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县城考古走向“大河姆渡”时代:有遗址距今8000多年,当地正建考古遗址公园
▲余姚部分遗址地图
沧海桑田,在浙江县级市余姚发掘的遗址中有了具象化体现。距今八千余年前,这里曾有沿海区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留下了贝壳,形成了海岸贝丘遗址;距今六七千余年前,稻作农耕社会留下了人工栽培水稻、木构建筑遗迹。 50余年来,余姚持续加大对河姆渡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外延不断得到扩展,围绕河姆渡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
11月11日至12日,由余姚市委宣传部与澎湃新闻共同组织的“读懂阳明故里”主流新媒体行举行。红星新闻记者受邀深入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井头山遗址等。
新近发掘的井头山遗址
是我国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
新近发掘的井头山遗址,目前尚未开放。2020年,井头山完成第一期发掘,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第二期发掘正在进行。
“从时间线上看,井头山遗址可以说是河姆渡遗址的‘爷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告诉记者,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年至7800年,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800年,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
▲井头山遗址发掘的蚝壳等
在考古现场,出土物品大多已被分门别类存放。数量众多的海生贝壳被摆放在各式框篮中,壳类多为半石化,仍能辨认出品种,蚌壳比一个手掌更大。孙国平介绍,除了贝壳、螺壳外,一筐约有指甲盖大小的石头,为黄鱼耳石,大约勾勒出当时体形较庞大的野生黄鱼面貌,如今已鲜少能见到,“大量的海生贝壳说明当时人类已经以此为食,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开发海洋的最初足迹。”
木制、石制器具也被发掘保存。与海洋文化对应,器具中出现了船桨,而一个约半壁大小的独木舟被发现于制船区域,推测为样品以供实际制作独木舟时参考。据介绍,这些器具保存完好,孙国平称:“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深埋于饱水的海相沉积泥土下,没接触空气,也没有被酸性土壤腐蚀。”
一具孩童的遗骸被保留,尸骨旁摆放着一个小碗。孙国平介绍,小碗为随葬品,原用于饮食喝水,作为随葬有祝愿逝者的含义,或许能揭露当时的信仰。
在考古现场,井头山遗址二期区域仍有不少贝壳散落于地。孙国平称,根据勘测,仍有数米深度需要进一步挖掘。根据贝壳的散落情况等,可以大致推测彼时的海洋位置。地面上仍残留着部分树根、树干,一根树木中还镶嵌着贝壳,“是长在了里面”。
▲井头山遗址二期
考古走向“大河姆渡”时代
正在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标志着河姆渡文化版图的持续扩大,以及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工作已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大河姆渡”时代。
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1973年冬和1977年冬,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2600多平方米面积,出土6700余件文物,还有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编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井头山遗址部分地层剖面
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到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井头山遗址又被发现。
“包括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内的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启动区将于明年底竣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2022年,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河姆渡文化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迈入了新阶段。
据介绍,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四明山与翠屏山之间的姚江谷地,以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3个同属河姆渡文化的文保单位为核心,同时补充纳入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以期打造具有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特定功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建成后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分为四大片区:河姆渡遗址区域,集中再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稻作农耕社会;田螺山聚落考古与稻作农业考古展示区,主要呈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东南沿海依山傍水型聚落,以及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特色;鲻山遗址区域,展示原真性自然环境与聚落布局;井头山遗址区域,阐释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文化发端、沧海桑田的缩影、沿海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
红星新闻记者 陈馨懿
编辑潘莉 责编 官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