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月12日,天河区海安路5号,冼村小学校园里,在铺满阳光的绿草坪上,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目光越过学校围墙看过去是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学校虽然不是很大,但胜在南北对流,孩子们能在较为舒适自然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执掌”学校已近10年,这所现今地处珠江新城商圈,曾经的祠堂小学,从1934年建校至今已90周年。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郭海英更加注重顺应自然,保护学生的天性,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
关注学生完整的生命成长
在冼村小学的校门后,一个为90周年校庆准备的牌坊式门楼特别醒目。门楼的正面横额写的是“昭明小学堂”,背面横额是“美好生活 从此开始”。郭海英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习已成为一个比教育更宽泛的概念。保护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保持着对未知、对学习的兴趣,远比当前的成绩更重要。
当前的普通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本质上就体现了对人的整体发展的关注。在这样的视角下,基础教育更关注学生在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方面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教育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郭海英在小学一线工作近30年。他认为今天的小学教育应该要从孩子发展的视角去思考,就是要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小学教育就要保护并发展孩子这方面的天性。他认为,小学教育应该要关注儿童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实践与表达能力,以此为基础来支持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教育要让孩子阳光自信,从而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利他品质等。“可以说,今天的小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完整的生命成长,关注如何引导和支持学生创建美好生活。”
以球育人,让学生在奔跑中健体启思砺志
冼村小学是国家、省、市足球特色学校。自2015 年以来,学校已开始积极探索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更好地实现校园足球的“育人”目标。学校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美好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突破口,从“以球健体”“以球启思”“以球砺志”“以球育群”四个方面去探索“以球育人”。“当时,我和老师们就一起商量,到底通过足球这个载体,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有什么获得?强健体魄是基础,磨砺意志也是明显的,那么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郭海英认为,通过运动启发思维,也是一个好尝试。把足球当成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让孩子们知晓这个游戏规则,懂得在遵守规则之下,如何赢得比赛。
学校主要是通过全员参与的足球课(一周一节)、足球大课间活动、足球嘉年华活动(每学期一次)以及跨年度双循环主客场四节轮换的班际足球联赛等方式来普及校园足球,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建设昭明足球社团进行常态化训练以提升竞赛成绩,初步实现了普及与竞赛两轮驱动的良好效果。
“除了全校学生广泛参与的趣味足球比赛外,学校各个年级还有梯队建设,加入梯队的学生大概有200人,接近学校总学生数的四分之一。”郭海英提到,有家长曾经觉得加入足球梯队训练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想让孩子退出。对此,他跟家长有过深入的交流,首先要明确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是否真的是受训练影响,还是有其他方面原因影响;其次,如果确实是训练影响到学习,那么是否跟孩子商量能否有其他途径弥补;最后,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那可以放弃足球训练,但是孩子真的喜欢,家长应支持坚持孩子所爱。
感受孩子如何学,如何“到达”某个学习目标很重要
尽管素质教育呼吁多年,但在一定程度上,分数仍然是大部分家长最看重的追求。“我认为进取心和学习兴趣远比分数重要。“郭海英感叹,不少学生考了290分、295分,家长们还会执拗地要孩子提升到298分、299分,甚至299.5分。其实从中学的反馈来看,尽管在中学拿到高分的学生也仍然有部分是小学的”尖子生”,但也有不少小学拿到290分的,295分的孩子落在了后面,小学的辉煌不复存在。
课间郭海英与学生们一起搭积木。
“有时候,我们就在想,小学的分数存在一定的欺骗性,如果家长和学校一味追求高分数,不但助长了功利教育,而且还让孩子的虚假学习代替了真正的成长。“尽管从事小学教育,但郭海英每年都会关注高考,他会从高考中倒推小学教育应该怎么做。近年来,高考数学备受关注,”网络上不少消息,说高考数学太难了,有一年甚至平均分只有四五十分。我就在想,高考数学的出题者的初衷,肯定不会是让学生只考这么点分,但我们学生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惨不忍睹,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郭海英称,每一年高考后,自己看到数学真题就会去思考怎么做,大部分题目还是有解题思路和方向,换成努力备考的学生,拿到八九十分问题应该不大。”我就在想,是不是从小的刷题训练让学生记住了模式,而少了变通,少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是怎么学的?他们各自感受到什么、悟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到达”某个学习目标的?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我们今天越来越认同过程很重要。”郭海英称, “教”如何才能支持“学”,学校如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生命潜能,应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并深入探索的重要议题。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开设“启思”校本课程
尽管学校地处珠江新城商圈,但与城中热门名校相比,冼村小学是低调的存在。“我们生源结构六成多是冼村子弟,还有三成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的眼界和见识可能会相对比名校学生要低一些。这就更考验老师如同通过课堂,将世界带到学生眼前。”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郭海英介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冼村小学就开设了启思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八大思维图示法开始,先后教授思维导图、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概念构图。
在看似高大上的课程名称背后,其实是引导孩子从生活中思考和学习。在《八大思维图示法》课程中,会通过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运用生活中的情景导入来加以理解。如:今天晚上同学要来家里做客,但明明发现自己卧室里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杂乱。怎样才能让房间变得整洁呢?——用树形图完成对个人物品的分类。又如:晚上明明拿来爸爸每天看的报纸,想读一读上面的新闻,但发现了好多不理解的名词,明明该怎么办?——用画图学习陌生概念。
在高年级的启思课程上,通过基本逻辑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清晰地表达,学会提出质疑,辨别生活中的真与假。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在郭海英眼中,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要先让学生享受当下美好的校园生活,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