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东风-26导弹,一发成本上亿美元,为何硬着头皮也要上?
美国海军最近动作不小。在夏威夷考艾岛靶场,一枚造型特别的导弹完成了飞行试验,一口气飞了3200公里。这是他们研制的双锥体导弹"岸英",也就是美版东风-26。这个项目可不简单,光是研发就花了44亿美元,一发导弹要花掉1亿多美元,这价格够吓人的。
美军这次下血本也是没办法。他们之前搞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接连失败,海军的HACM和空军的AGM-183都没整明白。解放军的东风-26已经形成战斗力,美军这边却还在摸索,这让他们很着急。
"岸英"导弹用了双锥体设计,飞行速度能超过5马赫,打击距离2800公里。这玩意儿和东风-26长得还真有点像,都是两节火箭推进的中程导弹。不过"岸英"现在还在试验阶段,而东风-26早就批量生产了。
美军给这个导弹配了专门的发射车,一辆车能装8枚导弹。他们用M870A4拖车来拉着跑,机动性还不错。这套系统既能在陆地上用,也能放在军舰上发射,挺灵活的。
说到双锥体设计,这个结构能让导弹在近空间飞行时有一定的机动能力。不过比起东风-26的波浪形机动,"岸英"的灵活性差了点。东风-26既能打船又能打陆地目标,"岸英"主要是用来打击固定目标的。
美军这次试验确实有进展,但离实战部署还有段距离。一枚导弹要花1亿多美元,这价格也太吓人了。普通导弹也就几百万美元,这贵了几十倍。连美军自己都说,这么贵的东西只能用来打特别重要的目标。
要说最尴尬的还是采购规模。美军计划11个月内先来8枚,最后总共才买48枚。这么点数量,打一场像样的仗都不够。相比之下,东风-26已经装备了好几个旅,数量差距太大了。
美军为啥非要搞这么贵的导弹?主要是对手太强了。现在的反导系统越来越厉害,普通导弹很难突防。高超音速武器虽然贵,但能提高突防成功率。美军觉得,就算贵点也得有这个能力。
"岸英"的技术路线挺有意思。它不像俄罗斯的匕首导弹那样追求极限速度,也不像中国的东风-26那样强调机动性,而是走了一条相对保守的路子。双锥体设计虽然性能不是最强,但技术风险小一些。
这个导弹还有个重要用途:威慑。美军就是要告诉对手,我们也有这个能力。就算打不了太多,但关键时刻能用。这也是为啥他们硬着头皮也要把这个项目搞下去的原因。
从技术发展来看,"岸英"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美军后续肯定会继续改进设计,增加试验次数。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如果降不下来,这武器就很难大规模装备。
这个项目反映出美国军工体系的一个特点:技术能力很强,但成本控制不行。他们的武器往往是技术指标最好的,但价格也是最贵的。这种模式在和平时期还行,真打起仗来可能就扛不住了。
现在各国都在搞高超音速武器,但思路不太一样。俄罗斯走极限速度路线,中国走高机动路线,美国走保守稳妥路线。这些不同选择背后,其实反映了各国的技术实力和战略需求。
从目前情况看,美军这个项目还得继续投入。他们可能会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毕竟现在这个价格实在太离谱了。但短期内看,量产规模肯定不会太大。
整个项目走到现在,美军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虽然成本高得吓人,但他们还是得继续干。这既是技术需求,也是战略需求。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这种尖端武器就是不能没有。
"岸英"导弹的出现说明,美军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已经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重点,可能是如何把这个昂贵的实验品变成能实用的武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