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网络鉴宝的巴剑出自博物馆?绝不能只当成“故事”听
相关部门对于此事应深入调查、正面回应,对人们的追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清这几件“疑似文物”的来龙去脉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拥有千万粉丝的鉴宝网红“听泉鉴宝”连线一名网友时,该网友展示了多件“文物”,并称是从博物馆拿的。据极目新闻报道,其从相关的奉节县多部门了解到,他们将核查视频所述相关内容的真假。
视频显示,一名男网友在连线“听泉鉴宝”时展示了一把“巴剑”。“听泉鉴宝”称“巴剑”是真的,并判断为战汉时期的文物。该网友表示“从博物馆拿出来的”,称“巴剑”是出自奉节白帝城,此外还展示了多个物件,“听泉鉴宝”均鉴定为真品。
↑网友连线时展示的“巴剑”。
目前此事尚待调查核实,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称,当地长江里确实沉了很多古剑,三峡大坝蓄水前,也确实有人在水底捞到过。普通人藏有文物本身并不奇怪,但如果像视频中的网友所说是“从博物馆拿出来的”,性质显然就变了。
据了解,“巴剑”是古巴国时期的重要兵器。奉节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确定是巴国剑,那就是国家级的文物”。如此重要的文物,如果被个人拿出来还到网络直播中鉴定,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根据《博物馆条例》规定,藏品属于文物的,应当区分文物等级,单独设置文物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从常理来讲,文物应当有着严格的管理措施,很难想象“网络直播鉴定”能是什么正经的事由,可以由此“拿”出文物。
因此,对于此事当地应该拿出十二分的重视。虽然网络鉴宝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存疑,其中也不乏娱乐化元素,但不能只把它当个“故事”听。毕竟关系到文物管理机制,人们不禁有疑问,这些到底是不是馆藏文物?声称“从博物馆拿出文物”的网友到底是谁?当中是否存有漏洞?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在缜密调查后给公众一个解释。
文物凝聚着历史的风华,却又极为脆弱,任何一点损毁都是文明记忆不可再生的流失,所以理当得到格外悉心的呵护。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也曾发生过馆藏文物被损坏的情形。
今年4月有报道称,一件来自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的馆藏“西周玉鹿”,在去年出借展览的过程中损坏;2011年,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人为失误受损。这些尚属正常展出、管理过程中的损坏,那么被个人拿出去还参加鉴宝的“文物”如果出了问题,将会多么令人痛心和愤怒。
如今人们对于文物的热情高涨,无论是博物馆的一票难求,还是各种综艺节目、文创产品受到追捧,都说明公众对于文物凝聚着特殊而浓烈的情感。此次引发关注的“从博物馆拿出来的巴剑”若属实,那就有些挑战社会的共识了。
从博物馆等机构的角度来说,对于当前的社会关注应当有所体认,对文物的管理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相关部门对于此事应深入调查、正面回应,对人们的追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清这几件“疑似文物”的来龙去脉。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