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吨的运20能国产,70吨的C919却要依赖国外,这到底是为什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最近珠海航展上运-20的“肌肉秀”,再次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大家都为如今强大的中国感觉到了自豪。
与此同时,C919商用首飞也才过去不久,这两种大飞机,一个军用,一个民用,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一下。
运-20和C919:两条不同的“上天”之路
运-20,这架重达200吨的巨型军用运输机,几乎实现了全国产化,绝对是“国货之光”,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组装,中国工程师们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先说说机身设计,这可是个大工程,让这么大的东西飞起来,稳稳当当的,很难,飞行中,空气阻力和机身受力情况都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设计了一种特别的机翼,它能减少阻力,让飞机飞得更快更稳,对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的整合,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再说说发动机,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长期落后,然而,在运-20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终于突破了这一瓶颈。
自主研发的WS-20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不仅让运-20的载重量和飞行高度得到了提升,也大大增加了它的航程,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更上一层楼。
从西飞、成飞、沈飞等主机厂,到遍布全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运-20的生产制造,几乎全部由国内企业完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也推动了国内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
相比于运-20的“自力更生”,C919则选择了“国际合作”的道路,虽然它只有70吨重,但发动机、航电等关键部件却主要依靠进口。
C919的发动机,是CFM公司的LEAP-1C,这款发动机也应用于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性能强劲,燃油效率高。
飞机的航电系统,由美国GE航空和中国航天工业合资成立的昂际航电公司负责供应,这套系统就像飞机的大脑,确保飞机飞行平稳精准。
C919的机体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材料,这种材料既轻便又耐腐蚀,是现代大型客机的理想选择,这种材料现在主要靠进口,大部分都来自美国铝业。
此外,C919也采用了超临界机翼设计,这与运-20相同,都是为了提高飞机的巡航速度和燃油效率。
C919的飞控、起落架、燃油液压、环境控制和辅助动力系统,都使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成熟技术和设备,霍尼韦尔、利勃海尔、派克汉尼汾、穆格等国际知名供应商都参与其中。
C919的国产化率大约在60%左右,与运-20的近乎完全国产化相比,差距明显,这并非中国没有能力自主研发这些系统,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国际合作”这条路。
运-20和C919差异背后的“潜规则”
为什么运-20和C919会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军用和民用飞机的设计理念、技术和市场需求其实大不一样。
军用和民用,标准不一样,军用飞机,强调的是“能用”,要皮实耐操,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完成任务,成本和用户体验,相对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运-20要能飞遍各种地方,不管高原、热带还是极寒地区,都不能影响它的飞行和运输,因此,它在设计上更注重可靠性和稳定性,即使牺牲一些舒适性和经济性也在所不惜。
民用飞机,则更注重“好用”,飞机设计要兼顾乘客的舒适、安全和票价,C919作为一款面向国际市场的民航客机,必须满足国际民航的严格标准,获得国际适航认证,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
国际适航认证,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体系,涉及到飞机的各个方面,从设计到制造,从测试到运营,都需要符合严格的标准,这对于C919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选择国际成熟的供应商和系统,可以降低认证的难度,加快C919的商用进程。
中国在军用飞机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歼-20到运-20,一系列国产军机的出现,证明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
在军用领域,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并且对成本的控制相对宽松,这使得中国军用飞机能够在技术上不断突破,逐步实现全国产化。
中国的民用飞机制造业发展较晚,技术底子还不够厚实,在发动机、航电等关键系统上,与国际巨头还有不小的差距,造民用飞机,烧钱、费时,还得经过市场考验。
C919选择国际合作,是为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技术追赶的步伐,C919选择国际合作,是一种务实的策略。
初期发展,学习优秀企业的技术和经验,能迅速提升实力,但这不代表中国会一直依赖外国厂商。
C919的目标,是从“借船出海”到“自主航行”,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关键难题。
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关键技术,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心头之痛”,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着大飞机研发的核心技术,这成了中国大飞机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想造出真正的大飞机,得先解决那些技术难题,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并取得显著进展,例如,CJ-1000A大型客机发动机正在研制中,未来有望应用于C919。
此外,在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领域,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研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可以互相促进,并不冲突,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C919的研发,就是这种“两条腿走路”战略的体现,跟国外厂商合作,C919能更快地学习先进技术,省下不少研发时间。
同时,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参与C919的研发和制造,积累经验,提升技术水平,未来,随着国内技术的成熟,C919的国产化率将逐步提高,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
结语
运-20能成功,离不开咱们自己强大的工业体系,从西飞到成飞,从沈飞到哈飞,国内各大航空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运-20的研发和制造,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是中国大飞机未来发展的方向。
运-20和C919,是中国大飞机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不同发展路径,也预示着中国大飞机的未来。
除了C919,中国还在研发更大吨位的宽体客机CR929,CR929是中俄联合研制的远程宽体客机,目标是与波音787和空客A350竞争。
CR929的研制成功,能让中国的大飞机制造技术更上一层楼,带动中国航空业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飞机将翱翔蓝天,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全球航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为人类航空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能用”到“好用”,从“跟随”到“引领”,中国大飞机的未来,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新华社【2024年2月22日】《新华时评 | C919海外亮相 国际合作又添新典范》
航天知识【2022年12月19日】《官方披露!运20研制背后的秘密》
济南新闻【2024年11月10日】《歼-15D震撼亮相 运油-20“怼脸照”萌翻 多机型同台 你pick谁→》
央视纪录片《大国鲲鹏》
央视网【2021年9月29日】《运20总师:运20已有了两型国产发动机 都在试飞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