上百个挑灯夜战、数万次实验演算,最终研发出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
在楚精灵展厅,摆放着两台内镜精灵,屏幕上展示着消化系统内的诊断画面,检测到疑似高风险的病灶,屏幕上的标记框会秒变红色,发出预警,即便细如发丝的病灶也能被敏锐捕捉。
“内镜精灵具有消化道盲区监测、胃癌变病灶识别、退镜速度监测等功能,能够有效避免医生漏检漏诊的情况。”楚精灵副总经理张杨介绍,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于1000多家医疗机构,占据行业市场78%份额,位居消化内镜AI行业首位。
随着内镜精灵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借助它提升内镜诊疗水平。在许多早癌筛查还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内镜精灵的普及,也为分级诊疗助推了一把力。
勇闯AI医疗新蓝海
开发诊断系统大模型
一路追“新”,内镜精灵如今已更新迭代至第9代产品,相比之前更加智能化。近期,内镜精灵被列入2024年度湖北省支持首台(套)高端医疗装备示范应用认定产品名单。
“我们第一代主机是在广埠屯租的一台电脑,拿到人民医院去试用,根据临床医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各项功能。每个版本的发布都是一个跨时代的,也不断解决临床医生的各种痛点。”回忆内镜精灵的迭代足迹,张杨不禁感慨道。
除了内镜精灵,楚精灵还自主研发了超声内镜辅助监测系统、消化内镜质控管理平台、消化内镜远程诊断平台等多项产品,覆盖胃镜模块、肠镜模块、胆胰模块、管理模块、远程模块等,已获得5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参与制定了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采集标注等国内外的9项行业标准。2023年,楚精灵参加2023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赛,凭借内镜精灵入选企业组十佳。
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楚精灵正在聚焦术前、术中、术后等多个应用场景,开发消化系统诊断大模型,术前用于解决问诊环节痛点,能够用AI问诊,提前记录患者病情并告知医生,有利于术中检查时,医生能够更加精确地筛查病因。
“武汉是一座开放且包容的城市,这里人才济济。”张杨表示,团队孵化于武汉大学,属于科学家办企业,在这些科学家型的企业家身上,他看到了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他认为,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国内市场还没有饱和,还是一片蓝海,公司将继续立足武汉,把重心放在国内的同时,拓展国外市场,致力于成为世界级医疗AI科技服务商。
(图文均来源于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官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